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手册基础备考,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手册基础备考pdf
这本书之所以可以“拿来即用”,是因为它从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开始介绍,连零基础的初学者都可以用。这一章中,郭教授介绍了一些心理现象、心理现象间的关系,以及情绪和情绪认知理论,这些内容是心理学的基础。
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可以从心理过程、心理动力和心理特质三个方面来理解。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认识、情意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思维、想象和记忆力等心理现象,是个体对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进行了解和觉察的心理现象。其中:
感知觉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事物的过程,比如视觉、嗅觉、味觉,感觉自己的心跳、呼吸和某些情绪等。
思维是通过事物表象思考背后本质的过程,比如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
想象是借助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比如神话故事、电影等。
记忆是把我们认识到的世界、经历的事情、体验过的情感等内容,储存在大脑中保留下来,必要时候提取出来的过程。比如回忆童年的时光,回顾学过的知识等。
情感情绪和意志过程跟个体的需要相关联。
情绪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和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当事物满足需要会产生愉悦、快乐感,反之会体会伤心、恐惧等情绪,当事物与个体需要无关时,也就感觉不到情绪。
意志则是觉察到情绪情感后,使事物更符合自己需要而采用的一些行为,比如为了更健康而锻炼。
此外,注意和意识也是心理过程的一种。注意是我们对心理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控制,意识是我们知道自己注意某个东西的觉察。
意识分为意识和下意识,下意识也可以称之为“前意识”或“无意识”,就是我们正在做但却没有被自己注意的事情。
2、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源泉,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
郭教授认为,需要是一切心理动力的根源,是其他心理动力的基础。当有了外部诱因,我们要采取行动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需要就变成了动机。
人们对需要的关注,会通过兴趣表现出来。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则表现为人们会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而奋斗,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3、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包括能力、人格两个方面。
能力指的是人在做事情或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活动效率和完成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包括智力、绘画、音乐、人际能力等。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为人处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点和行事风格。它以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为核心,以稳定的行为方式为表现形式。比如外向、内向、开朗、宜人等。
人格可以分为气质和性格。气质是个体两岁前表现出来的特征,性格则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过程中,在气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特点。
关于人格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卡尔·荣格依据个人心理能量的指向,把人区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科斯塔则提出了大五人格模型,把人格分成五种:外倾性、神经质、适宜性、认真性和开放性,这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人格分类方法。
心理现象间的关系
郭教授在书中总结出上述心理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便于我们在概念上理解几种现象之间的普遍作用。
1、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是辩证和互相影响的关系,认知过程是情意过程的基础,情意过程中的情绪、行为、意志过程都会反过来影响认知,而情绪和行为、意志之间也会互相影响。
2、情意过程受心理动力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情绪、意志行为与个体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相关,满足则产生积极情绪和行为,未满足则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
3、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关系是:在先天遗传基因的基础上,婴幼儿个体凭借心理过程与外界互动,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心理特征;而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又对心理过程产生影响。
情绪及情绪认知理论
正因为需求是一切心理动力的根源,与情绪相联系的就是各种情绪。所以这一节中,郭教授专门介绍了与情绪相关的认知理论。
1、情绪是什么
情绪可以从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的生理基础和情绪的意涵几个方面来理解。
情绪体验是指情绪发生时体验到的感受,比如喜怒哀乐、抑郁、悲伤、烦闷、恐惧等。
情绪产生后会通过面部、言语或身体姿态表达出来,这是情绪表达。
情绪来自大脑中的下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等部位受到的刺激。当情绪与需要相联系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就赋予情绪一定的意涵,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意涵。
2、情绪的认知理论
在认知疗法中,针对情绪的分析主要有认知评价理论和激活归因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强调情绪是基于认知而产生的。
认为外部刺激或情境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对该刺激或情境的评价。评价既包括对活动情境的评价,也包括对采取行动可能结果的评价和行为后果的再次评价。
情绪激活归因理论认为,情绪不仅来自人们对情境的认知评价,也有来自对生理反应的认知评价。
小结
这一章介绍了认知理论中对人的需要和认知的关注,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够影响人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各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手册基础备考(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手册基础备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