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厢考编挤破头,国家电网却迎来“离职潮”,学生为何如此矛盾?

那厢考编挤破头,国家电网却迎来“离职潮”,学生为何如此矛盾?

现在啊,全国人民都知道大学生“就业难”了。211的学生没人要,985的学生被挑捡,普通本科生更是只能纷纷考研,盼望着硕士学历能让自己有点儿选择权。

有的学生还忙着抱紧学历,有的学生已经看清了现状,哪怕学历再高,现在的社会工作也是不可的,调休单休是福利,加班加点是鼓励,你说“PUA”?那是对学生的激励。

薪资?什么薪资?

你个小同学怎么不上道……谈钱多伤感情?

基于这等现实,曾经我们认为太规矩的铁饭碗就变得愈发高大上起来,尤其是国企。待遇好,还有下午茶,虽然也调休,但有高温假,就是有个体制的通病,上岸难。

但难算啥,能用努力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情。可没想到的是,抱着这样想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上岸的毕业生们,没多久就纷纷离职了,这是为何嘞?

一边挤破头进编,一边抢着离岗,国家电网不香了?

国家电网,作为国企中保二争一的“香香”单位,优点十分卓越,和除了烟草之外的其他国企相比,薪资更高,待遇更好,不过当然,岗位门槛也是更高的。

基本上学历不是个211,或者硕士,很难争抢到一个较为体面的岗位,但这些并没有打消学生们往里进的决心,每逢电网开启招聘,简直万人争抢。

这么受欢迎的国企,本以为好不容易进去就会抱紧,没想到电网却呈现出一种《围城》之感,外面的毕业生们疯狂想要进去,而里面的毕业生们,则掀起了“离职潮”。

好矛盾呀,这是什么神奇发展?

刚刚离职的小宋,他的经历可以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两年前,小宋以硕士身份毕业,因为在学历上已经有了一定优势,所以去参加了国家电网的招聘。

经过重重考核,小宋顺利的拿到了offer,全家都很高兴,毕竟是国企,铁饭碗,怎么想也应该是个好地方。地方确实是好地方,只是小宋的岗位出了问题。

经过培训期认真的学习,终于到了分配岗位的日子,可令小宋吃惊的是,岗位是一个小小的基层乡镇单位,说不是配电所,但其实也差不太多,工作环境十分严峻。

小宋虽然不是名校出身,但作为一名硕士,怎么也能在乡镇之外的地方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了。眼前的岗位虽然更加稳定,但却没有给自己施展拳脚,向上提升的机会。

而国企又和其他编制单位一样,晋升上是很慢的,因为学历限制,小宋又很难往城市调。想到要很多年都待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小宋思量再三,还是选择了离职。

小宋的经历引起了很多毕业生的共鸣,进入体制,就是盼望能找一个较好的体面的岗位,但没想到却进入一个小小的单位,最终只能失望的化作“离职潮”中的一份子。

而小宋先考研再入编的操作,也是复刻了很多学生的道路。因为很多编制单位都是有学历门槛要求的,但如果考完研究生之后进入的是这样的岗位,那么为了考编而考研还有必要吗?

在学历门槛不断提高的环境中,有必要为了考编而考研吗?

一般来说,很多国企和国家电网都是同样的情况,有很多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体面的岗位。而如果学生们想要进入一个体面的岗位,也许只有往总部去一个选择。

但总部的学历门槛无疑是更高的,以中石油为例,在今年总部的拟录用名单中,一共有45人的名字,可以看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就占了一小半,而且不是硕士生就是博士生。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们想要为了考编而考研,那么目标基本上就圈定是那几个名校了,最次也得是一所985,而且还得是相关专业。但我们也知道,编制相关专业,也不会是冷门。

目标定得如此之高,考研难度也就急剧上升了。如果学生本科的学历也不是很高的话,按照现在考研的热度,这个目标可就不是两三年时间成本就能完成的了,算上读研,怎么也得五六年。

而且在花了好多年时间完成目标之后,编制岗位的缺口也已经缩减了不少,竞争者却多了一波又一波,上岸率比起学生准备考研的时候,又是天差地别。

因此,在决定先考研,再考编时,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为,毕竟社会上还是有那么多潜在机会等待去挖掘的,不要把思维太局限,除了考公。考编还是有很多种可能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厢考编挤破头,国家电网却迎来“离职潮”,学生为何如此矛盾?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