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选择(考研院校选择app)

考研院校选择,考研院校选择app

以前研究生是高学历,本科生也完全没到“遍地走”的地步。但随着本科教育的不断大众化,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硕士研究生也逐渐增加。现如今,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研上岸的人也在增加,硕士研究生学历也不少见了。

考研的竞争力越来越大,而合适的选择在考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好的选择+足够的努力,才是考生决战研究生学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方面,学生一定要慎重!

考研择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自我评估很重要:考研择校之前先对自己的能力有准确的评估,别一上来就说自己要考名校,要考211,要在学历方面通过考研逆袭。这种挑战自我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盲目的挑战只会让自己被无数的竞争者浪潮直接拍在沙滩上

如果自己考研仅仅是出于名校情结,无其他任何目的,同时完全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那就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吧。但凡心中有一点点想要提升自己竞争力等想法,一定要老老实实给自己的本科成绩、表现和学习能力做评估

大致确定发展再择校:学校最好是在自己未来长期想要发展的城市里,这样自己硕士的这2、3年里刚好可以对这个城市有一定的熟悉。一线城市的资源更好,毕业发展机会也更多。二三线城市的考试难度会比一线城市同水平高校更低,也有发展潜力。

具体选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就要靠学生自己去筛选了。专业方面,可以不选自己喜欢的甚至不算很喜欢的,毕竟在现在这个高压世界很多人从事的行业都谈不上喜不喜欢,不厌恶就行了。

这几类高校一定要慎重选择

不保护一志愿的高校:大家不要出于自身的喜爱而盲目地觉得自己可以挑战不保护一志愿的高校,这种高校的“骚操作”太多了,往年有出现过学生初试成绩排名第一仍被刷的情况。

不要用自己的激情和喜爱,去挑战他人的不公平。在不公平面前,我们一定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当自己初试分数本来很足够,却因为压分等原因被迫调剂,调剂时又运气不好只能选水平第一级的高校,心情真的会变得很糟糕。

地理位置和专业都很火的高校:这种高校几乎不太存在考研大小年之区分,而是一直都是考研大年。因为其地理位置和专业就决定了该校一定是个抢手的,极有可能刚好碰到“大佬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的情况。

而且,在同一水平下,地理位置更突出的高校更喜欢通过压分的方式来获取更好的生源。所以,除非自己本科出身非常好,实力本身就属于大佬级,否则不要轻易尝试专业和地理位置都很好的高校。

学校很好但历年的初试录取分都很低的高校:事出反常必有妖,一所学校如果整体实力不错、环境不错、师资力量不错,但它历年的初试分数都很低的话,一定别轻易选择,除非它有一个很明显的短板,而这个短板恰好是你能接受的。

如果把考研比作一个市场,那这一定是一个均衡的市场,学校好报考的人一定会很多,对手的实力更不会低到哪里去。如果一所学校整体实力不错,但每年分数线都很低,那大概率是该校的专业课一直在压分!

除了择校,考研的这些常见坑也要注意

弃用身边优质资源闭门造车:考研不是高考,高考时有学校在帮助我们随时注意报考动态,学生要做的就是埋头苦干努力学习。但考研绝非如此,考研是属于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先定高校后考试、笔试加面试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带来信息不对等而导致的失败。

很多考生认为自己认识的人里面没有目标报考高校的学长学姐,也没有该校的任职老师,与其花时间挖一些真假难辨的消息,不如好好努力。但这种思维大错特错,信息这玩意儿和英语听力一样,只有接触得多才能一眼判对错。

不研究目标高校往年的拟录取名单:好好研究目标高校的拟录取名单,往往可以从中发现很多猫腻。如果录取的是第一志愿的考生,那么拟录取名单准考证前五位会是该校的代码。

如果一所高校近几年或每年的拟录取名单中,前几名或大部分学生准考证前五位都不是这个学校的代码,则说明该校学生中有很多都是调剂来的。所以,确定目标高校前一定要多研究往年拟录取的名单。

总结:不保护一志愿、地理位置和专业都很火、学校总体很不错但历年初试录取成绩都比较低的高校,都一定要尽量避开,哪怕是大神级的考生也很容易在其中栽跟斗,更别说普通学生了。

今日话题:你还只知道哪些高校是需考生尽量避开的呢?

考研院校选择(考研院校选择app)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