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考研(财政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财政学考研,财政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标题:再论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

作者:齐守印

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河北财政新智库

刊期:《财政科学》2022年第9期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财政学基础理论研讨逐步深化,已经取得许多成果,但目前总体上都处于直接基础这一层面。实际上,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系,其首层为研究阐述的基本立场、世界观、方法论,次之为处于一级学科层面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再次才是属于二级学科层面的直接基础理论。这三个层面的基础理论都存在分析选择问题,正确的选择思路在于,根据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内在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伪存真、弃粗取精,区分主次、兼容并包。

关键词:中国特色 财政学 基础理论

文章结构框架

点击看大图

精彩内容摘编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发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这其中自然包括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这些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围绕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做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中国财政学会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从基础理论层面积极而有效地推进了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工程。然而,截至目前,学界对于中国特色财政学基础理论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仍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致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这项学术任务依然在路上。这当然不足为奇,因为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极为艰巨繁复的重大理论创新工程。笔者此前曾经发表过两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就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及其基础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拙见。本文拟就中国特色财政学基础理论问题进一步表达一些一孔之见,以期有裨于中国特色财政学的构建。

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应是由多层次构成的立体架构

回顾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进行过的研讨,虽然提出了“公共风险论”“市场经济论”“社会关系论”“公共经济论”等各派观点,丰富、深化了对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基础理论的认识,但是,这类认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何为中国特色财政学的二级学科暨基础理论层面,尚未触及对中国特色财政学构建质量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层次,更不要说覆盖对中国特色财政学构建质量产生影响的所有方面了。在此背景下,即使我们通过研讨切磋对中国特色财政学的直接基础理论形成了正确的共识,仍不足以筑牢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这项重大理论创新工程的基础。因此,我们对中国特色财政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探讨,不仅需要在二级学科暨直接基础理论层面进一步统一和深化认识,而且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扩展,至少需要延伸到对中国特色财政学构建质量起着更为决定性作用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与财政学科本质属性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层面。

笔者认为,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理论内容都是站在特定立场、依据特定的世界观、运用特定研究方法去分析阐述特定研究对象机理的结果,而研究对象又有学科种属差别,财政学自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应该是一个包括基本立场、世界观、方法论和一级、二级上位学科理论构成的多层体系。

(一)属于基本立场、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基础理论

这一层次的基础理论从根本上决定中国特色财政学的构建质量。这是因为,首先,站在什么立场考察分析问题,决定着特定学术理论的价值倾向和社会属性,进而决定它与特定制度环境的吻合度和使用价值。其次,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一种学术理论的科学性高低。庸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以形式主义的具体方法归纳概括研究对象的表面联系,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注重以科学的抽象法透视研究对象内在的本质联系、揭示事物的运行发展规律。二者孰优孰劣不言自明。对于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而言,这一层次的基础理论选择在性质上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一方面在立场上体现人民性,另一方面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具有科学性。

(二)处于一级学科属性层面的基础理论

经过多年研究讨论,学界对财政学科基本属性已经形成了一种大体共识,即它是一门兼有经济学、政治学属性的应用学科,同时还与社会学和管理学密切相关。既然如此,若要全面透析和阐述财政活动机理,无疑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乃至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所以,将特定形态的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作为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中所谓特定形态,自然是指依据科学方法构建起来的相关一级学科理论,而不是随便选择任何一种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都能够“中用”。

(三)处于二级学科属性的基础理论

财政事务既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政治属性;同时,无论从经济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为其所赖以派生的主体服务的。如果承认财政事务的首要属性是经济,并且承认提供公共物品是社会公共机构的固有职能,那么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而筹集、配置和监管资源的活动,从而是公共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然如此,分析阐述整个公共经济活动机理的公共经济学自然应该是中国特色财政学最为直接的基础理论。与此不同,如果承认财政事务的首要属性是政治,是直接为国家行使职能服务的公共事务,那么,公共管理学就是中国特色财政学最为直接的基础理论。

总之,我们应当以多层复合的视角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理论。试图将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简单化地局限或归结于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不科学抑或是不能成立的,都难以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科学的中国特色财政学。

除此之外,按照马克思关于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研究方法,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管理史以及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社会思想史、管理思想史也应在扩展意义上纳入中国特色财政学的基础学科范围。

全文刊于《财政科学》2022年第9期,欢迎订阅!

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财政学考研(财政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