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考研教育机构
2023考研季,这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又到了考研季。
2023年度研究生考试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考研的相关话题也在持续升温。报名人数会不会持续走高?招生人数会有哪些变化?专业课会有怎样的调整?网络热议的“逆向考研”现象该如何看待?近日,这些问题总是登上社交媒体的热搜位置,牵动着考生的心。如何看待2023年研考新趋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2023年研招计划尚未出炉,“缩招”可能性不大
“目前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还未下达,但根据近三年情况来看,研究生招生呈稳中有升趋势,平均增长幅度为10%左右。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会继续增加。”西安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祥模说。
202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尚未公布,但是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所谓“知情人士”已经在猜测“考研缩招”,甚至分析,“推免生”名额增加,导致统考生名额减少,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传毅说:“‘推免生’的名额,国家规定一般控制在当年学校全日制招生总计划的50%。具体到每个学科专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及院校发展规划自主决定。”
事实上,根据每年统考报名人数和招生人数来看,许多学校和专业“推免生”名额远低于50%。比如西安工业大学,只有10%。
赵祥模介绍:“学校2023年‘推免生’计划较2022年有所增加,但由于招生计划同步增加,所以目前生源主要来自参加统考的应、往届考生。”
记者了解到,根据教育部要求,有的学校2023年研究生拟招生计划按照去年实际招生人数的95%规划,实际招生人数最后按照教育部招生计划确定。这是不是所谓“缩招”的一个动向呢?
“据我了解,在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前,所有高校2023年拟招生计划都是按照这个要求来执行,并且近几年基本都是这样执行的。我认为,这是统筹考虑全国研究生规模稳步增长的结果,根据往年的情况,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时,一般招生数量都会高于此前的拟招生计划。”赵祥模说,“每年研究生招生名额计划都是由上级教育部门下达到学校,学校综合考虑未来发展与学科布局,向以国家重大战略、基础学科、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的学科(领域)倾斜。”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一直呈现扩张态势,报考人数亦然。数据显示,2023年报考人数仍会增加。总体来看,可能会缩招吗?
“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2023年研究生缩招的可能性不大。”赵祥模说,“据教育部公开数据,2016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较2021年增加21%。考研人数持续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校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加,再加上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压力增加、出国留学风险加大,为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优势,更多本科毕业生加入了考研的队伍。”
赵祥模说:“国家制定研究生招生计划时,并不是盲目地、普遍地扩大规模,而是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差别化地扩大招生规模。过去几年,研究生招生名额重点向中西部地区高校进行了倾斜。”
王传毅同样认为:“研究生招生名额计划主要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的受教育需求等多个方面统筹确定。依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20》的相关统计,25~64岁人口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比,美国为14.26%,英国为14.64%,韩国为4.45%,中国仅有1%左右。因此,招生规模可能还会扩大,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增幅不同。”
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更换是正常现象,与“难度”无关
许多学校的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一些专业课考试内容有了变化,比如参考书有更改等。这也引发高度关注,是不是意味着考试将更“难”?在报考人数极可能增加的前提下,会不会“难上加难”?
王传毅说:“专业课考试内容的变化属于学校依据人才选拔要求以及学科理论知识发展变化进行的自主调整。随着知识的更新、人才选拔要求的变化,考试内容以及参考书目的更换是正常现象。”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推进按一级学科命题。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根据这一要求,将自命题科目数从54门降到33门,并及时公布《西安工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指南》。
各学校公布参考书目,实际上是为减轻考生复习压力,方便广大考生备考。
“考研人数增加不一定带来考研难度的增加,10年前考研人数少,但招收的研究生也少;现在考研人数增加,但招收的研究生也在增加。因此,不能刻意放大绝对数量的增长来‘贩卖焦虑’。”王传毅说。
“最需要看到的是,比考研规模更重要的是考生报考的学科结构。目前考研的一个现象是,经济管理等热门学科竞争激烈,但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精尖缺学科却时常遇冷,冷门绝学难有传承。如何有针对性地对考研群体进行引导,让更多考生将个人学业融于国家民族复兴大业之中,是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王传毅说。
对于考生个体来讲,能否杀出重围并不在于报考人数和分数线,而在于自身在所报专业和学校的排名情况。
研究生分数线是依据招生名额与进入面试名额的比例划定的。例如,一所院校招收100个人,如果招生录取人数和参加面试的人数比例是1∶1.2,则会有120人进入面试,分数线则由高到低降序排列。具体进入面试的差额比例,国家指导性建议为一般不低于120%,具体由各学校自定。
赵祥模说:“分数线划定原则是,首先考生分数要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当年国家分数线即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过线’。考研国家线有A区、B区两档划分,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左右。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根据达到国家线的人数和招生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自划线,自划线的分数视当年情况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
“逆向考研”现象,折射出专业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
“逆向考研”也是近期热点话题,即“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考研目标不再局限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将普通院校也列入选择范围。不少人将此看作考研“形势严峻”的信号。
“实际上这种情况往年一直都有,有的是由于选择专业和导师的原因,有的是因为许多学校之间其实并没有外界流传的那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对个体影响确实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专业和学科方面,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判断与选择机会,也希望考生结合自身能力和兴趣去选择合适的院校。”赵祥模说。
王传毅认为,考研是考生基于个人意愿和个人能力的综合判断,固然考生有“成功概率”的考量,但更重要的还是看报考学科的优势特色水平。
“首先,国家一直鼓励高等院校特色发展,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上争创一流,因此,尽管考生在一定程度上会考虑学校整体的办学历史、学术声誉,但更重要的还是会看报考学科的优势特色水平;其次,目前出现了很多市场导向的大学排名或学科排名,其指标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特别是基于论文或项目之类的‘五唯’指标进行简单化排名,不能反映高校或学科全貌,尤其不能反映人才培养特色质量及对国家、地方的支撑贡献,因此以高校排名来对高校分层戴帽,且作为考研参考,既不符合国家精神,也缺乏科学性。”王传毅说。
考研缩招、逆向考研、报考人数增加、参考书变更……网络平台上伴随着这些话题的,总有各种辅导机构、辅导材料、网红指导专家之类的帖子,“流量”背后的利益提醒我们警惕“贩卖焦虑”的情况。
“我认为,社会上一些媒体或考研机构为吸引眼球,过度放大了一些事实,也刻意隐藏了一些事实,确实存在‘贩卖焦虑’的现象,应当客观理性地去看待考研人数增加这一现象。”王传毅说,“考研人数增加可能是受疫情影响所产生的短期波动,增加的人数一部分来源于受疫情影响未能申请或暂缓申请出国读研的考生,另一部分来源于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未能就业、不得不考研延缓就业的考生。疫情之后,这两部分群体的读研需求可能产生显著变化。”
赵祥模说:“考研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如何正确面对紧张、焦虑也是每一位考研人的必修课。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从复习到最后走进考场,会经历很多困难。考研不能决定考生的一生,只是多了一种选择,考生应放下包袱、轻装前行,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考生应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在全面评价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高校及专业。同时,要根据各招生高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参考书目准备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还要密切关注各个院校的招生及调剂政策。”
“逆向考研”,促使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革新
(作者:樊秀娣,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逆向考研”成为今年的一个“热词”,值得深思。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双非”高校更宽泛地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总之,“逆向考研”是指学生从较高级别高校考到较低级别高校深造学习的一种现象。
“逆向考研”之所以会引发关注,隐含了对学生“向下”考研的不理解和惋惜之意。其实,这样的想法没有必要,有的学生本就冲着“双非”高校某特色专业而去。同时,“逆向考研”现象也增加了学生多样化选择的可能性,这种选择并非无奈之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成为成功之选,这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均有深远影响。
挑战了“学生只有‘向上’考研才是正道”的教育理念
“逆向考研”说法的出现,是基于人们认为高校之间存在级别差距的认识。在世俗观念里,学生“向下”考研会被视为没出息,甚至是“失败”的行为。事实上,这种想法没有道理。只看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对一所高校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而对个体学历身份的歧视更是一种应被涤清的陈旧观念。客观上,学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学术理想、兴趣爱好、考研竞争力、学校所在地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来选择读研学校及专业,对此简单地以“向上”还是“向下”考研来做出优劣评价,颇不客观。
同时,认为学生应该“向上”深造的观念本就不符合个体发展规律。如果要求考入“高级别”高校的学生只能“向上”读硕、读博,且不说相应高校的硕、博名额容不下这么多人,单说学生能力也可能达不到要求。个体发展不能因本科入学高校级别而被“一锤定音”,只能“向上”、不能“向下”的发展理念将导致学生的自我实现受到束缚,有人会为此背上人生“失败”的心理包袱。
带来了“重视学生多样化选择”的教育理念
“逆向考研”现象凸显,虽然人们对此看法不一,但它已显示了部分学生考研、读研的多样化选择。这种多样化选择的教育格局蕴含了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先进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当然,想让学生选择到适合自己需求的考研高校及学科专业,首先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及学科专业办出水平和特色。当前,国家明确要求通过高校分类评价来促进高校科学定位、提升质量,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引导国人接受多元人才观,我们迫切盼望政策落地实施、收到实效。
重视多样化选择,还需要学生进一步唤醒主体意识,看淡学校名气、学历身份等外在条件,尝试多种学习体验。其实,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技术,已为个体学习提供了相当便捷的条件,今天的学生,能够听到世界各顶级大学的绝大部分专业课程。所以,学生成才与否、发展怎样,不完全与学校教育挂钩,这也为学生更加自主地选择求学路径提供了可能。良好的教育格局,会为学生提供多元、双向的流动机会,“逆向考研”就是其中一种。
对管理部门做好引导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逆向考研”现象体现了学生对未来学习深造的多样化选择,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的是“为学历而考研”。对此,教育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加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保障考研公平竞争,同时,也要做好相关引导工作。
首先,要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建议学生充分考量自己的读研目的、专业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意志品质等因素,并从报考学校的网站、相关同学处或者意向导师处等渠道了解报考学校及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未来发展。引导学生抱着对自己负责并承担后果的态度做出慎重决定。学生一旦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日后便不易被外部评价所左右,学习动力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会更强大,最终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其次,要引导学校苦练内功,以优质教育吸引学生。学校的水平和特色应该由学校的老师、学生共同成就。例如,“双非”高校有不少导师本身学养出众,对学生指导更是用心踏实。为此,“双非”高校应做好对此类老师的宣传推介,老师也要主动向有报考意愿的学生传递教育教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应有治学态度和教风学风情况,把真正有志于此的学生吸引进来,潜心深造,创出佳绩。
最后,要引导社会公众重视人才的实际才能,不能只看学校“标签”和学历身份。党政机关、国家单位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机制。只有个体拥有公平竞争机会,能够凭借真才实学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学生选择考研目标才会更加理性。
总之,“逆向考研”的学生,也能自信满满地刻苦学习,迎接未来。学生多样化的考研选择,反作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竞争,也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一大契机。
推动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系统更好融合
(作者:吴小林,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家进行研究生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直接体现,是教育为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供给的重要指引,是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组织建制的基本依据,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近日国家发布了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并制定了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体现了研究生教育与时俱进、适度超前的引领性地位,是研究生教育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和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既反映了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内在规律,也体现了鲜明的发展理念和政策导向,其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系统更好耦合,必将进一步规范、引导和促进研究生教育坚持“四个面向”,提升支撑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
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
从1981年国家建立完善的学位制度开始,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师资和科研队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开始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从1991年设置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开始,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有力地回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新版目录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统一设置在学科门类下,设置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不仅丰富了专业学位类别,同时将一批专业学位提升到博士层次,彰显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的地位,凸显了国家对人才类型结构的调控,突出了高度重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鲜明导向。
到2025年,全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也将大幅增加,部分高校已减少应用类学科学术硕士的招生,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变化,客观上有利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可度,各培养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切实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协同培养机制,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在招生、课程、师资、评价等方面加强改革,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体系有效链接,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企业、社会紧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元化优质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支撑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专业学位类别增多,招收规模扩大,考虑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攻读方式的不同,必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选拔方式改革。一是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于应届本科生和企业一线优秀在职骨干,选拔时应当有所侧重;二是招生主体可将行业企业专家纳入面试考核组,体现企业和社会需求;三是评价内容方面,将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潜质、长期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科学研究和工作的兴趣意愿等纳入考察范围;四是探索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培养等多种招生培养方式。
促进交叉学科融合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瓶颈突出,对我国科技创新造成严峻考验。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往往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推动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是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有效路径。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方面做了较大创新,一是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加强对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学科支撑;二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制定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以问题导向型的目录外学科专业为主,每年动态调整,快速响应国家和社会需求;三是进一步放权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实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目录动态调整、自主调整机制的建立,将引导高校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高校要结合自身学科基础和发展定位,为学科交叉融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用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积极改造传统学科,更新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资源,促进传统学科不断更新,适应行业产业升级改造需求;另一方面,要面向国家急需乃至小众、冷门的专业领域,行业产业发展的前瞻需求,提前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培养行业产业储备人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深入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聚焦国际科技竞争的“卡脖子”关键领域,发挥人才集聚、学科多元、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紧密衔接,以需求导向推动交叉学科发展,优化调整或设置一批学科专业,以治理能力提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创新学科组织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实施跨学院、跨学科人员互聘,组建科教融合的交叉学科团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实施双导师制、导师组制等,培养交叉学科领域复合型人才。
当前,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国家能源结构面临深刻调整,能源向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电气化方向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挥能源学科综合优势,以服务国家能源重大需求为己任,坚持服务能源安全保障和转型升级,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一方面,聚焦石油天然气关键核心“卡脖子”问题和深海深地非常规等学科前沿,聚焦油气领域颠覆性技术攻关,加快建设智慧油气田、智慧管网等交叉学科领域;另一方面,围绕“双碳”目标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等四大学院,设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专业,入选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着力培养国家急需的能源领域创新领军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要以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不断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精准度,持续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大力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光明日报
考研教育(考研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