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2023拟录取)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2023拟录取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2023年6月24日,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审议,批准清华大学2023届3511名本科生毕业。他们是党的二十大后第一批清华本科毕业生,生逢其时、肩负重任。未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成就精彩人生。然而,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清华学生选择留学美国并不回国,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和不满。媒体和网民对清华大学的批评声音不断,认为清华需要反思,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否则就是失职失责。

  据清华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努力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

  2023年6月24日上午8时,清华大学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在东大操场举行。

  

  毕业典礼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典礼上,副校长、教务长彭刚通报了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的决定。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审议,批准2023届3511名本科生毕业。经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2023届3618名同学学士学位。另外决定授予81名同学第二学士学位,授予292名同学辅修学士学位。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宣读了《关于表彰2023年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班先进集体、优秀毕业生和优良毕业生的决定》并寄语同学们要立志高远、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授予10个班级“清华大学毕业班先进集体”称号,授予75名同学“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授予372名同学“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称号。

  清华大学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希勤发表题为“敏察情绪,善用理智”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本科学业的同学们及其亲友表示热烈祝贺,向悉心培养同学们的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王希勤说,2023届毕业生的大学时光颇为特殊。大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术加速突破,也让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世界呼唤理智与秩序。结合情绪和理智的辩证关系,王希勤希望同学们要学会敏察情绪、善用理智,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

  王希勤指出,逻辑是明达之本。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理智是情绪的过滤器、稳定器和转换器,能使人们发现消极情绪中的积极因素,并将其转化为重新振作的动力,以至明达之境。希望同学们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以理智引导情绪、与情绪讲和,更透彻地剖析自我,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坦然接纳自身不足,不自卑焦虑、不自负偏执,始终保持坚韧的意志品质和昂扬的精神状态。

  王希勤强调,利他是幸福之源。消解因过度关注个人利益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就要跳出“自我”的小天地,善用“利他”这个大智慧,更要把个人的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追求更大的幸福。他以清华大学“炭火教授”赵家和的人生故事激励同学们,要坚持人民至上,胸怀“国之大者”,责任面前上一步,利益面前退一步,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事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王希勤表示,生命是意义之母。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生命本身就有意义。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仍没有发现任何地外生命。珍爱和呵护地球,尊重和善待生命是人类的理智之选。希望同学们坚持生命至上,敬畏生命伟力、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拓展生命的格局,实现人生更大的意义。

  “你们是党的二十大后第一批清华本科毕业生,生逢其时、肩负重任。”王希勤希望同学们敏察情绪、善用理智,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奋发的姿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成就精彩人生!

  材料学院1999级校友、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王瑾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分享了自己从清华毕业后出国深造、回国创业、主持建设国内首座盐酸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电站的经历并谈到,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她仍记得大一参加入学活动时,校领导在讲话中强调的“清华人要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的前途,这是清华的光荣传统”。虽然当时还很懵懂,但自己从没有忘记理想和母校的嘱托。希望大家在展示自我、享受这个美好时代的同时,不要忘记身为清华人的使命。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担当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

  求真书院2019级本科生郑明宇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他以“像江河般奔涌前行”为题,用“江河澄澈发源、克服险阻、奔流入海”的过程来形容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他表示,自己有幸在老师的指引下,对数学之美的理解不断深入。数学之美蕴含着科技报国的追求和民族复兴的期盼,更蕴含着追逐世界一流的浪漫和引领世界潮流的向往。“经过四年磨砺的我们,定会成为新的江河之水,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奔涌翻腾,成为民族复兴时代浪潮中绚丽的浪花!”郑明宇说。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毕业典礼在师生齐唱校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毕业典礼通过“雨课堂”进行中英文双语视频直播,部分非在校毕业生、毕业生亲友等在线上参加毕业典礼。

  新京报:警惕恶意抹黑清华大学的舆论倾向

  利用民族情绪炮制争议话题、煽动对立,早已成为了一众无良自媒体账号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

  每到毕业招生季,互联网上总会传出一些有关各大高校的“花边新闻”。夸张的标题、片面的解读,赚足了公众的注意力,却让高校与师生深受其苦。这次,一些自媒体的靶子对准了清华大学。

  就在这几天,网上一则“细数清华大学五宗罪”的视频被广泛传播。因视频里提到“8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清华大学也被一些人冠上了“留美预备学校”“带头讨好西方”的罪名。对此,北京校园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清华的这十个谣言,不要信!”的文章,针对类似谣言,一一予以驳斥。

  其实,网民只要稍微做些功课,就会发现这些荒谬之谈离真相相去甚远。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科研实力的稳步增长,国际排名和影响力也在逐年提升,在国内做科研的环境早已今非昔比,社会对“海归”的认识也趋于理性,境外留学对多数学生不再是优先选项。

  而有关“清华的留学生几乎都留在国外建设他国”的说法,也明显立不住脚。且不论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发展平台的权利,只要翻一翻清华校友总会公布的数据就会发现,截至2021年4月,2002—2011级出国(境)清华校友中已有超半数回国工作,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中。

  在崇尚学术无国界的今天,国与国、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只会越来越多。除了自费留学以外,各类学术会议、访问学者、公派交换生项目都承担着国际交流的作用,其中不乏由国家牵头的项目。若向西方交流学习就是“讨好西方”,照此逻辑,今天更多海外生源选择中国留学、更多海外教授全职被国内大学引进,他们岂不是在“讨好东方”?

  历史早已证明,“闭关锁国”是一种狭隘的民粹主义思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封闭只会带来更快的衰败与落后。2021年,我国开始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正是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的重要举措。

  如今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承担核心教学科研工作的,不乏大量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他们也极大地拓展了我国科研工作的视野和国际对话能力。

  当然,除了用事实驳斥恶意抹黑清华大学的言论外,为什么一部分网民用清华大学来上纲上线、制造的噱头总能牵动舆论神经,也值得全社会反思。

  利用民族情绪炮制争议话题、煽动对立,早已成为了一众无良自媒体账号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特别是这些涉及知名学府、公共机构的谣言,“不管真假、先踩两脚”似乎已经成为了互联网舆论的正常操作。

  清华等国内顶级高校吸纳了国家对科研、教育的大量投入,所以,与其相关的任何事件都会被置于放大镜下,一些批评过于尖锐、偏激在所难免,但有的自媒体在高校招生时间节点,故意污名化某所高校,实在居心“叵测”。

  加之一部分不明就里的网民习惯让发泄情绪先于检验逻辑、表达观点先于核查事实,无形中也滋长了这种不良风气。这也说明,在今天,媒介素养已然成为全社会亟须恶补的一门必修课。

  爱国应该是一种情怀、一种胸襟,理性的、包容的、正义的,而不是一种情绪、一种偏见,反智的、狭隘的、极端的。不辨真伪,盲目跟风,随随便便给大学扣上“讨好西方”的罪名,除了让成功收割流量的无良自媒体暗暗窃喜,最终伤害的,还是那些在校园里兢兢业业、勤勉努力的师生的心。(本文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新商科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简称: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2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100多家。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版权声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授权事宜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2023拟录取)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