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热议

撰文|央央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这几天,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频频登上热搜,很多同学就开始焦虑,不知道这个“机制”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编制教师”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01

教师退出机制源起

22年11月份,浙江宁波市一份《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关注。

文中明确指出:“对未能聘任上岗、考核不合格、违反师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胜任(坚持)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予以退出。”

02

“教师退出”并不单纯指解聘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提出后,引发了一些人的恐慌,认为这是要打破中小学公办教师的“铁饭碗”,其实大可不必恐慌。

实质上“教师退出机制”包含两个层面的“退出”

一是退出所在岗位:转岗、待岗、离岗退养等。这种类型的退出,主要是针对因主客观原因不适合待在原岗位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

二是退出教师队伍:解聘。这种类型的退出,性质要严重些,主要是将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收回其编制。

比如: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常年“吃空饷”的教师、“私招乱聘”的不合格教师等,都可能是被清退解聘的对象。

03

为何实行“教师退出”

一、解决“教师调动难”的问题。

在中小学校,教师内部分化严重,教师之间“忙闲不均”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教师忙得忙死,但是也不乏有的教师较闲;

“忙”与“闲”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对领导的认同度,以及晋升的动力等因素。

有些乡村学校的校长反映一些年轻教师不得已进入到教师队伍,但是并不热爱教育事业,不认真负责,他们想管管不动,不想要又推不掉。

还有些学校难以调动中老年教师,部分教师依靠自身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资历,在外参与或开办培训班,有的老教师常年不在岗吃“空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调动和学校发展。

二、解决“编制配置的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乡村学校出现超编,城区学校严重缺编,都是编制配置的常见问题。

由于存在结构性缺编的困境,一些学校通过聘请代课教师弥补编制教师不足的问题。

代课教师承担任务重,比如:很多学校的编制教师不愿意担任中层干部或班主任,就由代课教师来承担,但因财务制度限制,代课教师的待遇远低于编内教师。

不过这个“退出机制”看似很合理,但真正落实到实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

04

不考编不考研.我的人生

一个段子在年轻人中流传甚广:不孝有三,不考研不考公不考编。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57万;2023年省考国内总报名人数超过520万。想要上岸,没什么其他的路可走,只能跟随大流、卷入浪潮之中。

但,不考研,不考编,人生真的就完蛋了吗?

央央找到了二位逆流而「下」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这两年毕业的应届生,没有选择考研考编的他们成了同学们中的少数派。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和专业,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点:对社会和自身抱有清醒的认识,有精确的职业目标和未来规划,他们慎重地做出决定,且对自己的决定毫不后悔。

当然,「央央」并非鼓励大家不考研、不考编,我们鼓励的是,不要为是否从众而感到焦虑,要彻底掌握你生活的选择权。毕竟,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读了研也不意味着一辈子就顺风顺水了”

丹丹 女 会计专业 四川某211大学 大四在读

最近大二的学妹来跟我聊天说,身边人都在考研,还给她散发一种言论是你不考研,以后就没有出息。我是这么回答的,我说你想多了,你考了研,你也没出息。人这一辈子都是个鼠鼠。

我觉得这种论调完全过于美化考研和考编,难道你读了研,或者你有了一个编制,你就是上等人,你就不是打工的了?

其实我(不考研不考编)是经过了一个特别慎重的思考。

去年差不多 3 月份开学,大家都在选择自己的一个赛道了。

我也有考虑考研。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研究了主要的财经院校近 5 年的考研的各种分数线、报录比,还整理了文档做了笔记。看下来,我觉得竞争性太强了,我不想去做这种没有特别把握的事情。我不擅长做反馈时间长的事情,会加剧自己的内耗。我有很大的预感,我去考多半也是陪跑的那种。

考生等待入场

决定是不考编是因为我自己的性格不是一个特别擅长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因为我比较自由和散漫。

我们班 39 个人,当初不考研的只有 4 个人,剩下的全去考研了。这剩下 4 个有两个考公,两个就业,其中一个就是我。

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去考研了?跟她们交流过,有一部分人是真的出于很热爱学习,或者是觉得高考没有考到一个自己想要的院校的水平,想要再去深造一下。但其实大多数的人考研是因为害怕就业,害怕社会,想在学校的象牙塔,多待几年。

一旦选择不考研,不考公这两条路,我只剩下就业。想在秋招的时候,让自己更有优势,肯定还是要去实习。我做出(不考研不考编)决定之后,就开始在写简历了。简历改完之后就一直在投各种暑期实习。

当时我投的全是针对23届的有转正机会的,相当于秋招的人才储备项目,简称为暑期实习。但是成都有岗位的太少了,只有几家地产公司。而且可能是成都真的太卷了,我连面试都没进,简历都没筛过。

后来就去了深圳一家制造业公司做财务BP的实习。在网上看很多信息都会对会计或者财务有一个唱衰的风,不是特别看好,但我去实习了之后,我发现其实现在财务它发展的还是蛮细化的。后来就决定秋招的时候继续投财务这个岗。偏向于比较新型的财务岗位,现在比较火的BP这一类的。

到了2022年9月份,秋招大概投了200多家公司。成都其实投来投去就投了 100 来家,如果有多的岗位给到我,我还能接着投。但是我发现后面各种公众号我都刷烂了,都没有什么新的岗位给到。上海,杭州,广州这些也都投了的。

图源视觉中国

可能是成都有点僧多粥少,导致他的面试流程特别长。有家物业公司,我从9月底投的,一直到最后面完都是快 11 月底了。流程拉得太长了,我会觉得很疲惫。而且我感觉是面试要求你会造火箭,结果进去你在那拧螺丝,我觉得没必要,很看不来这种风气。

最后拿到了5个offer,选择了一家深圳的制造业公司,薪资给的一万出头,工作内容和我之前实习的那份很像,是新型的财务岗位,我觉得能够脱离传统记账模式,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符合市场,也更加有潜力。

其实大家都在说这几年找工作不容易,但如果你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规划,其实就业情况真的没有那么差。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他们会觉得他现在过得不是特别如意,甚至他找不到好的工作,他都会把这些原因归咎于自己没有一个研究生文凭,可能有一部分是这种原因吧。但我觉得并不代表你读了研,你人生一辈子都是一帆风顺,或者是节节高的那种状态。这一辈子还有很多困难需要你去克服的。并不是你读了研,你后面就非常的顺利了。

04

“听说我不考研,身边人都说我糊涂”

小元 男 新闻专业 北京某211大学 已工作9个月

我大一下学期就不想考研了。

当时是第一年进大学,进大学之后学的东西和我以为的会学到的东西有挺大偏差的。这时候,我认识了很多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我知道他们上什么课,发现我们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包括其他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好像并没有什么很大的作用,并不能让我学到什么,也不能给我什么启发。

我在本科期间有4段实习,每段都工作了3-4个月。去过美术馆、艺术媒体,也去过主流的新闻平台和up主团队,还接过一些广告公司的活儿。

我们学校有两种人,拼命刷绩点的和刷实习的,但比起其他人想实习润色简历,我就是纯体验派。

在实践过程中,确实会发现很多在学校学的知识其实已经过时蛮久了,并且可能比较理想化。而且,我会更加觉得,真正对我自己有用的不是上课。老师只是带你入门,或者起到一个指路的作用,真正的学习都是靠自学。

大四没考研,我的时间都用来做毕业设计了,也在外面接一些活儿,做家教、做视频写文案之类的补贴家用。因为我们拍摄的设备都是自己付费的,所以这些投入也要自己负担。

我当时还对招聘不太了解,秋招的时间用来做这些就错过了,我以为春招和秋招一样。等到正式开始找工作已经三月份了。

我一开始预期每个月工资至少 12K 的,然后可能会拿三四个offer。结果现实给我狠狠打了一巴掌。

我在北京面过一个头部互联网公司,二面群面去他们的总部楼里。一共九个人,只有我是本科的,其他都是研究生。但我觉得我还是很优秀的,能跟他们站在一个地方。但是后面还是因为气场问题,觉得我身上没有领导力或者是那种比较能够决断的东西,就没有面上。

还投了一些商业媒体、游戏公司、广告公司。大概投了100多份简历,能有七八成的回复,但是聊到最后的没几个。要么是他们开的薪资在北京我根本活不下去(最低的工资给的是5500元每月),要么是我觉得工作本身对我来说非常消耗,干不下去。

后来虽然手上也有几个offer,但当时感觉自己完全找不到工作了,因为给我工作的一大半我完全去不了。

后面毕业了,机缘巧合来到了现在的公司,做创意工作,每天12点才上班。工资足够我 cover在北京的房租,我物欲不高,平时还结余一点,但是不够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

我跟现在公司老板聊过,如果我是一个研究生,大概能给多少钱?她说反正最多给我涨500。这个500的价格可能你谈薪的时候,你要一下就来了。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更看经验吧。

但我也理解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视角挺局限的。因为我会不自觉地享受到很多,校友的学校的(资源),但是我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努力获得的。

我其实一直觉得自己还挺清醒的,但是有的人会说我很糊涂,他们甚至会觉得不考研是一种叛逆的行为。

对于就业我觉得没什么必要继续考研,但如果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想要迫切研究的东西,可能还是会继续深造的。毕竟不愤不启,学习不是个功利的东西。

有的朋友在为考研拼命,有的还没有定下来,但一直在努力摸索自己的发展方向,这都很好。不是只有一条路会开花,而是很多路都会开花,可能是玫瑰花,也可能是山上的蒲公英。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