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考研国家线降了! 坏消息, 今年复试危了!

好消息, 考研国家线降了! 坏消息, 今年复试危了!

最近,大家都在翘首以盼23考研国家线,终于尘埃落定了。让所有人震惊的是,今年各类专业的分数线都在下降。其中,经济学专业的小伙伴最开心了,降分降幅高达到14分。

除此以外,降幅比较高的:管理学下降13分、医学下降13分、理学下降11分、法学下降9分。当然,文学、农业、教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也都在降。一时间,考研学子一整个欣喜若狂的状态。

但是小编想说:过线的人,现在狂喜,属于半场开香槟。没过线的人,现在说凉凉,也为时过早。要知道,即便过线了,前方一个叫做“考研复试”的东西在等你。众所周知,考研的复试,不仅是高分学霸的滑铁卢,也是很多非高分选手,打赢翻身仗的地方。

就拿数据来说话:在往年浙江大学复试录取结果中,有4位初试成绩在400以上的学生落榜。同时,也有初试成绩在所有考生中最低(375)的同学,因复试的出色表现而被录取。

同样的情况,在国内院校中非常常见。为什么,有些低分考生可以在复试中逆袭,而很多高分选手却败下阵来?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考研复试的评判标准。从官方公布的评分要求表格来看,考察内容是由4大部分构成:

大学阶段学习情况(5分)

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考察(30分)

外语听说能力(10分)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5分)

其中,从分值上来看,30分的“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考察”这一项就占据了半壁江山,也就是对学生“专业基础”掌握情况的考察。至于考察的方式,国内高校基本会以面试问答的形式展开。通过询问纯专业问题,去筛选专业知识过硬、理论理解到位的考生。

当然,对专业实践的考察也绝不会缺席。评分占比第二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是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基本上,只要你有专业相关的比赛获奖、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都会获得极大的加分哦。而且,这些专业成就,并非展示一下证书奖状就OK的。而是,面试老师根据你的经历,询问非常细节的问题,以确保学生的真实能力。比如:

你主要完成了哪些工作?

你在项目中主要承担了什么角色?

项目中你用到哪些技术?用了什么算法?

如果,你在这些问题上卡壳、回答得模模糊糊,那你是真的“危”了。因为,老师可能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你自己做的?

而如果你在以上两个考察点中表现优异,完美展现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那你大概率是稳了~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陷入焦虑:

我还没有参加过专业科研活动怎么办?

我没发表过论文,是否复试基本凉了?

只有国内论文,缺少国际论文,是不是竞争力就低了?

但其实,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