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法硕,东北财经大学法硕分数线
时间: 2022年4 月30日上午
贾康:前面听了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发言,我觉得非常引起我的同感,大家的认识我觉得非常有深度。
天勇教授带领团队,前面做了两个报告,一个是对一季度的运行和全年的预测,一个是在更高的战略思维层面上,讲到对于整个中国完成经济社会转轨,怎么样在思路上把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来做仿真方式的分析,在研究基础上引出推动制度创新带动整个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研究成果。
我们这次讨论现实的问题,从短期到中长期衔接起来,大家各抒己见,又正好有一个昨天的中央指导背景,就是最新政治局会议给出的分析认识和方针,我们可以进一步领会中央的思路和要点。
在短期来看,许文立博士所说到的一些数据和分析的结果,符合年度5.5%左右的增长速度目标,以后对这种运行动态的调整和跟踪是有必要的,5.5%左右也不是特别严格的量值,稍有一些往下的、或者往上的变化,都合乎运行的特征,根据后面各个季度的情况,我们还可进一步跟踪研究作以后的数据调整。
当下我想强调的,是在一季度情况分析里面有一个特点,就是最前面两个月的情况,似乎比较符合一般的预期,甚至统计局说有明显的暖意,“暖风阵阵”,在3月上旬接中旬这一段时间里,正是两会上给出年度引导性目标的时段,也没有感觉形势有重大变化。但其后3月中下旬的情况,是我国的珠三角,特别是长三角,也包括其他一些地方,疫情出现了压力陡升,又叠加上外部由于俄乌军事冲突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上升,成为特别突出的一种经济下行因素交织特点,这个突出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可能还要做对二季度到下半年影响这方面作更多的一些因素分析,从而考虑更充分、全面的预测。
我是感觉到二季度的发展态势,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要比原来预想的情况表现出更多的不利因素,在使经济下行这一方面,会表现出压力加大特征。如果从上海来看,中国最前沿的增长极区域,至少要承受接近两个月的疫情乱象,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综合性的负面影响,其对于今年其他地方的影响,对于整个发展态势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要有更多的对于压力和问题的注重与分析,采取对应性政策方面,应争取更加着力,积极利用我们的潜力空间防范风险,贯彻中央的意图,要做好综合考虑。
我认为解读政治局会议给出的信号、内含的精神,似乎有四个层面,我愿意特别谈一下自己的体会。首先,政治局会议的通稿,承接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大的思路,就是要努力地实现年度预期目标落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个思路的切入点是什么?明确地表述出来: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的力度。
第二个层面,政治局会议传递出来的,我们需要掌握好的一套操作方案的重心是什么?这个加大力度,是要加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节的力度,把握好政策提前量和冗余度。我的理解,就是很有必要各个方面一起来重点研究,在政策力度加码这方面,应是怎样更好运用我们的可用空间,是不是要积极的借鉴2020年大疫之年、非常时期而采取的非常之策,比如说2020年有抗疫特别国债,今年如有必要,公债手段应用方面的空间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的打开和更积极的应用;如果在压力问题的判断上觉得有必要的话,是不是可以援引1998年两会开过以后,发现一季度数据不对头而启动预算调整方案这样的先例?我觉得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第三个层面,政治局会议强调全力扩大内需,这个“全力”是过去没有用过的说法,这方面,我非常赞成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在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已说要适度超前安排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两会已说要在有效投资方面加大力度之后,在这个方针上有了更为强调的、更清晰的指导,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抓住抓好的一个关键的作用环节。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整个扩大内需的逻辑链条上,一定是首先要抓有效投资,带出后面消费潜力的释放。以这个有效投资,托升经济景气提供就业,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才能顺理成章地使后面调动消费潜力表现为可持续,而且在年度有提高经济景气、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务之急意义的同时,又特别有中长期增加我们的发展后劲、优化结构、对应到“”新的两步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长远意义。
第四个层次,各位领导和专家前面发言中已非常好地强调了中央所给出的一系列重点要领,要特别注意稳市场主体,确保我们产业链和供应链,要在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个大的原则之下,注意一些特定的领域,比如说怎么样支持房地产领域里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使之得到有效供给的满足,要有投融资的配套;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里面,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的专项整改–这些所指的具体问题,都是在整个中国发展全局里面,实际上市场主体与方方面面都密切关注的重大事项,中央是给出了前所未有的、非常清晰的指导。还有稳外贸,稳外资,扭转预期等方面,一系列的重要表述,非常值得我们结合现在研究的经济运行态势,和在预测基础上提出的思路和建议,在领会中央精神情况之下,促进凝聚共识,把建设性的一些主张,更充分、更有效地表达出来,传达到方方面面。
总体来说,我觉得当下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总体形势的压力特征、严峻特征是不容忽视的。市场主体的感受,现在也越来越多有下面的议论,是不能光看权威渠道表述得怎么样,还要看实际执行过程中间,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公共权力环节他们怎么行动–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涉及韩文秀副主任所说的防范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我们要通过研究者的努力,促使把有利的因素调动起来,潜力和活力发挥出来,而克服种种惰性,纠正种种偏差。在这一方面,今天的研讨会,也是我们作为研究者,运用学术研究手段来做出分析和认识,形成我们的一种积极努力。
我借这个机会谈这样一些感想。谢谢大家!
贾 康 简 介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是北京、上海、福建、安徽、甘肃、广西、西藏等地方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期间任首席经济学家),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17年后又撰写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的未来财税》、《财政学通论》等多部专著。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贾康学术平台| 版权属贾康先生,转载请注明“贾康学术平台”,感谢关注与支持!
做学问的甘苦,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但关于做学问的“指导思想”,我愿意在此一披襟怀:写出一些论文或著作并不是目的,这是探索之途上的一小步,是争取为人类的思想认识之海中加一滴水。我深信,一切人生的虚荣浮华都是过眼烟云,而真正的学术和真知灼见,才能垂诸久远。
—— 贾 康
也欢迎关注“新供给经济学论坛”
东北财经大学法硕(东北财经大学法硕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