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大研究生院,福师大研究生院官网
【编者按】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企业史研究团队近年来一方面致力于对西方企业史学史进行系统梳理与译介,另一方面开始对近现代福建企业史进行实证研究,包括福建近代企业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福建最具地方特色的茶业经济史研究;与福建近代茶叶贸易有关的英文史料整理与研究;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当代闽商研究,等等。在已先后赴省内26个地市收集档案资料与地方文献的基础上,企业史团队结合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选择重返南平市、福鼎市、周宁县三地进行田野调查。为此,本网易号拟分三次刊发团队在上述地区的考察活动简况,以求教于同行。
史学的田野·福鼎
福建师范大学企业史团队田野调查第二站来到福鼎市,此前企业史团队曾于4月份到福鼎市档案馆查阅抗战时期近代工商业相关资料,发现这里馆藏丰富,尤其以茶业资料为最。在阅读档案过程中,我们发现民国时期福鼎是福建地区最重要的茶叶市场之一,仅福鼎白琳在抗战时期就有36家茶行。近年以来在福鼎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福鼎白茶已经逐渐在市场上形成了品牌竞争优势,为乡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现在福鼎农民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茶叶。为进一步挖掘福鼎地区茶业史,企业史团队与福鼎市档案馆签订战略协议,开启双方合作之旅。
福鼎市档案馆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企业史团队参观福鼎市档案馆
“茶是闽东的拳头,也是福鼎的拳头。”福鼎白茶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福鼎白茶产业集群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毫无疑问“白茶”成为当下福鼎的代名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那么,如何挖掘福鼎历史中的茶文化?福鼎茶业经营有哪些成功的历史经验?历史上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茶叶科技创新?鉴往知来,惟有通过史学研究来挖掘历史经验,反哺当代福鼎茶业的发展。因此,建立起福鼎茶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位于白琳老街的同顺泰,前身为詹广泰号
企业史如何突破历史与现实的鸿沟?田野调查(field work)成为研究的突破点。费孝通先生指出“人文世界,无处不是田野”。[1]何谓田野?所谓田野工作,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2]中国史学家很早就将田野调查方法引入到史学研究中来,尤以华南学派为代表。企业史作为新兴研究领域,正亟待吸收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种研究方法,其中“田野调查”尤为重要。那么,何谓企业史的田野?我们认为,企业史研究者们应该走出象牙塔,走进工厂、走进田间地头,了解企业生产、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与企业员工交谈甚至亲自从事一线工作,切身感受企业发展。本次企业史团队就走进品品香、泰美、名山、顺茗道、六妙、大沁、瑞达、七碗李家等多家福鼎茶企,不仅访谈企业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参观工厂生产,还走进茶园查看茶树生长情况,了解茶叶病虫害防治措施。
企业史团队在品品香公司合影留念
品品香公司茶产业联合体模型和数字化系统
企业史团队在泰美公司合影留念(右三为泰美基地负责人林銮基)
企业史团队到泰美公司进行调研
在调查过程中这些茶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品品香创新管理方式,构建了茶业产业联合体生态;泰美通过建设泰美茶镇来实现品牌创新,打造茶生活美学;名山茶叶由原国营福建福鼎茶厂厂长林飞应所创,走守正创新之路;顺茗道则将茶与廉洁文化相融合,是福鼎市首家茶廉文化基地,提倡“植茶生廉、饮茶养廉、品茶悟廉、论茶弘廉”;六妙白茶旗下设有六妙、梅相靖大师白茶、畲村白茶等多个品牌,并在点头镇设立首家白茶博物馆;大沁位于十三坪的知青茶园则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知青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精神,进军荒山开垦茶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茶园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标语无不彰显着时代印记;瑞达则打出了“一饼走天下”的口号;七碗李家的创始人李国涛是当代青年返乡创业,振兴乡村经济的带头人。值得一提的是,同顺泰则是我们在白琳老街偶遇的一家茶馆,其前身为清末的詹广泰号,历史甚为悠久,茶馆内墙壁上贴着印有中国茶叶公司广告的民国报纸,还有一些早期英文报纸也依稀可见。茶馆主人黄红心热情接待了我们,并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了白琳老街以及茶馆的情况。
企业史团队在名山公司合影留念
企业史团队在顺茗道公司合影留念
企业史为什么要走进田野?从方法论层面来看,“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对历史学者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可以改变传统史学单纯依靠文献的局限。[3]通过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地方人文风情和社会关系,从而提高解析历史文献的能力。对企业史研究者而言,走进历史现场更能加深对企业与地方政府、宗族等各方面复杂关系的认识,也更能直接体会到当地商业环境与交通状况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当我们来到福鼎,感受到空气中的湿润、看到一座座山丘、闻到茶叶的香气,百年前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茶农、挑着茶箱赶往码头的挑工们、树荫下喝茶论道的老朽、又或者是客人络绎不绝的小茶馆……一幕幕的景象从脑海中掠过,虽然我们不曾亲身经历,但历史的魅力不正在于无穷的想象和小心求证吗?
企业史团队在六妙白茶博物馆合影留念
从认识论层面来看,田野调查既能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些特征,又能发现具有普遍性的化解矛盾之道。[4]通过走进历史现场,发现当下社会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增强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走进田野能使研究者对当下企业治理结构、劳资纠纷、经营策略与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问题有更深入地理解,也能使研究者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印证。比如品品香这家茶企的茶叶主要由专业合作社提供,采取的是茶产业联合体模式,即“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通过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监管来保障茶叶品质,而通过我们对历史的追溯,发现民国时期由福建省政府成立的福建农林公司就已经存在这样的形式。那么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私企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有何不同?基于对现实的反思,可以不断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
企业史团队到茶企进行调研
企业史如何走进田野?历史学注重文字资料的研究,而人类学则注重田野考察和口头资料的研究。[5]企业史走进田野,则是通过文献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在文献中作田野’,即文本分析”,[6] 也可以选择进入某一地区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因此,我们在福鼎市进行田野调查时,既注重“文献中的田野”,也注重“空间上的田野”。企业史团队除了福鼎市档案馆外,还先后前往福鼎市图书馆、福鼎市政协等单位搜集茶业档案、文史及报刊等资料,收获颇丰。
企业史团队在福鼎市图书馆合影留念
企业史团队参观福鼎市图书馆
本次田野调查活动得到了各界朋友以及福鼎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活动接近尾声时,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与福建师范大学企业史团队举行了座谈,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青碧、副主任敖华伟,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茶文化专家杨应杰等领导出席。蔡梅生主任强调福鼎作为世界白茶发源地的重要地位,太姥文化、海丝茶道已成为福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勉励企业史团队通过深入梳理挖掘福鼎茶业历史,助推福鼎白茶迈向新高峰。福建师范大学企业史团队则表示,未来团队将充分挖掘茶业经济史研究的学理价值,让该研究成为当下福鼎白茶发展的助推器,并赋能当下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做到“鉴往知来,向史而新”。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继往开来,发展中国人类学》,荣仕星、徐杰舜主编:《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14页。
[2]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47-248页。
[3] 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6期,第141页。
[4] 周飞舟:《中国式现代化,田野调查大有可为》,《北京日报》 2022年11月14日,第11版。
[5] 陆启宏:《历史学与人类学 20世纪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页。
[6]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福师大研究生院(福师大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