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

2022年1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任命宣布会在闵行校区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党委组织部组织员郭非,海洋学院院长周朦、党总支书记李巍、副院长田冰雪、副书记汪佳莹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郭非主持。

郭非宣读了《关于王风平任职的通知》:经研究决定,聘任王风平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

王风平在发言中回顾了加入交大十余年来的心路历程,感谢了校、院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她表示,自2019年加入海洋学院以来,深刻感受到学院是一个欣欣向荣的集体,希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秉持敢为人先和甘为人梯的精神,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尽快做好角色转变,尽职担责,积极作为,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与全院师生一起为海洋学院的建设努力奋斗。

周朦在讲话中首先对学校给予海洋学院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并热烈欢迎王风平加入学院领导班子。他表示,王风平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同时也积累了较多的行政服务经验,她的加入将有效助力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组织,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希望学院全体教职工大力支持王风平副院长的工作,推动海洋学院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巍在发言中表示坚决拥护学校的决定,对王风平加入学院领导班子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学院成立三年来在多个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是学院发展的关键节点,此次任命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海洋学院的重视和支持,学院将坚持建设一支致力于创业干事、有责任担当的领导班子。相信王风平能够与班子成员齐心协力,脚踏实地,以饱满的热情奋进创新,不辜负学校的信任和支持。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海洋学院全体师生一定坚守初心,共同推动学院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奚立峰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海洋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他表示,王风平同志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学院领导班子的力量,相信她会在新发展阶段为学院注入强劲动力。学校非常重视海洋学科的发展,希望海洋学院紧抓“十四五”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紧密围绕学校“大海洋”战略,不断深化落实与海洋二所和极地中心的合作共建,奋力推进海洋学科建设。相信在周朦院长和李巍书记的带领下,在学院众多年轻老师努力和期盼下,一定能够把学院、学科建设得更好!

教育背景

1998年,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
1995年,硕士,华中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
1992年,本科,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专业。

工作经历

2019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2009年-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002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工作,2003年被聘为研究员;
1999年,德国 Osnabrueck 大学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8 年,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工作任职助理研究员。

出访及挂职经历

应邀在 2006年6月至12月访问了美国佐治亚大学半年。

研究方向

主要聚焦深部生物圈,以深部生命(微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功能为研究核心和突破点,近年来在深部生命及其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这一新兴科学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进展,在包括Nat Microbiol, PNAS, ISME J, EM等杂志发表SCI文章80余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具体包括:
1)发现并命名一个新的古菌门—“深古菌”门(Bathyarchaeota),推动了对深部古菌生态/地球化学功能的研究;
2)解析了海底厌氧甲烷氧化和生物成矿的分子机制,发现甲烷氧化菌具有多样的电子传递途径,为深入认识海底甲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奠定了基础;
3)发现深海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和丰富的代谢活动,揭示深部微生物在 N/S 等重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驱动机制。

王风平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她从事微生物海洋学方向研究,主要聚焦深海及深部生物圈,以深部生命介导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研究核心,在国际上引领了对深部古菌生态/地球化学功能的研究。她作为核心骨干共同推动和领导了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IC-DLI)在中国的成立,目前担任欧洲海洋科学钻探ECORD 科学装置委员会委员;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ISME大使;IODP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中国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地球生物学分会副理事长等。2019年秋天,她和海洋学院招收的首届本科生一起,作为海洋学院的新人,为学院注入一份新鲜血液,增添一股新生力量。

科研不息,跨界不止

王风平老师从硕士到博士的科研经历都在研究水稻分子育种,当时的她从来没有想过会与海洋结缘。博士在读时,正值国家大力发展海洋事业的时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现名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希望寻找一些研究人员,促进微生物海洋的发展,王风平老师也因此到了海洋三所担任助理研究员。

从水稻到海洋,研究领域的巨大转变让王风平老师有些迷茫,不知该如何入手。到海洋三所一年后,为了扎实自己在微生物方面的基本功,她选择去德国Osnabrueck大学进行为期三年的博士后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以及与其他人的交流,她的研究方向慢慢偏向了寻找海洋微生物酶去降解虾蟹壳几丁质。

2001年起,王老师开始了她的海洋奇缘。每次在分析所采集样品里她总能看到一种古菌,“不光在海洋深部,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也发现了它。”但是谁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古菌是区别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第3种生命形式,对这些未知功能古菌的起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的探索是当今深部生物圈研究的重要挑战。2013年,王老师的研究小组发现这类古菌在系统发育上处于一个新分支,显著不同于目前分类已确定的所有古菌门类。他们将这类古菌归为一个新的门类,并将其命名为‘深古菌门(Bathyarchaeota)’。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由中国学者提议的古菌门的分类,是古菌和生命起源和演化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也将为微生物海洋学领域的科学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深古菌Bathyarchaeota是海洋沉积物中木质素降解者,在地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想过去,王老师十分感谢自己“非科班出身”的背景。她特别欣赏,也特别鼓励学科上的交叉融合,“学科交叉的地方是一个边界,正因为我不是本专业的人,在科研上才不会有那么多思想上条条框框的束缚。”也正是因为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欣赏与向往,她选择来到海洋学院。

学科交叉融合是海洋学院的特色之一,学院下设5个学科方向,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含海洋战略)、海洋地质学以及海洋技术(含海洋遥感)。学院承担的多个重大项目的团队都是由各个学科方向的师生组成,不同学科相互交流彼此的科研理念和手段,在一次又一次项目实践中不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也许对于王老师来说,科研跨界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近年来她致力于深部生命地球化学循环与古菌生态功能的研究,以深部生命(微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功能为研究核心和突破点,研究领域包括深部生物圈微生物多样性和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等。

2019年8月,由肖湘教授牵头、王风平老师作为核心骨干,与张瑞峰副研究员、张宇副研究员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获批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9年度在全国仅资助45项。团队后续将以“深海及深部生物圈”为研究重点,结合不同学科方向专业优势,联合攻关。

现在的她作为海洋学院微生物海洋学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正站在不同高度上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微生物海洋学其实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如果只从微生物这个角度去进行科学研究,会很难对问题有一个全面性的认识,所以在学科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我会特别注意与地质海洋学、海洋化学等其他学科方向的交融。现在组建学科团队时,我也十分重视吸引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加入。”

从水稻到微生物海洋,再到发现“深古菌门”,再到如今的生物地球化学交叉领域研究,王风平老师一直在不停地跨界,不停地学习。虽然这样很累,但是在她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

心系青年,搭建舞台

科学研究是一个孤独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很多时候都要靠自己求索。但同时,科学也意味着开放与合作,需要与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甚至不同国家的研究者进行交流合作,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成果。

王风平老师在国际上十分活跃,有很多国际组织的任职,比如担任了DCO (Deep carbon observation) 、DL (Deep life) 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建立一个国际化的深部生命研究中心的想法就是在一次委员会开会时大家共同讨论产生的。

“我常常在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现在很多的科学问题是全球性的,可能是一个国家的科学家或者一个小的团队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世界上多个国家来进行国际合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中国优秀的年轻科学家推到国际的大舞台上去。”

作为核心组织者,王风平老师和肖湘老师以及团队成员辛苦筹备了一年多的时间,2018年10月30日-11月2日,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INAUGURAL SYMPOSIUM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Deep Life Investigation ICDLI)在上海举行,中心集结了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的海洋生物、化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们,共同解决全球性的科学问题。

同时,研究中心的建立与国家发展海洋事业的战略以及上海交大发展大海洋学科的步伐十分匹配。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发展海洋科学,需要中国的海洋科学家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发出一种集聚的声音。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国际科研合作的高地和教育高地。

王风平老师担任研究中心的执行副主任,负责国际合作,“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必须要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可以让中国培养的年轻科学家在最开始就可以到国际平台上与众多优秀科学家们进行对话,并且能够很好地展示自己,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研究中心目前已经举办了“海底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地学讲堂“第一期课程等活动,接下来,研究中心会举办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以及青年学者培训营等。“有很多人说,你做这个事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图什么呢?我就是觉得,这是一个让科研事业得到传承的好事情。”

热忱热情,身先为范

如果你来到王风平老师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你肯定能切身感受到她满满的活力。她的办公室布置得明亮而温馨,墙上的春梅画、亮色的沙发以及窗台上大大小小的玩偶体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学生相处时从来不摆架子,还经常和他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总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这种在生活和科研中充满活力的习惯很大程度来源于她的初中数学兼体育老师。“我的初中数学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说到这王老师自己先笑了起来,“他是一个精力十足的人,经常要求我们进行跑步啊、打球等等的体育锻炼。”这样的成长经历为王风平老师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她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并且一直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在教育学生和管理团队时,王老师也十分注重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博士后王寅炤说,“王老师平时工作非常忙,但是教导我们要在年轻的时候把身体锻炼好,在忙碌的科研之余,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除了积极乐观的心态,王老师对待科研的专注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感染着周边的人。“王老师作为一个科学家有着一种对科学的敏锐度,能发现很有意思的科学问题,所以组里大家的课题方向涉及面也很广,同时在她身上能看到她对科学的热爱和投入。” “王老师读文献的面非常广,而且很多文章刚出来她就读过,对于她那么忙的人来说,这一点非常惊人。”

对此,王老师说,这是从她的硕士和博士导师张启发院士那里学来的,“他高瞻远瞩的胸怀,以及对科学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对我影响深远。”

陈云如是她的博士生,原本的专业是海洋地质方向。作为跨专业的过来人,王老师对陈云如的研究指导格外上心。同样是阅读文献,当她给陈云如发微生物海洋方向的文献时,也会让陈云如给她发海洋地质方向的文献,师生二人一起啃“硬骨头”,增进对自己所陌生的学科方向的了解。尽管跨专业读博是一件难事,但是在王老师看来,先啃最难啃的骨头,后面就会有鲜美的肉吃了,“她就是在不停地困惑,不停地往前走。但我相信她应该能做得很好。”

王风平老师经常和学生们说自己的科学生涯,鼓励同学们要对科学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其实课题只有两种,一种是看上去很容易,有很多人铺过路的,另一种是看上去很难,没有人做过的。做科研一定是要揭示了新的事物,有新的科学发现。走别人走过的路,能有新发现的几率是很小的。如果你走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那你一路上会看到很多新的东西,那都是属于你的新发现。”

一路走来,王老师觉得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一直在做一件简单的事。每次需要做出新的转向决定时,王老师从来不会把个人得失看得很重,“这些都是附加的,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这是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这个事情对所从事的科学事业有没有帮助。”

对于刚进入科研领域的新人,她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然后扎进去,“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绝对不能人云亦云。我觉得年轻人做科研,得失心不能太重,要沉下心来。当你真正投入到科研当中去,所谓的成果、被外界承认,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END—

信息来源:综合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图文&编辑 | 谢安琪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上海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