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考研学校(小学教育考研学校排名)

小学教育考研学校,小学教育考研学校排名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对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045115小学教育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分数线等几大方面。

一、专业简介

小学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该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工作;教育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工作;教育行政机构的教育管理工作; 各种业余学校的教师及管理工作;企业、事业单位担任培训教师或从事文秘、文化宣传等其他工作;继续深造。

二、专业目录

045115小学教育(专业硕士)

招生年份:2023年

所属学院:教育学院

专业学位名称:[0451]教育

拟招生人数:20

学习形式:全日制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47小学课程与教学

三、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47 科目名称:小学课程与教学

I.考查目标

小学课程与教学考试要求考生准确识记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小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小学课程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二)课程与教学论; (三)课程研究。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小学课程各基本要素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小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小学课程评价理论分析课堂教学。

【考查内容】

一、课程表中课程原理 (一)我国当前的小学课程 (二)新中国小学课程沿革 (三)国外小学课程概览

二、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原理

(一)认识课程标准 (二)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三)国外中小学课程标准 (四)课程标准的评价

三、教科书中的课程原理 (一)教科书概述 (二)小学教科书的设计 (三)我国教科书的审定与选用

四、课堂课程的设计 (一)课堂课程设计概述 (二)各层次设计解析 (三)各维度设计策略

五、课堂课程的评价 (一)课堂课程评价概述 (二)学生学业评价 (三)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六、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 (一)学校课程及设计的内涵 (二)学校课程设计的依据与类型 (三)学校课程设计的过程与形式 (四)课程表的设计 (五)学校课程的评价

七、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原理

(一)课程的基本内涵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原理

八、网络辅助课程

(一)网络辅助课程的功能 (二)网络辅助课程的模式 (三)影响网络辅助课程效能的因素

九、课程的社会文化属性

(一)不同社会形态中的课程 (二)课程与文化多样性 (三)学生的生活世界与课程设计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

【考查目标】

1.准确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正确开发、组织和设计课程与教学。

3.能够运用课程与教学评价理论分析课堂的教学情况。

【考查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一)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二、课程与教学政策

(一)课程与教学政策概述 (二)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类型及价值取向 (三)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政策

三、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二)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四、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 (一)课程开发 (二)课程设计及其取向 (三)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五、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一)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准则 (二)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三)课程的组织结构 (四)教学组织

六、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 (二)改善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行动研究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方法

七、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一)课程改革及其基本问题 (二)当代中外课程改革 (三)教学改革及其基本概念 (四)当代中外教学改革

八、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一)课程评价及其产生与发展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三)课程评价的模式 (四)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五)课程评价涵义、对象和原则 (六)教学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七)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九、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透视 (一)当代课程语句小学研究透视 (二)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研究透视

第三部分:课堂研究

【考查目标】

1.能够理解课堂教学论的内涵和本质等基础知识。

2.全面掌握课堂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经典方法。

3.能够运用课堂研究的方法对于小学课堂开展客观的分析和研究。

【考查内容】

一、传统教学论概论 (一)传统教学论的危机 (二)传统教学论的批判 (三)传统教学论的转型

二、课堂教学论的重建与发展 (一)课堂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二)课堂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三)课堂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四)课堂教学论的特点及其发展

三、两种教学论的反思与回应

(一)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文本”与“实事” (二)教学论的研究者: “在这里”与“去那里” (三)教学论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与“实践研究” (四)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演绎体系”与“归纳体系”

四、课堂 (一)课堂的历史考察 (二)课堂是一个“学习型共同体” (三)生态课堂

五、课堂形态与课堂重构 (一)课堂的形态 (二)课堂的特点 (三)课堂的重构

六、课堂教学现象 (一)关于教学现象研究的分析 (二)教学现象的内涵 (三)教学现象的类型

七、课堂生活 (一)教育与生活 (二)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 (三)课堂教学生活世界

八、课堂研究 (一)课堂研究的含义 (二)课堂研究的必要性 (三)国内外主要的课堂研究成果 (四)课堂研究的主体 (五)课堂研究的常用方法

九、古德和布罗菲透视课堂的方法 (一)课堂观察 (二)课堂写真 (三)课堂分析

十、左藤学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课堂研究取向 (二)课堂的理解 (三)课堂研究的主要方法

十一、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与课堂研究 (一)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简介 (二)一堂语文课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案例 (三)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

十二、课堂人种志研究方法

(一)教育人种志与教育人种学 (二)国外主要的课堂人种志研究 (三)课堂人种志研究的一般方法

十三、回归教学生活的课堂志研究

(一)课堂志的基本含义 (二)课堂志研究的特点 (三)课堂志研究的一般过程

十四、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研究者 (一)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教师成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主体 (三)教师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研究课堂教学

十五、聚焦课堂的校本教研 (一)专业引领 (二)同伴互助 (三)教研内容 (四)教研形式

十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 (三)合作学习的实质 (四)合作学习的问题反思 (五)教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十七、课堂中的教师期望

(一)教师期望与教师期望效应 (二)教师期望与教学公平问题 (三)形成积极教师期望的策略

十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实质 (二)有效教学的课堂志研究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

十九、课堂教学智慧

(一)教学智慧的含义 (二)教学智慧的课堂研究 (三)教学智慧的类型及养成策略

二十、课堂教学的二重性问题 (一)“预设性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二)“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三)教学二重性的必然性及其关系

四、参考书目

847小学课程与教学

1《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邓艳红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 汪霞 王文静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课程研究概论》王鉴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33教育综合

①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②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③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④教育心理学: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五、复试分数线

2023:总分350;政治51;外语51;业务课一77;业务课二77

六、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

1.综合面试(含专业实践考核、外国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笔试。

2.对考生思想品德的考核。

关于一志愿考生的复试差额比

1.学科教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按照 120%的复试差额比确定复试名单,小数点按照往前进位的原则(即 5.3 或 5.6 按照 6 人来计算);

2.小学教育、教育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为等额复试;如一志愿考生有复试考核不合格(复试成绩按百分制低于 60 分的即认定为不合格)须进行调剂,将另行安排。

录取成绩的要求及计算

1.对成绩的要求:考生(含专项计划考生)复试项目的单项得分及最终成绩(百分制)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否则不予录取。

A、复试成绩不低于 60 分。 B、综合面试成绩不低于 60 分。

C、最终成绩不低于 60 分。 D、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察不合格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面试成绩×70%+笔试成绩×30%。

3.最终成绩的计算 计算最终成绩时,对一志愿过线考生与调剂考生使用不同的复试成绩权重,优先录取一志愿过线考生。

(1)一志愿考生(含所有专项计划),复试成绩权重值为 50%。

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满分 300 分除以 3)×50%+复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50%。

(2)调剂考生的复试成绩权重值为 50%。

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满分 300 分除以 3)×50%+复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50%

【来源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

小学教育考研学校(小学教育考研学校排名)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