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秘籍()

考研秘籍,

@秃头研究所Monsters(公众号)

考研就是游啊游 从一个海游到另一个海

@TuTouSuo™️

本科京区21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初试377,公共课拉垮,专业课不错,复试提升了些名次顺利进入同济大学。

之所以选择同济大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上海985(这一点已经拉满)+理工科强校(不会太卷)+教授资源强势(老师都很牛)+学校很美(新传在嘉定校区)+免费读研!!!!(8000学费但保底8000奖学金)

2、出题风格杂乱无章,但是很注重基础(《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的犄角旮旯都会考)、会重复考题,有一点点红专(考过各个领导人的新闻思想)、各个领域的题都会考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设计、新闻史、品牌、公关、广电、广告、新闻实务、会出很创新的题(非虚构写作论文评析、现场写一篇非虚构写作)

3、学硕或者专硕对于现在的同济新传来说区别不大,学费相同,培养方式相同,但学硕比较利于读博。

决定选择同济之后,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规划。

🌟

◼️ 专业课复习!

◼️ 时间线与学科备考方案

*我的备考时间线

3月我一直在择校,基本上没进行什么学习。

4-6月,看基础书目5-6h(我看了将近二十本,因为最开始不慌,然后每天就只看书,做做笔记)——其实这个阶段看似没用但对我的整个学科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因为我是跨考生,也是这个阶段让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对传播产生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教条背书。

7-8月,背书、答题 8-10h ——错误做法:回家每天打麻将摆烂。暑假真的是黄金时间啊,但由于我回家就全部荒废了,但唯一的坚持就是每周做一两道题,这个时候我也没有开始英语和政治,也是反面教材。)

9-10月,热点积累,背书、答题,其实新传应试就是背书+答题,不要被一些机构花里胡哨的东西牵着走,只要摸清楚院校考题风格,好好背书然后运用到答题里,按部就班上岸就没问题。

11-12月,狂背书,狂练题,狂看老师论文和前沿论文。无论学到了什么知识,最重要的是输出!输出!输出!

*各个学科的备考方案

新闻学:参考书《新闻学概论》马工程版和李良荣版,推荐阅读《新闻的十大基本准则》、《报刊的四种理论》。最开始也就是看书,还不慌着背,要树立起自己对新闻学的框架。

传播学:参考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这本书最重要,最基础,同济往年真题很喜欢考这本书上经常被忽略的内容,甚至会出现课后题的原题。并且同济很喜欢出重复的内容。因此这本书的所有角落应背尽背。

研究方法设计:参考书《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官方的版本是清华出版社的一本非常厚且难度,不如这本书的备考效率。同济有着理工科的背景,因此非常注重研究方法设计的考察。其考察内容包括一些量化研究的名词解释,研究方法设计撰写等

新闻史:今年出乎意料得考了很多新闻史的题,如四不主义、反客里空、灰色宣传、报刊的有机运动。往年几乎没有考察新闻史,因此在备考时对新闻史的复习就只是一知半解而且没有详细背诵。在考场看见时只能凭着记忆一点一点地写。因此今年考生在备考时对新闻史一定要加大力度复习。

广电:同济考过纪录片、航拍,非常富有上海地方特色,也和老师的论文关联很大,因此考生也要多关注老师在城市传播方面的论文以及上海当地的一些大事件。

品牌、公关、广告:这部分主要背一点专业知识就好,考到不会心慌,把一些框架和方法论记住就好。

🌟

◼️ 专业课阶段详解

◼️ 每个阶段到底要做什么?

第一阶段:4月-6月

看书该怎么看?/看哪些书?/看到什么程度算是获得知识?

1、看书该怎么看:看书主要是一天让自己看个四五十页,因为我没有一开始就看专业课的教材书,是看了《娱乐至死》和《乌合之众》这种入门书,然后循序渐进地看《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重返灰色地带》这类书,把自己对传播学的兴趣提起来。

2、看哪些书:看了《传播学》(邵培仁版)、《新闻学》(邵志铎版)、以及《范式与流派》这类比较高阶的专业课教材。随后看的书就是一些各个类型的有关传播学和新闻学的书目,由此建立起自己对传播学的想象力。

3、看到什么程度:我就是过一遍,看不懂的多咀嚼几遍,不求背的,只求一个专业素养。但在过程中对每本书都进行了好句摘抄和框架梳理。详细一点的都是做了笔记,笔记不求好看,自己看得懂就行。

第二阶段:7月-8月

怎么背书?/哪些需要背?/背几遍?

1、自己喜欢怎么背就怎么背,因为同济对《传播学教程》很看重,因此一定要背很多遍。我的背书法是读很多遍,多看几遍自然理解了就背得了——我会把背书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背完第一遍很痛苦,基本靠毅力;别去报什么带背班,没什么用。第一遍背书就硬背。因为第一遍结束后第二遍开始几乎是一种失忆的状态,第一遍不是没用,是在我们的记忆里埋下种子。

第二遍立框架,第二遍每背一部分要学会为自己的知识整理出一个柜子,哪段时间知识放进哪个柜子。而且一定要形成一个最大的传播学、新闻学、研究方法设计的最大框架。知道传播学包括哪几部分,新闻学包括哪几部分。

第三遍框架自填细节,把书读薄之后,把书读厚。用自己的知识再填充一次,这次每一个细节都要背熟。这段时间比较长,但不痛苦,因为很有成就感。

第四遍开始爽起来了。因为自己背的差不多了,但是一定要背到考试前一天。这个时候背书讲究一个自信。越背越爽,而且已经可以自主答题了,完全是一个拿捏住的状态。

五六七遍有时间就是循环背书。反正多背一遍上考场自信一分。

2、哪些需要背?

基础知识:不管是什么镜中我、拟态环境还是意识形态结合理论,全部全部要背,再次强调《传播学教程》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补充的知识,因为传教知识基础,比如今年真题“意识形态结合理论”就很多人没写上。这些都是自己背知识时要注意的

好的表达。我属于技术类表达背一句,技术哲学类表达背一句,归好类,用在开头或结尾都加分,但最好是自己看论文积累的,一些公众号推送的句子都用烂了而且没有新意。

论文框架。看前沿论文和老师论文就是积累好的框架和视角的基础。因为应试终究是答题。框架好,老师印象好。给分低不了。

一句用来激励自己的话。无论什么话,累了就想想。

第三阶段:9月-10月

答题/论文/热点

1、答题:手写答题,练题感,最好一天一练,按专题练。形成自己的秒输出答题框架。如一看到国际传播,不出意外我都会答传播影响力、话语说服力、形象亲和力、文化感召力、舆论引导力。

2、论文:基本上属于一天一篇前沿论文、一篇专业论文,一篇老师论文。论文务必自己看!!自己总结!!!看论文最好是看完。看不完就看摘要和标题还有结论,能记点是点。

3、热点:每周练一次热点讨论,将理论和生活结合,这些基本上公众号都有总结,上厕所碎片时间可以看看。

第四阶段:11月-12月

怎样冲刺/应试技巧/状态调整

1、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减少答题了,主要是背书,不断背书这个时候我是第三遍背书。基本不拿时间给答题了,因为一本书背一轮还是要点时间的。

2、写题的时候要注意看看自己用答题纸一排多少字,一分四十字,不同分值的题要占卷面的多大面积。因为我名词解释不太行,而且名词解释占分不多,所以我都是写完全部再写名词解释。这样就需要我空好卷面,留到最后写。

3、考验整个时间阶段,我玩了大半年,暑期纯摆烂,没有利用好这个时间,所以导致回学校后的复习比较痛苦,因为看到网上都已经背到第三轮了我第一轮还没开始。所以我在我的社交平台上屏蔽了所有考研相关可能会让我焦虑的东西。再有就是我会定期出去玩,放松,让自己学习的时候状态好,玩的时候也玩的花(bushi

🌟

◼️ 公共课反面教材

◼️ 一些经验和教训

*英语一68分(T T)

1、英语背单词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英语阅读要天天练至少一篇保持题感

3、别花太多时间在英语的网课上。做题是关键

4、作文早点开始,别听网上瞎说

5、英语很重要可以拉开差距(我是被拉开的那种人)

*政治69(T T)

1、徐涛强化班值得一听,是我每天学习疲惫后的放松,而且讲的很好

2、避雷腿姐技巧班,冲刺班,浪费了我巨多时间,而且今年政治也是因为基础不牢,偏听偏信了腿姐的技巧,错一堆。

3、肖秀荣无论如何都是永远的神,我的政治选择题很差,但是主观题却在上海这种旱区拿了高分,真的感谢肖四。

4、别开始太晚,除非你有超高的政治素养

🌟

◼️ 写在最后

◼️ 一些工具和想说的话

1、笔记:one note万能也不要钱,而且可以同步电脑和平板,很实用;息流:我用来看论文和做专题笔记;普通的A4白纸,用来答题和写框架,以及最后的极简版笔记整理。这堆纸初试复试都救了我的命,因为看得快且都是重点,是所有的精华。

2、机构:报了不靠谱的学姐,白花几千块,而且耽误我的进度(我室友的地域笑话:你学姐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其他报她课的人跟着她学,然后为你扫清了障碍)因为报名学姐的班最后上岸的真的很少。而且我和另一个上岸研友是幸于没怎么听她课,她真的只会读PPT。

3、宝厂:我的神。都是天使,而且不贵,我的初试知识来源。宝厂真的是直接喂饭到嘴边,如果没有宝厂提供的课程、资料和学习生态,我觉得我是会被嚯嚯的。

3、秃头所:我唯一报的大厂(我不管,秃头所就是大厂!)很喜欢老婆们,和班班花花。秃头所喂的饭比较高端,很适合拔高。

4、考上研是游到了一个岛上,高兴那一秒后,就跳进海里继续游,游向下一个岛。想要上岸,还得找到自己的生活。

考研秘籍()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