【难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四大维度分析非物…

【难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四大维度分析非物…

很多同学现在在专业上还是有一些迷茫,对于专业的选择上不清楚它的难度是如何的,因此,今天小编将从【历年分数线】、【历年真题】、【参考书】、【历年报录比】这四个维度全面的对大家进行分析。
今天给大家分析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考试难度情况:
01
历年分数线
年份
非遗
总分线
单科线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2022
361
40
40
105
115
2021
346
38
38
100
100
2020
350
38
38
110
110
02
历年真题
2022年真题
一、名词解析
1.生产性保护
2.国家文化公园
3.非遗公约

二、简答题
1.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

三、论述题
1.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谈一谈,中华民族的共同形象和符号

2022年真题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考察范围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遗艺术门类保护研究这两个部分。
从题型上来看,这几年的初试题型基本就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种,考察范围较广,涉及时事的内容较多,才思考研建议同学们复习的时候要多了解专业的研究动向。
03
参考书目
根据我们对艺术研究院参考书的梳理,主要的参考书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苑利 / 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刘锡诚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王文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本书编写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俊华主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王文章


本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视角,对经典之外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弥补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小传统”的缺失,使读者对民族传统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能够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语境中保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本书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其中理论知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学理法理基础、基础概念、特征、分类等基础理论知识,实践部分包括用二十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及性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苑利 / 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国内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学术专著,也是供大专院校及相关人士学习与参考的教科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定义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分类、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影响其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与原则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之不同功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开发与经营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自第八章始,作者分别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生产知识、生活知识、仪式、节日以及文化空间等八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范畴、普查申报要点以及开发等角度,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刘锡诚著


《非物质文化遗产 理论与实践》汇集了民间文化学者刘锡诚先生多年来在“非遗”的保护、考察、咨询和理论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应邀在一些省市的“非遗”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等专业机构的授课、讲演稿,所遴选的文章均具有应“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而撰的特点。对“非遗”的保护、普查、建档、数据库建设、传承人认定、干部培训、项目论证、评审申报等工作均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则从保护方法的操作性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了多视解的总结和探讨。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是科学地普查。为有效促进这项普查乃至研究、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2007年6月初,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台湾东吴大学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学者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积极献出自己的学术智慧,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不仅对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况作了回顾,还介绍了此项工作的日本经验。专家们指出,21世纪开始的这次“非物质文化”概念下的调查工作,应该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追踪调查并有所突破,即继往开来。为达此目的,一定要田野考察先行。专家们的讨论阐发,不仅论及方法,还明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为什么保护”、“保护什么”和“如何保护”等问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本书编写组


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名录的条件是:1.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2.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3.在当地有较大影响;4符合以上条件,且处于濒危状态。这518项被分为民问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上述十大类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描述,是普通读者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入门读物。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俊华主编


本书总报告对2019年我国的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总态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展望与政策建议等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总结;分题报告在整体观照各门类非遗保护进程的同时,更注重揭示其趋势变化,探讨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并得出2019年非遗十大门类的保护工作更加专业,更趋精准的结论;年度热点选取五个年度热点问题,对我国非遗保护与发展中的前沿、热点话题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论证;大事记整理了文化和旅游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2019年度非遗领域的大事。
04
教辅材料

主要内容包含:


【难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四大维度分析非物…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