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考研(昆明理工大考研)

工大考研,昆明理工大考研

即使在阶层流动下降的时期,普通人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往往还是要靠学习这条路。如果说以前是高考决定胜负,那么现在的学生压力可不只是这个。

有大一新生表示,很多人甚至从入校不久已经开始准备考研和考编制。只能说,竞争指数太高了。研究生考试高考化,已经成为趋势。一面是硕士含金量被质疑,一面又是上岸难度大增。

哈工大某专业考研引争议,学硕仅招19人,复试达88人

从十几万人,到现在的五百多万考生,研究生考试火热的现象,让不少学生和家长倒吸一口冷气。说得好点是提升了全民的素质,可换成个人视角,是不得不参与内卷。

以前考研的人可能是两种情况,要么是对本科阶段不满意,想努力逆袭。比如笔者在北京的一位朋友,二本生考上了211院校研究生,毕业进了“某所”工作。

另一种则是出于对学术和知识的渴望,是很单纯的学霸,不晋升学历很浪费。但现在大多数人考研早已脱离了这层初衷,基于就业难而被迫内卷。

本来上岸难度就越来越高,哈工大某个专业的考研招录却引起争议。根据一名外校老师的透露,这次机械专业的学硕研究生,仅仅招19人。

但是复试入围者却高达88名考生,也就是说比例超出了1:4.6。本身敢报这所大学的学生,大多就实力不低,但这么高的淘汰率,对于输掉的同学属实太遗憾。

关键是,以前招生还比较多,例如再往上翻一届是78个上岸名。那么考生们自然会觉得这次上下也不会差太多。

然而哈工大在招生信息里,却没有说明只招19个学硕的情况。老师将此比喻为“开盲盒”,报考哈工大多少会带着点情怀的,可多少考生要白费心血,叫人心疼。

缩招是高校的自由,但不提前告知,坑的是多数报考者

可能大家有点懵,高校招多少人是它的自由,人家有缩小学硕招生数量的需要,作为考生只能去适应。择优录取有何不可?

但是,引发争议的关键是没有提前公布这么大的变化。如果知道名额这么少,可能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难以在激烈的角逐中获胜,就考虑其他院校了。

现在入复试的考生那么多,能上岸的又那么少,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部分私企的“抢人戏法”。复试好比人才储备的“蓄水池”,给所有人希望。

但是最后大多数人可能得到的结果是被淘汰,这时也错过了选择其他选项的最佳时机。对学校或者企业来说,并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可以让更多人来充当筛选范围。

这样择出的优秀者可能要更有实力,同时因为报名时机等原因,被刷下的学生又难以找到同水平的学校,等于削弱了对手的生源水平。

所以,站在高校的角度确实有好处,但是换成考生视角,坑的是多数被淘汰的报考者。所以这位老师才会感到失望吧。

哈工大是东北知名高校,也曾在工科领域做出突出的贡献。即使现在名气不像上个时代那么响亮,也是很多学子心中的情怀。但这样的安排,可能让考研人伤心。

此类现象可能其他院校也会出现,希望可以规范,维护考生利益

考研对学生们的影响,已经不亚于高考,是决定以后就业的重要问题。但考研有时比高考显得更有压力,首先它不只需要会做题,还要准备面试技巧。

很多同学本身优秀,但因为口头表达能力欠缺,也不懂察言观色,最后没有获得高分。但比起这些,招生的规则和操作,更需要规范。

每逢考研前后,尤其是复试前后,网上就有学生晒出一些现象。有些大学为保证自己招到更优秀的学生,使用的方式叫人既意外又难以认可。

包括某些知名大学也是如此,例如西交大之前就有考生曝光了聊天记录。每当网上有考研人给高校“放鸽子”的现象,很多不清楚因果的网友会批评考生太自私、浪费名额。

实际上,学校的有些做法,让人更加难以信服。希望考研的流程和招生规则,可以得到更多规范。考生和高校本该是双向选择,保证学生的公平利益,才是长期发展的根本。

如果只顾及校方,而考生的地位和合理诉求被忽视,那么高校的口碑反而会下降。越是学霸往往越关注公平和学校管理风气,长此以往会显现弊端。

【话题】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招生?

工大考研(昆明理工大考研)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