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考研(体育生考研大学排名)

体育生考研,体育生考研大学排名

体育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如何抓住人生机遇? 图/视觉中国
带有编制的体育老师较为吃香 图/视觉中国
即将毕业的体育生 图/视觉中国

策划:陶勇

统筹:苏荇

采写: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詹淑真

六月毕业季,又到就业时。由于所学专业等原因,体育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择业,会比其他学科的学生范围窄一些,他们该如何找准定位、抓住自己的人生机遇?

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

求职市场每年都会迎来大批毕业生,当数量如此庞大的队伍在短时间内同时涌入就业市场,必定会带来激烈的竞争。

今年,汕头亚青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以及足球亚洲杯的先后延期或不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体育行业的用人需求。这意味着,部分用人单位和体育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变得越来越谨慎。一方面,与赛事活动相关的体育公司的招聘岗位有所减少、对人才的要求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想要进入该行业的体育生应有一技之长以显示自身的优势。

“我之前就想过今年的就业可能会有压力,所以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来提升自己。在学校的时候我除了读书、训练,还会不断提高理论以及参与实践。实习期间,我去了一家媒体从事体育相关的工作,这也为我积累了不少经验。”来自广州体育学院的王蕾(化名)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少面试官都会询问她在媒体的实习经历。除了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她的写作能力、剪辑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等,都成了她的加分项。

经过几轮简历投递和面试,她如愿收获一家新媒体公司的应聘书,从事体育赛事相关工作。“我一直都很喜欢体育,也很开心接下来能够和体育打交道。”王蕾认为自己求职的成功,离不开多年来对体育的热爱和深耕,也离不开坚持到面试最后一分钟的勇气和信心。

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奔赴体育公司求职的学生比例也有所下降,考研、考公(公务员)、考编的人数越来越多。

“我们是师范类专业,毕业之后大多数人都会从事教育事业。编制岗位增长数量远远不及考编人数之多,上岸绝非易事。”来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足球专业的陈楠(化名)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身边不少同学从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考编,希望在学历上有所提升,或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到了大三大四,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备考,一部分人会缩短社会实践的时间甚至敷衍应付实习。”陈楠看在眼里,有时候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

不可否认的是,带有编制的体育老师尤为吃香。但是,相较于语数英等主科老师的编制,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量会少很多,竞争十分激烈。

至于考公,挑战也不少。在公务员考试中,不少岗位会对学校、专业进行限制,这也限制了不少体育生考公的选择。体育生往往只能选择“三不限”专业,即不限学历(大专及以上)、不限专业、不限户籍。但这样的岗位,往往选择面很窄。

“考研、考编、考公,真的是理性的选择吗?”陈楠有时候也会反问身边的同学。“双减落地、体育中考分值提升,这些都能给体育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创造更多的就业,难道不是吗?”课余时间或寒暑假,陈楠经常外出兼职,他当过足球教练、足球裁判,接触过学校的老师、行业专家、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者,一点点积累人脉与资源。他坚信,疫情只是一个放大镜,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自身能力的提升始终是王道。

在不确定中寻求稳定

王芳(化名)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本科健美操,研究生转向体育人文专业。毕业之前,她就一直在备考公务员和编制考试,但没考上。毕业以后,她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全职备考高校辅导员编制考试。“我倾向于稳定一点的工作。”王芳的理想工作是大学辅导员,她想为自己的目标再用力拼搏一次。

全职备考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当身边的同学陆续拥有稳定的工作,甚至结婚生育,自己却还没有一份工作,被同龄人落下的挫败感折磨着她。“如果今年还没考上,我会先找一个工作,边上班边备考。”

像王芳一样寻求稳定的人不在少数。

同样来自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的侯思思(化名)考上了深圳一公办小学的编制岗位。侯思思提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会选择去学校当体育老师。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投简历,侯思思前后跑了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包括广州的一些地方也投过简历。“我本人在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深圳的学校,就把重心放在了深圳。有时候进入最后一轮但又没录取上,很容易丧失信心。好在自己没有放弃,抱着越挫越勇的心态去面对,最终还是成功了。”

对于还没毕业的学弟学妹,侯思思希望大家能够在大学期间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特别是在毕业季,一定要多关注招聘信息,多投简历多考试,多积累一些经验。与此同时,要清楚自己想要从事哪个方向的工作。不管是考公、考编、还是进俱乐部、进入公司,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发展空间。

有的人追求稳定的工作,有的人倾向于退到三、四线城市,追求稳定的生活。运动训练专业的林溪(化名)在找工作时,基于各种现实考虑,直接将一二线城市排除在外。“我就是想回家,回到爸妈身边。大城市的房价、生活成本太高了,回到小城市,人的幸福感会提升很多。”林溪已经在小城市找到一份工作。按他的原话来说,“虽然薪资不是很高,但足以覆盖日常生活所需,还能拥有相对空闲的时间,这就足够了。”

相较于一线、新一线城市人才饱和、工作节奏紧张、生活压力大,也有不少体育生将三、四线城市作为自己的理想就业地。

找准方向实现就业突围

体育生就业不能一概而论。院校、专业、个人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具体的就业进程。从院校类型看,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有所差别。其中,“双一流”院校体育生就业优势明显,普本毕业生和专科院校又有所差别。

截至6月1日,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已有74.58%的学生落实毕业去向。其中,体育健康学院的就业率达到84.71%,排名全校第一。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学院院长付德荣表示:“体育健康学院下设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防护两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多会到健身房、俱乐部、培训机构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我们学校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和本科院校有很大的不同。”付德荣提到,很多编制单位都有学历限制,专科学生很难进事业编或政府单位。在遇到薪资还不错的工作时,他们往往更乐于就业,并且工作稳定性较高。

“从三月份开始,学校就一直捕捉市场信息、引进企业招聘、帮助学生就业。一直以来,学校都提倡校企合作、双向育人。我们经常去企业询问他们需要怎样的人才,尽可能将学生接受的教育同企业需要的技能相匹配,打通招聘和就业的连接通道。”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学院书记肖明说道。

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人能力直接关系到就业的进度。“我很少听到身边的人存在就业困难这一说法。”毕业于成都体院、现任游泳教练的刘茜(化名)说道。相较于通过高考进入体育院校学习三四年的体育生,从小从训练队培养起来的体校生往往具有更强的专业技能,他们在就业市场也备受青睐。

“刚毕业的学生本身就没有太强的能力,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刘茜提到,在招聘过程中,有些学生本身实力不强、眼高手低、对薪资有过高的期望,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意愿。“像运动康复师,刚开始工作时薪资可能会比较低。但从长远来看,从业越久、经验越丰富的康复师薪酬越高。”

针对某些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某健身房合伙人林聪(化名)建议道:“不管是在求职还是生活中,人一定要清晰自己的方向,要有特别擅长的技能,不能什么都只会一点点。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尤为如此,一定要有熟悉的体育板块、有别于他人的优势。”

“大方向上,体育肯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出台、校园体育的重视度日渐提升、国家对群众体育的重视,以及居民消费力的提升都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类院校的学生,应该在就业市场中找准自己的方向,精准发力。”从事中考体育培训的创业者罗教练,给出了他的看法。

体育生考研(体育生考研大学排名)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