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研究生院(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

北师大研究生院,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


康震

近些年来,随着娱乐与文化结合形式的日益发展,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民众中具有更加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比如,在众多小孩子和父母群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童语,“每天三分钟,国学童子功。”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父母,在从小对孩子的教育中,也是越来越重视“国学”文化的熏陶作用。

伴随着这一股国学热潮,很多传承经典的文化节目,也受到观众的广泛追捧。

从早年间的《百家讲坛》,到近几年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无一不是好评如潮。


“00后”古典才女武亦姝

当然,火了的不止节目,还有众多参加节目的嘉宾和评委。

比如在《中国诗词大会》中,“00后”古典才女武亦姝、“外卖小哥”雷海为等等,都让观众朋友们印象深刻。

除了这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选手,几位文化底蕴深厚的专家评委,也被众多观众熟知。

比如,蒙曼、康震、王立群、郦波等知名学者,都是在此类节目中名声大振,成为了广受追捧的“学术明星”。

人们常说,“盛名之下无虚士”,然而盛名之下,也最容易惹来非议。

就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康震,重点研究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在名利双收后不久,众多争议也随之而来。


康震书法作品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决赛中,康震教授为勉励众选手,现场吟诵了一首自己所作的七言绝句。

“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竞芳菲。

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然而,却正是这短短的四句诗,让康震陷入了争议。

有人说,康震的这首诗,完全暴露他在诗词上短板,才不配位。

为何有人这么说呢?

具体原因,还是要从这首诗的本身说起。

对于一些不太懂得古代诗词的韵律格调的人来说,这首诗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读起来也还算是朗朗上口。

但在对一些名家学者,甚至只是对古典诗词有所研究的人看来,却觉得是错漏百出。

我们都知道,所谓“七言绝句”,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诗词体裁。

指的便是每句诗中,各有七个字,且每句中的对应部分有相应的对仗和押韵要求。

比如,正常情况下,诗的偶句,其最后一个字会被最为韵脚。

每句韵脚中的韵母一致,会让诗句有一种音律美,读起来也会更加朗朗上口。

而我们看康教授这首诗中,最为偶句最后一个字的“菲”和“晖”,显然并不满足这一条件。

至于诗句中,要求的“对仗”,我们看前两句的“东去”与“新妍”,后两句的“流日月”与“竞芳菲”,显然也并不工整。


康震书法作品

另外,在创作四句七绝诗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遵从“起、承、转、合”的基本规律。

详细来说,就是要达到“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的标准。

而读过康震的这首诗后,一些网友认为,他完全没有体会到七绝的精髓。

整首诗不过是从古代众多的经典词作“拼凑”而来。

比如“大江”,我们都知道有一句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春晖”一词,更是小学生都背过的著名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还有“日月”、“芳菲”等,亦是许多古典诗词中,经常用到的意象。

所以,有人称康震的这首诗完全给人一种敷衍堆砌的感觉,根本不像一个有真才实学的“文化人”应该做出来的内容。

因为网上关于康震的作品,内容空洞,诗味全无,甚至语句不通的质疑声。

一些好事者,又将他挂在自己办公室的一首七律,也拿出来评判抨击。

不过这次说的不是对仗、韵律上的问题,而是改而攻击其诗句中平仄上的错漏。

根据解释,一般的诗歌讲究有起有落、抑扬顿挫的韵味。

所以,最忌讳的就是某一诗句中的最后三字都是平声,即所谓“三平调”。

而在康震的挂着的这首诗中,恰好有这样一句,“高臂长空纵横旋”,其却是“平仄平平平平平”。

不仅是“三平”,而是更糟糕的五平调,使得诗歌朗读起来没有丝毫起伏。

随着两首诗皆被网友诟病,于是很多人跟风调侃,说康震没有诗人的灵性,不会写诗,就是个笑话。

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对康震作诗水平的质疑声还未平息之时,其古文解读水平,也迎来了不小的质疑声。

事情发生在另一期的节目中。

在评价古代某一文人时,康震说了这样一句话:“出淤泥而不染”不算是什么,能做到“入淤泥而不染”才真厉害。

我们都知道,这句话出自于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主要含义是,赞赏莲花的清纯、高洁。

看节目时,似乎大家伙儿也没觉得,康震的这句话有什么不对。

然而在节目播出后,却有人指出:康震的这句话,完全就是个笑话!

这又怎么说呢?

有人认为,能言“出”,自然代表着已经“入”过了。能入再出,还能保持高洁,怎么可能比单纯地“入”弱了几分含义呢?

再者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本身便生在淤泥之中,这并非它能选择的,而是自然环境的限制。

而倘若一个人本身便生长在“清洁”的环境中,又为何非要“入淤泥”中,去考验下是否能“不染”呢?又不是要玩碟中谍?

以上种种“翻车”事件,似乎都在证明:康震的才学水平,确实不怎么样!

一向被人称赞“能书会画”的“诗词男神”康震,难道真的是名不副实、沽名钓誉之人?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合影

对于此,网友也是众说纷纭。就好像现在很多流量明星,一方面是黑粉不遗余力地“黑”,另一方面,也有粉丝千方百计地夸。

究竟该如何评价呢?在本人看来,我们还是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一个人。

首先,我们先从节目之外,去认识一下康震这个人。

康震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学历是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典文学,康震目前,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职位是文学院教授。

在一次采访中,康震教授在谈到自己最佩服的人时,曾表示:十分佩服自己的祖父。


康震书法作品

康教授的爷爷,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但他的厉害之处,便在于,即使家庭条件再困难,他都从来没有让自己7个孩子中的任何一人,放弃过学业。

所以,康震教授的叔伯、姑姑们,全部都是知识分子。

因此,在回顾自己少年时的求学经历时,康震教授曾经表示:耕读之家的家风,以及爷爷开始的崇尚知识的理念,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也许正是从爷爷身上继承下来那种朴素的农民作风,康震教授的的文字和书画中,渗透出的是一种淡然的书卷气。

当然,这里并不是夸赞他的书法水平有多高,毕竟关于书法、绘画,也都只能算作是康震教授的一个兴趣爱好,而不是专长。

康震这个名字,最早被大家所认识,应该是在2008年的《百家讲坛》节目中。

而他主要负责讲解的,就是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古代诗词大家的经典佳作。

凭借着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以及渊博的文学底蕴,康震逐渐打开了知名度,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学术明星”。

也正是因此,在之后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中,都有康震的身影出现。


康震书法作品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翻遍网上众多关于康震的简历介绍,并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内容中,称其为“诗人”。

而在各种节目和访谈中,康震教授也并未以“诗人”的身份自称过。

所以,严格来说,对于担任节目嘉宾评委的这些学者来说,其最准确的定义,应该是“诗词鉴赏评论家”,而不是一个“诗人”。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擅长的领域都不一样,而哪怕是同一领域,也会因具体分支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方向。

就拿历史学这个专业来说,就可以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等,不同的类别。


康震绘画作品

而对大多数的历史学者,也都只是在某一领域中的研究比较深入。

同样,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也并不等同于是一个诗人。

更细一点来说,一个诗词鉴赏家,也并不等于就是一个诗人。

毕竟,这二者的定位也不一样。“鉴赏”的定位,应该在于研究;而“诗人”的定位,则主要在于创作。

比如,近些年来,部分高校的中文系,曾公开表示过: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和语文工作者,而不是作家。

同理,我们把这个道理放到康震教授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他并不是一个诗人,作诗不是他的专业领域。

所以,在评价他的时候,实在不必单以作诗的水平,来断定他是否真的有才华。

作为一个古典文化研究者,康震教授在自己几十年的钻研学习中,自然具备了丰厚的文化涵养,对于自己所擅长的国学内容,也有着个人独到的理解。

作为一个以“评论者”的身份,坐到评委席上的学者。

康震教授信手拈来好词佳句,谈笑间尽显谦谦风华,这是他能被人称赞的主要原因之一。

看过节目的观众,其实不难发现,康震教授在对诗句的点评中,总是以一种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这样其实也是便于普通观众去理解诗句。

正如一些人所言,康震教授的话“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实在让人激动不已”。

而他对于诗句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等等,都能做到张口而来,这无疑也是证明,其具备的丰厚知识底蕴。

另一方面,我们从此类节目的创办目的来说。

节目的最主要目标,便在于通过重温中国经典诗词的形式,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这一目的出发,康震教授无疑算是一个“合格”的嘉宾。

在对诗词的讲解和点评中,他都能以一种风趣幽默的方式,让观众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同时,也能够爱上诗词。

谁也不能否认,许多人都是因为节目中,这些嘉宾学者的点评,而对诗词文化产生了兴趣。


国学大课堂中的小朋友们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康震、蒙曼这些人,其实更像一个分享者,同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分享他们眼中诗词文化的魅力。

而这种雅俗共赏的方式,无疑进一步拉近了普通人和古典国学之间的距离。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对于同样一部文学作品,因为每个人身处的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所以,在对于某些解读中,即使有所差异,也不必直接以对错的方式进行评价。


康震绘画作品

更何况,所谓:古诗词,古诗词。这也表示,它的创作者早已离我们远去了。

对于其含义的解读,也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的解释。

另外,专家也是人,不是不会出错的机器。

所以,对于他们偶尔出现的一些小失误,还是要多一点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

当然,对于“文化”,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吹毛求疵的钻牛角尖精神。

发现了问题或者有不同看法,自然应该提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不会被束缚,才能更加进步。

但在对某一个人进行评价时,我们还是应该从他的具体专业角度进行,而不能从某一方面“佐证”后,就一杆子打死。

另外,作为一个传承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来说,中国的文化实乃博大精深。

无论是汉字、成语,亦或是诗词、文章,可谓是一字一精华,一句故事。

所以,任何人都不敢说自己对于中国文化,已经研究透彻了。

毕竟这是一个浩大的“课题”,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钻研去学习的。

北师大研究生院(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