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研究生,吉林建筑大学研究生院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10月21日,京津冀高校建筑科技发展大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主办,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在行动”为主题。会上,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崔希民、樊则森等12位知名学者被聘为首批专家。
据悉,2015年,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联盟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京津冀经济建设和城乡发展等方面持续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
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介绍,本次大会致力于充分发挥三地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构建科教融合、产教融汇、校企协同的创新健康生态和人才创新模式,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区域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将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召唤,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稳步推进联盟改革和创新工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将联盟真正打造为激发创新活力、孕育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价值的强大合作平台。
本次大会围绕建筑科技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京津冀高校建筑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加快推进高校建筑科技协同创新及一体化推广应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精神,坚定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会主旨报告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庄惟敏,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主任张琳,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北京金隅集团副总经理兼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党委书记王肇嘉,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第十一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胡越6位专家作报告。
开幕式上,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研究院正式揭牌,崔希民、樊则森等12位知名学者被聘为首批专家。研究院作为住房城乡建设智库的建设运行载体,将聚焦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的综合科研实践优势,进一步凝聚起高校、院所、企业、社会和国际等多方力量,紧紧围绕住房与房地产、城乡建设、建筑业等重点方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及时提供应急咨询、决策建议和技术支持,加强宣传解读阐释,回应社会热点,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扩大联盟高校范围,更好服务区域协同发展,会上,北建大及联盟成员单位共同提议,将“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升级为“京津冀高校建筑科技协同创新联盟”。联盟将进一步扩大成员单位规模,邀请更多高校加入,促进校企联动,深化合作,增进协同,更好地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天,与会高校联合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在行动”倡议书》,号召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强协同,推进共享师资、教学和科研资源,深化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为纽带,打造创新联合体;共享国际交流平台和资源,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
大会还围绕未来建筑与数字化设计,新一代土木交通的智能化、数字化,城市韧性提升与绿色低碳发展,智慧城市与可持续生态城市,京津冀高校强化有组织科研,研究生创新发展等方向,举办六大专题沙龙。
吉林建筑大学研究生(吉林建筑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