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考研,大连理工考研计算机408分数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从神舟载人系列到登上荧惑,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远。
2022年4月24日,我们迎来了第七个“中国航天日”。相比于浩瀚宇宙,中国航天的幕后英雄们如同一颗颗小小的石子,但正是这一颗颗石子,铺就了中国航天通往辉煌与成功的跑道。大连理工大学也在这些小小石子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50年前的今天——1970年4月24日,一曲《东方红》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卫星的声音,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依靠自己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航天,是几代中国人不懈奋斗的事业;航天报国,是几代大工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到把嫦娥五号送上月球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大连理工大学解决了我国弹箭体结构设计领域的诸多难题,为保障我国大型运载火箭性能的可靠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梦启九州,凌云之志攀航天高峰
由党创办,与国同行,作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红色基因随着历史的前进传承在每一个大工人的血脉里,大连理工大学为国育才、紧跟时代的初心从未更改。秉承着这份爱国心,大连理工大学在中国航天上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为航天贡献了自己“石子”的力量。
2008年12月17日,大连理工大学成立航空航天学院,学院定位为学校航空航天工程学科专业的“牵总单位”。航空航天学院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方针,积极开展与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大连理工大学优良的学术氛围和雄厚的综合学科优势,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精英人才培养基地、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基地、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创新基地,力争建成国际知名的航空航天工程学科领域科研及教学机构,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航空航天学院成立以来,科研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取得较大提升,相关研究工作在央视国防军事频道(CCTV-7)军事科技栏目聚焦“飞向深空——卫星”报道。已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包括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军委装备发展部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973项目、国家863项目、总装预研项目等。同时,学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的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曾说过:“航天器一个零件减少一克重量都是贡献。”结构轻量化是提升航天装备效能的重要手段,是航天装备研制的永恒主题,也是几代大工力学人不断探索、突破的领域。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也有大工人出的一份力。大工人为为长征5号运载火箭20多个部段“瘦身”,减重1145公斤,节约单发火箭成本3600多万元。
“向大连理工大学对长征五号B首飞火箭研制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这封来自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办公室的感谢信,令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团队全体同仁欢欣鼓舞,备受激励。信中这样说:“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航天新型轻质高承载结构及其高效优化设计技术,实现了箭体结构大幅减重,为保障火箭运载能力和多次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的成功发射凝聚着你们的智慧与奉献”。
这份沉甸甸的感谢信是大工航天人专注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领域十余年,用汗水铸就的华彩荣光,更是代代大工人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生动体现。
除了为火箭瘦身,大连理工还在卫星研发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自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到今天一箭九星的卫星发射,中国人的太空旅程走得越来越快。微小卫星产业的迅速崛起是航天发展的时代所需,而大工自主研发的微纳卫星所搭载的技术,则代表了目前国内外同重量级别遥感卫星最高水平。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微纳卫星发射升空,这颗“小卫星”的发射诠释着大工人航天报国的梦想。
2022年2月26日,大连理工大学“连理”卫星研制评审会在京顺利召开。由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夏广庆主持,经审议,“连理”卫星及部署装置技术指标先进,方案设计合理,接口设计可行。评审组同意该项目通过评审,可作为后续研制的依据,并建议尽快开展搭载项目立项。大连理工大学的航天梦在2022年迈出新的一步!
缘定寰宇,空天之魂创航天辉煌
从老一辈校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阳志光副总师等等,到力学系的钱令希先生、钟万勰先生、程耿东先生等,一代一代的大工人,几十年甚至一生都在从事航天结构优化的工作,为航天装备进行“减重瘦身”。他们的科研成果已经应用到了长征七号,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卫星平台等“国之重器”当中。
时间的推移没有让大工航天精神湮没在历史中,反而经过历史的洗礼,越来越多大工航天人传承并重新诠释着大工航天精神。
从本科到博士,来自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的马祥涛参与的是航天结构优化相关的研究,他也参与了长征五号B的减重。马祥涛的航天梦想,是毕业后能继续从事航天相关的科技工作,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未来的运载火箭,把卫星送上月球、送上火星,还要把大工自主研制的卫星送上天!
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研二学生叶靖宇,则参与了大工第一颗微纳卫星的自主研发。作为一名研二的学生,叶靖宇跟随老师深入开展研究。老师们在项目攻关时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严谨求实的探索精神,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中国航空航天的一位参与者,能为这样一个伟大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青年科研追梦者的无限光荣。
而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航天轻质变刚度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这个项目着力于解决航天复杂结构变刚度,设计领域难题,提出新型变刚度设计理念,创造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力学进行融合,大幅度提升设计效率,以智能设计助力我国先进装备研发,为我国航天事业发挥出新的光芒。
这些“顶天立地”的大工航天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大工也会在航天方面与科研单位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航天人,继续传承大工航天精神!
大工校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央视节目《朗读者》上谈中国航天梦:“让我们中国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引领者!”心存家国情怀,力行航天报国,这是大工航天人的心声与信仰,更是大工人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生动体现。怀揣航天梦想的大工人,必将站在新起点上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大连理工考研(大连理工考研计算机408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