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三大误区,你知道吗?
我们谁都不希望进入调剂流程,但如果自己的分数实在比较“尴尬”的话,就一定要做好准备,调剂过程可能比较繁琐,不要怕麻烦,主动积极地争取,毕竟调剂是考研成功的第二入场券。一定要多抓机会,少犯错误。
那么考研调剂常见的误区都有什么呢?
►调剂没有好学校
首先,考研有大小年的情况,上一年度的复试分数线较高(低),就会造成下一年度报考人数的变化,从而使下一年度复试分数线降低(提高)。今年扩招实锤,有不少比较好的学校很有可能复试分数线会降低。
其次,考生可以将注意力放在西部院校或者往年调剂名额较多的院校上。因为西部也有很多好学校,由于报考的人数较少,所以被调剂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比如兰大,几乎每年都会有调剂名额存在。
最后,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几乎每年都会有专业出现首次招生的情况,这些专业调剂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大。
►分低希望渺茫
有不少考生面临擦线的情况,对自己很没信心,不知该不该继续坚持。初试成绩低,就没有机会了吗?并不尽然。
一般而言,复试成绩会占总成绩的30%-50%,因此在复试中极有可能出现高分落榜,低分翻盘的情况。如果因为初试成绩低直接放弃机会,是非常可惜的,要知道每年能过线的人已经是少部分,哪怕同样走上了调剂这一步,也会有很大部分人不堪忍受,中途就放弃。
考研调剂是一场激烈的角逐,也是一场时间的较量。只有正确地认定自己的目标,把自己最专业、最热忱的一面留给导师,也许在一念之间导师就给了你机会。
►分高不用调剂
主要体现在两种情况:
首先,与往年的分数线相比较高。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慎重,有可能今年报考该院校的考生成绩普遍较高,在招生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录取分数线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即使分数高也不可盲目自嗨。
其次,已知在目标院校的成绩排名较高。高分未必就意味着最终的胜利。初试成绩越好的考生,在复试中考官对于这类学生的期待值越高。同时导师也希望能够通过面试,筛选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进而淘汰掉。
所以,不论成绩如何,不要盲目高兴。高分只代表有进入下一场角逐的资格,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相反,要做好更充足的准备,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力争上岸。
调剂三大误区,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