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治考研参考(2022年政治考研参考及答案)

2022年政治考研真题,2022年政治考研真题及答案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历年真题解析、北大国际政治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笔记

北大国际政治考研考试内容、 北大国际政治考研资料、2023年北大国际政治考研复习经验

2024年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备考指导

招考分析、参考书、历年真题

近十年几深教育辅导班每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员人数都在10-14人,2023年共有12人顺利录取。资料、资源、经验完全掌握,高针对性、高要求的辅导课程助力各位学员针对性备考、竞争力提升、顺利录取。

一、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招考分析

几深教育陈老师解析:

1、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大部分年份的报录比在14:1-15:1,竞争历年波动并不大。图表中统考人数不包含特殊计划,推免人数不包含LSE项目和特殊项目推免。

2、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共有9个,主要以地区政治研究为主。具体方向包括:01.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02.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03.世界民族问题研究;04.东亚地区研究;05.亚太研究;06.中东研究;07.中亚研究;08.非洲研究;09.小国与国际关系(2023年新增方向)

3、初试外语考试可从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53法语、254德语,五个语种中选择其一

4、总成绩=[初试权重(70%)×初试各门总成绩/5+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30%)]

5、北大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及培养目标:

学制两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国际政治、区域政治和中国对外战略方面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和外事部门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6、北大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共35 学分。其中必修:20学分;选修:15学分。

主干课程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概况、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政治学理论研究、第一外语、国际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外交研究、比较政治理论、、日本问题研究、民族与民族主义、中东政治、东北亚问题研究、拉美地区研究、东南亚地区研究、中亚地区研究、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非洲政治、经济与外交研究……

二、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复试考生分数统计

几深教育陈老师解析:

1、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初试中,通常情况下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政治英语平均分能达到70-75分,能有进复试的竞争力。

2、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每年大部分考生的初试专业课成绩在80-90分。要进入复试,需要在两门专业课科目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大部分年份两门专业课的平均分至少要在115分以上。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

2023年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真题——政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自然法
2.《洛桑条约》1923年
3.斯图亚.特密.尔
4.五.族共.和
5.安.全困境
6.上.合组织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选举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比较封.建制和郡县制的特征
3.关于战.争正.义性的争论
4.经济相互依赖对国际和平与冲.突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评述民.主内涵及其历史流变
2.分析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的关系

2023年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真题——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

1.戈.尔.巴.乔夫

2.印.巴分.治

3.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

4.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5.中.阿合作论坛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对欧洲能源转型的影响

2.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3.简述东盟领导的东亚合作进程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简述并举例说明权.力转移理论

2.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难.民接收国?

2022年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真题——政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5分,总分30分)

1.盐.铁论

2.霍.布斯

3.无..政..府..主义

4.英国学派

5.种..族..灭..绝

6.二十.国.集团

二、简答题(4小题,每题15分,总分60分)

1.简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意义

2.简述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3.简述国际.规则与国际.秩.序的关系

4.简述“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战略意涵

三、论述题(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选择3-4题,其余专业选做1-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评述自.由概念的演变

2.论述为什么“和.平和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3.论述中国和联合国关系的演.变

4.论述气候变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022年北大国际政治考研真题——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

1、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

2、和.平队

3、银.河号

4、哈.马斯

5、美日印澳.四.国同盟

二、简答题

1、简述东盟方式的内容和影响

2、《伊朗.核.协议》的内容

3、评析中美阿.拉.斯.加会谈

三、论述题

1、论述综合安.全观的内容和特征

2、结合相关国关理论论述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问题

历年北大国际政治考研真题(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题型题量

年份/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2018年

8道

4道

2道

2019年

8道

4道

2道

2020年

5道

3道

2道

2021年

5道

3道

2道

2022年

5道

3道

2道

2023年

5道

3道

2道

四、几深教育-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部分上岸学员

五、2022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真题解读-政治学概论

第一、题型分析

2023年考试题型总体上与2022年度考研考试题型保持一致,基本无变化。其中名词解释6道,简答题4道,论述题2道。在201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全新设立了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方向专业,该专业在专业一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上与其余专业考生保持一致,但论述题单独给出2道,以示区分与选做。这种命题方式在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的考研专业一试卷中得以延续。但在2023年度考研试卷中,这种命题方式出现变化,即国际组织专业在专业一“政治学概论”中不再单独设置论述题,与其余专业保持一致。

第二、全卷分值分析

分值与2022年相比,维持了一致性,即名词解释6道,每道名词解释5分,总计30分;简答题4道,每道简答15分,总计60分;论述题两道,每道论述30分,总计60分;题型分值无变化。

第三、难度解读

专业一试卷难度与2022年专业一真题相比,难度有所增加。从总体上看,2023年专业一试卷中,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或特别超纲的题目。整个试卷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视角与素养、相关理论基础、对时政热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术逻辑是否完备、是否具有自己的观点与态度等。考试的专业性、学术性、逻辑性与区分度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相关性等方面高度契合。

今年整个试卷出现的两个变化非常值得关注:其一为原先的国际组织专业单独出论述题模式取消,论述题由4道变为2道,说明国际组织相关知识点重要性急剧上升;其二为今年很多题目看似简单,但是几乎都需要考生具有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说明对考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考生想要通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专业考试的要求与门槛进一步提高,难度不断攀升。

第四、内容分析

全卷分析:

全卷与时政热点紧密相关的题目比例较2022年有所上升,基本达到四分之三左右的篇幅。与以往真题重复题目几乎可以说没有出现,但有与以往真题知识点相关联的题目。西方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学、政治学概论、国关理论、中东政治及国际组织相关内容成为命题的重点。今年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方向命题的内容,看起来不难,但是非常灵活,要求考生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如:一道《洛桑条约》(1923),基础内容不难,难点就在于如何回应命题官命题要求,是回应土耳其自1923年《洛桑条约》以来的库尔德问题的演变还是回应土耳其世俗化的百年历程抑或是其它,非常考验考生专业能力。再如:一道“关于战争正义性的争论”,考生除了撰写基础概念之外,如何结合俄乌冲突来回应命题要求,也体现了这种命题的灵活性。

总体上,结合相关基础知识与时政热点,从名词解释到论述题,不断考查考生学科思维、学术逻辑以及观点与态度,成为今年的主要命题思路,沿袭了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一贯的命题思维与风格。

各部分分析:

名词解释部分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与时政热点。在基础知识方面考取了“自然法”到“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再到“五族共和”及“安全困境”,这些内容在备考期间都能复习到。在时政热点方面则考察了“上海合作组织”,考查考生是否注意到2022年9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名词解释难度与往年持平;考生是否具有更加综合的知识储备、观点、态度与对时政热点的关注成为考察趋势。

简答题部分,今年命题侧重点在于政治学概论、比较政治学以及国关理论。如“简述选举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一题,不仅考查考生政治学基础,更需要结合美国中期选举等时政热点加以回应;又如一道“比较封建制和郡县制的特征”一题,需要中西比较的视角予以回应。还有“关于战争正义性的争论以及经济相互依赖对国际和平与冲突的影响”两题,除了结合国关理论之外,还需要结合时政热点加以回答。上述题目都要考生结合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无不体现典型的北大国关命题思路。实际上每一道题目都别有洞天,有所意图,想要拿下高分,除了基础知识之外,考生的答题视野、观点与态度成为关键。与2022年简答题相比,2023年简答题部分想要拿下高分,难度提升。

论述题部分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论分析与学术逻辑能力。尤其是一道“评述民主内涵及其历史流变”,题目范围较大,能够切入的视角多元,非常考验考生的综合能力。是仅仅论述所谓西方式的民主概念,还是需要中西比较?是论述民主的成功还是民主目前面临的困境?都很是需要考生对北大命题风格的准确把握。此外考取了“分析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的关系”一题,除了概念界定、撰写基础知识点之外,这里的相互关系如何论述,也是非常考验考生的学术逻辑。一个民主概念,一个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无不体现着北大国关的现实关怀。论述题综合性很强,难度上升

第五、备考建议

备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一项挑战亦是一种历练。一家辅导班是否值得信赖、是否靠谱,看以下几个维度:

1.是否具有对历年真题独家针对性的解读能力

2.是否具有靠谱的、稳定的师资

3.是否具有根据学员情况制定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计划的能力

4.是否具有高性价比

5.是否具有大量成功指导的案例

几深教育同时满足上述要求,是考研同学考研之旅中值得信赖的伙伴。在考研竞争日趋激烈之时,选对一家靠谱的机构,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几深教育建议:提前开始规划,早日进入状态,选对机构,将会使得您的备考轻松许多,也预祝2024的考研生考研成绩“兔飞猛进”!

欢迎加入几深教育高分专业课辅导课程,每年我们这边顺利考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学员人数都在12-14人。

历年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考研真题解读,可咨询几深教育陈老师

六、2023年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真题解读-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第一、题型分析

2023年北大国际政治专业二真题“战后国关史与新中国外交”考研试卷题型上无变化。比较2019、2020、2021、2022及2023年的试卷,其变化与对比如下图所示:

年份/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2019年

8道

4道

2道

2020年

5道

3道

2道

2021年

5道

3道

2道

2022年

5道

3道

2道

2023年

5道

3道

2道

题量减少的背后折射的是对考生专业课素养的高要求,整体上专业性更加凸显。建议考生关注对近五年题型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不排除2024年考研重回经典命题模式,即842结构。

第二、分值分析

与2019、2020、2021,2022年试卷相比,2023年试卷由于题型上无新的变化,分值也维持了与去年的一致性。这几年分值对比如图所示:(总分150分)

年份/分值

名词解释分值

简答题分值

论述题分值

2019年

每道题5分

每道题10分

每道题35分

2020年

每道题7分

每道题15分

每道题35分

2021年

每道题7分

每道题15分

每道题35分

2022年

每道题7分

每道题15分

每道题35分

2023年

每道题7分

每道题15分

每道题35分

2020年-2023年分值保持不变。

第三、难度解读

整个试卷难度与2022年试卷相比,难度略有上升,但命题风格却出现了明显变化。整个试卷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同时,几乎每一道题都与当下时政热点有所关联,对考生时政热点的深度分析把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与2022年相比,整体试卷难度更上一层楼,逆向出题思维凸显,如一道“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难民接收国?”以及一道“简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对欧洲能源转型的影响”,把这种逆向命题风格展示得淋漓尽致。试卷的专业性、学术性、逻辑性,与目前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设置相关性等方面高度契合。由此可见,考生想要考取国际政治专业的要求与门槛正在稳步提升。

第四、内容分析

1.全卷分析:

全卷与时政热点相关的题目比例大幅度上升,几乎达到100%。往年真题中的热点考察模块如:冷战史、疫情、安全观、核专题相关内容成为过去式,今年试卷中南海问题、东盟专题、难.民问题及俄乌冲突背景下西方与俄罗斯的能源关系等成为考察的重点,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印巴分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权力转移理论等,也无不体现着北大国政对时政热点的深度关注。整个试卷逆向出题思维凸显,重历史起源成为今年命题的主旋律。考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对事件的历史起源是否洞若观火,考生的观点呈现能力、分析能力与对时政热点把握程度是否到位成为考取高分的关键。总体上,对国关史相关记忆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与对时政热点深度把握能力以及对现实的回应能力成为命题考察的重点。

2.各部分分析:

名词解释部分基本是基础知识与时政热点相关性的题目,这些内容既与目前现状有关联,又具有基础知识属性。一道“戈尔巴乔夫”不仅需要考生对戈氏的新思维等一系列历史事迹、作用与影响有充分的掌握,同时考生亦需要关注到戈尔巴乔夫于2022年8月底去世的这则新闻。一道“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不仅需要考生记忆其内容,更需要考生能够分析在这一目标下中国作用。名词解释部分看似重记忆,实际上五道题目都与当下时政热点有关联。

简答题部分,一道“简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对欧洲能源转型的影响”,考查考生对时政热点关注的同时,需要考生分析欧洲能源转型的影响,考生需要思考能源转型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型以及这种能源转型会带来什么。能源转型背后隐藏则是目前围绕俄乌冲突,全世界都极为关注的“能源安全”问题。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东盟专题成为简答题考察的重点。在回应“简述东盟领导的东亚合作进程”这一题目时,考生能否点出东盟在东亚地区的“小马拉大车”作用,成为取得高分的有力保障。简答题部分无不体现着北大国政老师的具体研究方向,考生在考前有没有关注北大相关老师的研究领域,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2023年的论述题部分,北大国政专业课一如既往地走不寻常路线,与往年论述题的命题思路有重大不同。往年真题,论述题部分非常关注时政热点,今年则考取了一道“论述并举例说明权力转移理论”,表面来看,权力转移理论属实不难,考生都能有所回应,问题就在于到底是结合什么具体案例?是结合一战前英德关系还是冷战期间美苏关系,还是所谓“美国治下和平”还是目前的中美关系,对考生的回应能力与观点呈现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又如,一道“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难民接收国?”,逆向出题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关于难民这一块,所有的考生都知道欧洲难民危机,欧洲地区成为难民主要接受国。然而,土耳其、约旦、孟加拉等国家是目前全世界接纳难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考生在关注欧洲地区难民的同时,是否关注到第三世界国家接受难民的问题与现状,并由此引发的影响,成为在这道论述题取得高分的关键。两道论述题都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越是开放性的题目,越是要求考生的综合素养要高,这并非易事。总体上,题目难度不断上升,综合性更强。

第五、备考建议

备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一项挑战亦是一种历练。一家辅导班是否值得信赖、是否靠谱,看以下几个维度:

1.是否具有对历年真题独家针对性的解读能力

2.是否具有靠谱的、稳定的师资

3.是否具有根据学员情况制定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计划的能力

4.是否具有高性价比

5.是否具有大量成功指导的案例

几深教育同时满足上述要求,是考研同学考研之旅中值得信赖的伙伴。在考研竞争日趋激烈之时,选对一家靠谱的机构,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几深教育建议:提前开始规划,早日进入状态,选对机构,将会使得您的备考轻松许多,也预祝2024的考研生考研成绩“兔飞猛进”!

欢迎加入几深教育高分专业课辅导课程,每年我们这边顺利考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学员人数都在12-14人。

七、2023年北大国际政治考研上岸经验

八、几深教育-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

九、考研备考经验谈(几深教育分享)

一、国家利益论

国家利益论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国家利益的出现是民族国家在形成过程中和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教皇权威斗争的结果。它的形成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国家至上阶段、王朝利益阶段和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阶段。国家利益概念是与国家主权观念相伴而来的。对于主权国家来说,在任何情况下它的基本职责或义务都是尽可能多地得到“利益”。这是它们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做的事情。因此,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应该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生存和延续、保障国内大多数居民阿奴前与福利的诸因素的综合。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动因。

三大不同学派对国家利益的判定:(简答)

1)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现实主义思想家从霍布斯到卡尔和摩根索,他们都强调了国家间关系的冲突本质,认为政治根源于人性的客观法则。在霍布斯看来,生存以及围绕生存展开的种种斗争永远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既然生存和安全是国家的最高利益,那么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安全,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力量。所以。以摩根索为代表的政治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应以权力来界定,保持权力、增加权力、显示权力是最重要的国家利益。

现实主义者确信利益是判断、知道政治行为唯一永存的标准。外交战略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动因,而不能以乌托邦式的和危机的道德主张、法律主张和意识形态准则为动力。

权力在政治上主要是对他国的思想和行为的控制力量;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和占有能力。

新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的核心是国家安全,认为在自助系统中,对完全的考虑是首要问题,而实现安全的基础是权力,并强调这种权力主要是以军事力量为代表的物质力量。所以,对安全的追求就成了对客观的物质力量的追求。

2)自由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自由主义强调从国际制度、国际法律等方面来界定国家利益。自由主义提出了“共同利益”的概念,认为国际是会是共有利益、共有价值观念、共有规律和共同运作机构的国家群体。他们认为国家之间或国际行为体之间以相互影响为特征。通过制度的建立可以维护国家利益。

3)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利益是以国家身份为先决条件的,身份变化导致国家利益的变化。而国家利益又是国家身份的动力。在国际政治现实中,各国都力图根据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身份确定自己的国家利益。而身份变化,利益也跟着改变。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利益与观念有关。这并不是否定国家利益的客观实在性,而是认为在界定和维护国家利益方面,认知的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20世纪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失去了超级大国的身份,那么久必须重新界定自己的国家利益。关闭越南和古巴军事基地,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就体现了俄国国家身份的变化对其国家利益的影响。相反,由于失去了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而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它宣称自己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全球利益的国家”,这种身份变化都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海外战争、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最近的伊拉克战争等军事和外交政策试图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国家利益的“单极世界”。这些都反映了国家身份的变化所导致的国家利益以及其所反映的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

二、权力论

权力政治论

权力政治论是从权力角度研究国家间政治现象的西方政治学理论,是以卡尔和摩根索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的核心学说。在国际关系领域,权力是指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件的综合能力。权力政治论是以强调国家权力为基础的,认为权力是一国在国际舞台上追逐自身利益和实现行动自由的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国际政治的本质是为权力而斗争。一个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越大,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权力存在的四个条件:

1)在权力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之间存在着价值和利益的冲突。

在权力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之间如果不存在着价值和利益上的冲突,即使是一方的权力大于另一方,他们之间也不会出现权力的关系。

2)在权力的关系中,一方最终一定会对另一方的要求有所屈服。

尽管在这种关系中由于出现利益的冲突会有发生武力冲突的可能。否则权力的力量就不可能显示出来。这种权力的显示不是主动发挥权力的一方,就是被动接受权力的一方。

3)在权力显示的过程中,权力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所花的代价比不服从所花的代价要小。

例如,在用和平的方式显示权力的最普通的手段,禁运这一方式中,受到禁运的国家一定会感到禁运对国家经济的压力和国家利益所受到的影响。如果禁运对这个国家的经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则说明权力没有在起作用。

4)在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被行使者之间的差别越大,双方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国家权力受到限制

第一,权力的应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

在国家利益没有明确或国家利益判断错误的情况下,权力的运用只会更加损害国家利益,而不会对国家利益有利。

第二,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这个国家权力因素中的外交因素。

如果,外交的权力发挥不好就会影响到国家的权力。

第三,国家的权力受到名誉和道德的限制。

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名誉对这个国家的权力大小也会有影响。权力的运用还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条件所限制。当一个国家在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和干涉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权力在暂时的情况下,也许会发挥作用,但是,在长久的时期,必然会遭到失败。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在道德上的失败。在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压力下,国家的权力很难发挥作用。

三、均势论

均势理论

均势是一种分析概念,反映国际政治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态势及其权力分配的结果。从均势原理演变为系统的理论是国际关系学形成之后的事。卡尔、斯巴克曼、摩根索、阿隆等现实主义大师都对均势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在他们看来,均势反映国际关系中权力平衡与不平衡的各种态势,均势理论是一种研究权力均势转变之特点、规律、原则、手段和形式的分析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处理国际关系的特殊政策。均势的目的就是防止霸权的产生,维护稳定和共同安全,防止战争等等。而运用均势时所采用的手段不外乎是结盟对抗霸权、战后领土赔偿、设立缓冲国、建立势力范围,外交干涉和外交谈判,削弱军备和扩大军备等等。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

均势这一政治状态和策略能存在几千年,就在于它对稳定国际秩序、维护和平具有积极的一面。虽然在平衡实力、维持均势中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它所起的积极作用还应该予以肯定。均势的目的在于防止战争,一旦均势被打破战争就很难避免。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几乎就有了战争,从古到今人类曾用许多种方式来试图消灭战争,但也只是在某一时段内阻止了战争。均势理论就是这诸多种的主要手段之一。虽然战争在某一时段被阻止了,但人类至今仍未完全摆脱战争的危险。这也说明了均势手段的有限性和局限性。

均势论的历史轨迹

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到1789年(巴黎革命)的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均势理论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1815年维也纳体系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的均势持续了一个世纪,历史进入了第二个均势的黄金时期。

四种均势和当代均势理论

现实主义大师们认为,19世纪以来的均势呈现四种主要的类型:

1)欧洲均势(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一时期被称为欧洲的“和平世纪”,当时的均势不是全球性的,仅局限于欧洲范围。

2)过渡性全球均势(两次大战之间)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冲突扩展到全球,均势格局开始冲出欧洲,带有全球性的特点。

3)两极均势(二战后至60年代中期)

反映美苏和东西方之间的冷战态势,影响波及全球。

4)全球多极均势(60年代中期以后)

反映美苏和东西方之间的缓和关系和全球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

传统主义学派:

传统主义学派和现实主义学派一样,也强调均势理论的重要性,认为“各国安危系于均势”。斯坦利·霍夫曼认为,历史上出现的均势是“简单均势”,当代的均势是“复合均势”,是由美苏中日和西欧组成的一种“五种体系”,其特点是“均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呈现为核竞争和核对峙”。

科学行为主义学派: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崛起的科学行为主义学派是均势理论的修正派或称反对派。该派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认为,在力量不完全均衡情况下,集体安全比均势更显得重要,前者强调国家只不过是 国际关系的行为者之一,反对均势理论视国家为唯一的行为者;强调联系和沟通,所以该学派亦称沟通学派。

新现实主义学派:

70年代后期的新现实主义学派基本上沿袭了现实主义和传统主义关于均势的观点,同时该学派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新自由制度主义:

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于1978年发表的《权力与相互依存》就主张将现实主义的权力均势论与科学行为主义的相互依存论融合为一种新的理论——“复合相互依存”,来解释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弥补均势理论的不足。

均势理论的特征:

首先,西方均势理论的基本目标是“寻求权势”。

均势作为一种手段,是为了对付敌对国家;作为一种政策,是权宜之计,目的是通过暂时的均衡寻求权势。

其次,实力是均势的基础,所以均势又被称为“实力均势”。

特别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利益是按照“资本”和“实力”来分配的。对于一心谋求优势的西方大国来说,当它实力还不足以独霸一方乃至全球时,就求助于均势,以维持既得利益,同时努力增强实力,通过均势谋求优势和霸权;而当其实力相对强大,足以独霸一方、称霸于世时,它便抛弃均势政策。以均势阻止别国称霸,但并不排斥自己称霸,相反,视均势为谋求霸权的工具,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再次,随机变换联盟是实施均势的重要手段。

均势要求一国与不同国家结成联盟,以在国际权力分配中取得有利地位,维护自身利益,防止别国称霸。但是,由于有关国家实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联盟也要随机发生变化。

此外,西方均势理论学派还认为,形成均势需要一个中心均衡机制,这一均衡机制无疑只有拥有实力的强国来充当。

争取均势要靠超级大国,维持均势也要靠超级大国,中小国家只有依附、听从超级大国才能享有均势带来的“和平与稳定”。这样,均势外交就成了超级大国主宰世界事务的别名而已。

四、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是“现实主义学派的一个分支”。基欧汉为该理论奠定了基础。从70年代后期起,莫德尔斯基、吉尔平将该理论扩展到军事、安全等领域,强调霸权国的存在有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霸权稳定论的主要内容,是首先承认国际关系具有激烈竞争的性质,现代民族国家是一部战争机器,国家安全和政治利益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霸权国提供有利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就很难有一个安定的国际秩序,所以霸权的存在就意味着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存在;无霸权的存在国际社会处于无规则的混乱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大规模的战争很容易爆发,国际经济体系将会解体,造成全球政治混乱、经济衰退。

霸权稳定论的提倡者提出了“搭便车”的论据。

关于霸权稳定论的评判

1)根据基欧汉和吉尔平的界定,霸权是“一个单一国家”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当他们在评价霸权的历史范例时,都以英国和美国霸权为依据。然而,将霸权限定在一国统治全球就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2)霸权稳定论实质上是一种强权说,也就是列宁指出的帝国主义政策,“公益”和“搭便车”说掩盖了大国剥削弱国和小国的实质。

3)霸权稳定论断定霸权国家实力越强,国际体系就越稳定;当霸权国实力开始下降,国际社会 的平衡状态就会开始向非平衡状态发展并随着霸权体系的解体而失衡,最终出现无秩序的局面。换句话说,霸权国越是强大,国际冲突就越少,霸权国越衰弱,国际冲突则越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4)霸权稳定论有许多错误的假设之处,该理论只是以点代面,特殊性取代普遍性。历史上存在过许多霸权国,在新老霸权交替时,人类付出了巨大甚至是灾难性的代价,相对稳定的局面不是霸权的结果,而是均势成功运用的成果。

五、博弈论

博弈论

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学派极为推崇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包含研究“合理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是游戏规则和策略选择的统一。 所谓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的目的地就在于向行为者表明:在所有理性参与者都想获胜或使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根据博弈论的计算方法找到一种最有利的途径。因此博弈论也被称为“对策理论”或“游戏理论”,它是基于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一种合理决策理论。

“博弈模式”:“谁是懦夫”与“囚徒困境”

博弈基本的形式有零和博弈和变数博弈两种,一般又分为两方零和博弈、多方零和博弈、两方变数博弈和多方变数博弈。

零和博弈又称“谁是懦夫” 博弈,指一方所失即他方所得。

在国际政治实践中,零和博弈强调冲突的可能性以及解决冲突的机制,诸如通过战备来防止敌国的入侵、组成同盟、核威慑等,由此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双方毫无共同利益可言,冲突是必然的,合作则少有可能。

变数博弈又称“囚徒困境” 博弈,指双方或各方得失不等。

博弈论的几点价值:

1、可以用来检验现实主义的观点。

不仅能够说明现实主义理论所强调的无政府和冲突,而且除了自身利益外,博弈论促进了我们对行为者行为和动机的理解。

例如:两国谈判,不仅要考虑自身能获取什么利益,还要考虑整体国际环境、对方行为特征,从而在博弈中做出选择。

2、博弈论对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

结构现实主义:国家在冲突中不光关心自己的绝对收益,而且关心相对于别国的相对收益。一国受益太大会威胁到别国的安全并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造成不稳定。

新自由制度主义:通过合作为双方产生绝对收益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

3、博弈论有助于促进联盟

多方非零和博弈的复杂度几何级数上升。实际上,多个行为者会出现联盟。因为联盟的收益相对大。

4、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和外交决策的“思考发动机”

有助于一国实现最佳的策略选择,有助于认识国际冲突性质、动力和结果。

2022年政治考研参考(2022年政治考研参考及答案)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