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招生网)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招生网

戏剧艺术是当今中国文艺生活中最为活跃的艺术样式,尤其是在城市化大力推进的社会格局下,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如没有戏剧艺术的蓬勃开展,这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色彩将会暗淡许多。反之,则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像中国的一些标志性城市,都有自己的戏剧艺术节,每年约定一个时间,让那些戏剧艺术家们粉墨登场,尽展技艺;让那些痴迷于戏剧的粉迷们一同参与,尽情享受。以上海为例,在建设全球化城市进程中,正努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强化戏剧艺术在城市生活中的影响力,以此来增添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的软实力。

在戏剧艺术天地,艺术探索真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路走来,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在这一过程中,戏剧评论就像是一帖催生剂,不断触发戏剧人向前向前,永不满足,永不回头,思考着艺术创新最前沿的问题,探寻着最有力的思想支点,表达最先锋的艺术观念。戏剧艺术院校若不能提供高质量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开展具有理论拓展意义的艺术评论,不能发表有引领性的思想观念,就无法在艺术实践领域获得真正的创新和话语权,也丧失了戏剧高等院校应有的职责。上海戏剧学院的话剧研究和戏剧评论,有自己的传统。新世纪以来,同仁们一如既往,发奋努力,在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局伊始,筹办《戏剧评论》,希望与海内外同道一起,为推进中国的戏剧事业,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节选自《戏剧评论》(第一辑)发刊词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

《狂人日记》:从小说到戏剧

文 | 杨扬

李健吾先生指出小说改编成戏剧,并不意味着小说的成功一定会带来戏剧的成功,“剧本和小说是两回事,工具不同,表现方式不同”。在后一篇文章里,他指出戏曲中一百个本子里,九十部是改编而来。针对改编不如原创的看法,李健吾又指出,莎士比亚戏剧几乎全都是改编而来。从创作的角度,他强调改编是戏剧成功的一条捷径,但戏剧改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原作对改编是一种限制,原作越是杰作,对改编限制越大,因此他提醒编剧,“剧作者必须时刻想着演出的客观条件。”《焦菊隐戏剧论文集》中也有一篇《和青年作家谈小说改编剧本》,焦菊隐先生认为要把改编看着跟创作一样重要的工作。在改编时,“请把情节再压缩一下,把篇幅让给人物的刻画吧。宁肯剧情的曲折少些,不让人物的面貌平淡。世界的戏剧大师们,都是人物形象的卓越的塑造者。”

有关小说改编戏剧的这些原则和道理,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够接受,但对照2021年上海话剧舞台上演的三部话剧,我以为有一些变化正在考验着我们原有的戏剧规则。最主要的聚焦,集中在陆帕执导的《狂人日记》上。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演出,是不是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尽管几年前,上海的观众已经领教了陆帕长达六小时的戏剧《酗酒者莫非》,但那时更多的观众可能被一种好奇心驱使,想看一看这位被誉为国宝级大师的波兰导演,他所执导的六小时的超长演出,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惊艳表演。而今他继续这种超长时的演出,并且是以中国人熟悉的鲁迅的《狂人日记》为改编对象。濮存昕先生在哈尔滨大剧院观看试演后,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希望演出能考虑到普通观众的观剧习惯。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之后,观剧的意见截然对立。

在戏剧《狂人日记》研讨会上,一些话剧专业人员不主张超长时间的演出,强调要顾及观众的欣赏习惯,也就是二三小时的演出时长。有个别专家批评该剧没有文字剧本,演员临场发挥,观众犹如《皇帝新衣》中的群众,没人敢说什么都没看到。但有一些专家肯定陆帕的作品,认为《狂人日记》给人以戏剧审美上的期待和满足,有一种久违的观剧激动。有专家认为,在思想内容上,一位波兰导演将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体验发挥到了极致,像吃人、铁屋子等文学意象很传神地建构起陆帕戏剧的核心内容。在审美形式上,陆帕式的迟缓和延宕,体现了舞台表演的节奏和力度,形成了陆帕戏剧特有的符号语言。一些长期研究欧洲戏剧的专家认为五六小时的观剧体验,在欧洲并不稀罕,甚至还有更长时间的。长时间观剧,在戏剧表演中并不是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像我们现在很多追捧影视剧的观众一样,只要戏剧作品本身吸引人,再长也不是问题。

在我看来,陆帕的《狂人日记》涉及到很多戏剧方面的问题。作为波兰导演,他的戏剧观念延续着后现代的脉络,特别是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的观念。像《狂人日记》没有戏剧剧本,这并不是说可以非常随意轻松地排戏演戏,而是与格洛托夫斯基所说的“承认戏剧的质朴,剥去戏剧的非本质的一切东西”有一种内在的呼应。因为在格洛托夫斯基看来,“剧本本身并不是戏剧,只有通过演员使用剧本,剧本才变成戏剧”。使用剧本和根据文学作品阅读体验来加以舞台表演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质朴戏剧”中,强调戏剧的主体是演员-观众,所以,那些反客为主、影响戏剧的因素,包括与戏剧没有直接关系的文字符号,都要剥掉和去除。脱离了众多客体约束的戏剧要有自己的建构法则,这种建构就是剧场表演。

陆帕阅读了大量鲁迅先生的作品,并做了60多万字的工作札记。凭借他对鲁迅小说的阅读理解,陆帕要求演员在表演中传递那些压抑人性的力量——家人的、邻居的、自己内心的和社会文化的,凡此种种压抑的力量,都化为戏剧舞台上“吃人”的表演。整场演出共三幕,第一幕:第一次拜访/日记/风筝;第二幕:满月/笑声/狼子村/夜晚;第三幕:鱼和大夫/火车上的青年人/母亲/发烧/救救孩子。这些片段式的场景和情景展示,并不依照我们以往观看话剧的习惯在行进,也不拘泥于小说的叙事轨迹,而是印象式的、随想式的,带着即兴表演的特色。如果对照鲁迅的《狂人日记》,你会发现,陆帕的作品有时好像离原作很近,严格遵循着小说的叙事轨迹,如开头老同学的拜访,是照着小说的文字节奏缓缓展开的;如发现吃人的人中有自己的亲哥哥;还有赵贵翁的眼神等。但有时则是离小说很远,漂离于小说之外,自由联想、自由发挥。像嫂子的出场、高铁上的大学生,都是小说中没有的添加物,这些添加物在舞台表演中,横向拉宽了戏剧的结构,让观众穿越时空、不受原作人物情节的约束,在某个剧情节点上,自由想象、即兴发挥。

这种随意性,是中国话剧表演中不太常见的,如果是换一个中国导演,会格外小心。但在陆帕的《狂人日记》中,导演和演员自由发挥,小说原著中所没有的存在物在舞台表演中出现了。像高铁上的大学生那一段戏,从民国直接穿越到今天。这样的戏剧改编和舞台表演,在理论上显然可以纳入导演为主体的“戏剧构作”范畴。但对很多普通观众而言,如此构作鲁迅的《狂人日记》能接受吗?事实上,陆帕的“做剧法”在中国舞台上也不是第一次呈现,数年之前,根据史铁生小说改编的戏剧《酗酒者莫非》也是如此做出来的,但为什么那时的批评之声很少,而落到鲁迅作品的改编上,人们的质疑就多起来了呢?再扩大一点看,陆帕对于契诃夫小说也有类似的“做剧”,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为此形成了“陆帕戏剧”这样极具标识度的戏剧艺术。

本文节选自《从小说到戏剧——从话剧<狂人日记><长恨歌><尘埃落定>说起》,系作者2021年上戏导演系导师大师班系列讲座文稿。

《戏剧评论》(第一辑)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 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2193-6

58.00元

内容简介

《戏剧评论》为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创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戏剧评论集刊。本刊旨在刊发高水平的戏剧评论,重视戏剧批评的学术性和理论探讨,强调批评的多样化和前沿性,加强海内外剧评人的联系与交流,为致力于戏剧评论的专家学者与中青年批评家提供交流平台。本刊每年一期,内容涵盖剧目评论、现象批评、名家谈戏、外国戏剧批评等议题,重视批评的学术性和理论体系,强调批评的多样化和前沿性,紧抓中青年戏剧评论梯队建设。此刊的创办,对于推进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的“戏剧评论”专业建设、搭建戏剧批评平台不无意义。

作者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在话剧文献整理、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当代话剧批评等诸多方面成绩显著,近五年来中心成员曾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一般及青年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0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出版著作二十多本,发表论文若干,其实力与成果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外戏剧界也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本中心将剧作家、剧本、导表演和剧场以及观众纳入审视范围,构建综合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戏剧研究格局。在具体教学和研究中,突出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史,而不仅仅是话剧文学的研究,这是上戏的话剧史论研究与国内其他大学同类方向的最大不同点,也是作为艺术院校的特色所在。让学生从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甚至观众等各方面了解与研究话剧,从中学习借鉴一些普遍性的艺术经验,并成为他们专业素养中的重要部分。同时,注意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注意基础理论研究,谋求研究领域、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又注意关注当下话剧实践,发挥理论批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致力于上海文化生态建设,研究特色鲜明。

目录

目录

发刊词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

圆桌讨论

如何将文学作品搬上话剧舞台?

——《尘埃落定》研讨会

“用戏剧对抗我们的观看习惯”

——上海戏剧学院“《狂人日记》演出研讨会”

话剧评论

杨扬:从小说到戏剧

——从话剧《狂人日记》《长恨歌》《尘埃落定》说起

丁明拥:《茶馆》的舞台艺术与中国演剧学派

胡志毅:从焦菊隐到孟京辉:老舍《茶馆》的导演版本阐释

夏 波:疫情,是一面检验人性和艺术创作的镜子

——看话剧《社区居委会》有感

周计武 樊浩洲:打开历史与戏剧的《前哨》

——介于“戏”与“影”之间的跨媒介表演

外国剧评

胡薇:他山攻玉,百虑一致

——“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国际单元)”的成功启示

陈恬:呼唤一个“失败者的剧场”

——从《生之代价》说起

冯伟 杨珊:娱乐与思辨、流行与先锋、世界性与地域性

——当代爱尔兰剧作家恩达·沃尔什的艺术风格探析

章文颖:全球化图景中的个体生存之“痛”

——论德语戏剧《金龙》的残酷并怪诞之美

周珉佳:《眼见为证》:“慰安”戏剧创作主体的道德自律

戏剧理论与批评

宋宝珍:话剧艺术学之“十三五”回眸与“十四五”展望

彭 涛 赵文壮:话语的延展——重建新媒体时代的审美戏剧批评场域

蔡曙鹏:从经典剧目演出看新加坡越剧发展潜力

张伟品:谁的哈姆雷特?

殷无为:从虚假走向虚假——傀儡戏剧的假定性体现

剧评人专栏(本期推荐郭晨子)

郭晨子:梨园戏《御碑亭》

郭晨子:明星演剧及其他

郭晨子:《当代中国导演观点》编后

吕效平:《晨子看戏》序

名家谈戏

张 献 翟月琴:“我永远在探索更远的边疆”

——上海先锋戏剧家张献访谈

导演阐述

王圣越:凡事过往皆成序章,艺术与生活不可分割

——话剧《暴风雨》的导演思考

新锐批评

廖荣吉:从杀死“尊上”到打破现实

——评格热戈日·亚日那《铸剑》

齐才华:置于话语失衡的阈限之中

——陆帕《狂人日记》观后

李志娟:爱在谎言蔓延时

——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谎言》有感

呼唤有深度、有前瞻性的戏剧评论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招生网)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