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卷不动了?“逆向考研”走红,2023年双非院校报名人数猛增

大学生卷不动了?“逆向考研”走红,2023年双非院校报名人数猛增

  

过来人常说“考编不考乡下,考研不考名校”,前者是因为考上也会后悔,后者是因为上岸难度太大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升学考试向来被视为普通学生逾越阶层的机会,尤其是本科生遍地跑的今天,考研已经成为三无家庭出身的学生,未来升职加薪的筹码,自然不敢忽视。

当听学长学姐说考研不考名校时,起初还不服气,不考名校学历含金量能值钱吗?本科生就业时学历内卷无处不在,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用人单位掐尖录取,当然是名校毕业生更有优势。为啥过来人却建议考研不用考名校呢?

“逆向考研”走红,双非院校报名人数猛增

202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研党已经完成了志愿填报工作。根据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的增长幅度推测,2023年报名人数至少要增加到530万,甚至更多。如何填报志愿能避开扎堆报名的院校,便成了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在考研热出现以前,考研党争相报考985大学,其次是211等双一流高校。很多双非院校无人问津,甚至要靠调剂才能勉强完成招生计划。不过根据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名情况来看,大有出现“逆向考研”的趋势。

考研报名时间刚过半,我们人民大学的报名人数,较去年增长幅度只有4.3%,而深圳大学报名人数增长率达到了41.7%。重庆理工、长江大学等双非院校,报名人数增长幅度超过了50%。双非院校报名人数猛增,真可谓是受宠若惊。

早在上一届研究生考试中就出现这样的迹象,以教育类专业为例,受关注最好的师范类院校皆是双非院校。广州大学今年的研一新生中,不乏来自北大、复旦、北师大等985大学的本科毕业生。

连名校生都开始报考双非院校,双非院校的学生还有多少勇气报考985大学呢?或许考研党们已经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不再扎堆报考名校,而是退而求其次报考双非院校,期望能用较低的分数上岸,殊不知英雄所见略同,还是没避开扎堆现象。

大学生卷不动了?原因现实又扎心

看到双非院校受到考研党青睐,难免会让大家感觉,这届大学生卷不动了吗?还没上考场气势就弱了半截,长此以往,会不会出现985高校的复试分数线,竟不如双非院校的情况?

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别看双一流院校的研究生报名人数没有明显增长,但是在高度内卷环境下,还坚持报考985的考生,一定实力非凡。双非院校报名人数激增,主要是因为考生越来越理性的缘故。

别看研究生报名基数不断增加,可是高校招生计划没有太多提升,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了缩招的现象。高校不仅招生规模有限,还扩大了推免生的比例,留给统考生的机会就更少了。相比之下,那些成绩不太出众的考生,选择双非院校,一志愿录取的概率也会高一些。

还有一层原因更加现实又扎心,双非本科生把未来发展的希望寄托于考研,名校生却仗着“金本银硕铜博”的规律,淡化硕士学历的院校,更注重学校所在的城市。若能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地区学习,即使是双非硕士生就业机会也会比偏远地区的985硕士更吃香吧。

“逆向考研”有必要吗?

说白了,所谓的逆向考研,就是双一流本科生报考双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这对于双非本科生,可谓是降维打击。部分高校不得以提高推免生的比例,成为本校生的托底志愿。

无论如何报考,对名校毕业生来说自然都有很大优势。留校读研,可能还不如逆向考研更吃香。双非院校非常看重名校本科生,学生在这里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得到导师的器重,最主要的是上岸难度会小一些。

可是考生也没必要因此而故意选择逆向考研,能留在名校读研自然是极好的。考生在评估自己的实力后,若觉得自己留在名校读研的几率不大,也不必勉强,识时务者为俊杰,报考双非院校更为保险一些。

考研报名结束后,无论是哪类考生,都要清楚考研的竞争激烈程度必然会呈现递增趋势。去年初试400分以上不在少数,或许今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考生一旦要认真备考,才有机会创造奇迹。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名校本科生“逆向考研”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霖霖教育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卷不动了?“逆向考研”走红,2023年双非院校报名人数猛增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