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考研高考化?公平性如何体现?双非学子的名校梦如何实现?

避免考研高考化?公平性如何体现?双非学子的名校梦如何实现?

每到这个时候,总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出现,同样也会招来一大片质疑和反对。但是,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原则——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发表看法的权利,同样我们也有发表相反观点的权利。

就拿我所关心和关注的研究生考试和研究生招生而言,当我听到“避免考研高考化”的声音之后,我觉得在情理之中,但也有些出乎意料。

之前就有人提出过相似的观点——取消初试,把考研改成申请审核制。

他们的理由是,通过这种方法招收一些创新型人才,把那些真正能搞科研的好苗子招过来。

诚然,我也认同这种想法。毕竟我们国家的进步、工业的进步都离不开科研的创新,科研的创新的主体是人才。

但是,通过改变招生方式就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吗?

我想,答案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制度如何保障公平性?如果取消研究生招生的初试,而采取申请审核制,这样的弊端也很明显。学术界有个词叫“学阀”,毋庸置疑,这种现象多多少少都是存在的。申请审核制的招生条件下,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如何避免导师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那就无法保障招生的公平性。

另外一方面,我们把这个点结合保研一起说。我们通常都认为,保研的这批学生都是比较优秀的,而且普遍认为他们就是搞科研的好苗子,因为他们在本科期间就很优秀,很早就接触了不少科研相关的项目,甚至还有人早早就发表了学术论文。

但是,这些通过保送的学生后来在科研上真的有所作为吗?我想,答案也是不确定的。

理由大致有两个:

第一,所谓的保研的学生的科研能力存在的水分不容忽视。那些在大学里获得学校奖学金的人都很优秀吗?并不是!而是他们参与的学院和班级的事务比较多,以至于一些奖项和能加分的项目都倾斜给了他们。后来“综合成绩”就一鸣惊人,而学校的校级奖学金往往就是看综合成绩,而且这种效应是滚雪球式的。因此就存在这样的学生,他和学院的专业老师以及领导都很熟,后来他就成了那个优秀的学生,集各种奖项于一身。再后来就保送,一路都很顺利。

我想表达的是,有一部分保送的学生,他的所谓的成果可能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也就无法证明他具备某种科研能力。

因此,这也是招生的一种失败。

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即便是具备潜力的好苗子,他们也有可能读完硕士就去工作了,也没有读博的打算,最后好苗子去了企业,最终湮灭在所谓的人情世故之中。这又该怎么说?同样,那些在大学期间没有表现出具备所谓的可能能力的学生,他们很可能在读研期间崭露头角,慢慢表现出对科研的热爱和潜力,最后也能做出很好的成绩。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些院士就是从大专生一路走过来的,难道他们的拼搏之路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吗?

因此,我认为通过招生方式抹杀掉一部分学生向往优秀的资格本身也是不合理的。

再回到最初的话题——避免考研高考化。我觉得高考是相对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即便考研也逐渐有这种趋势,最终的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毕竟我们没有做调查研究,更没有数据支撑,仅凭我们感性的认知和分析就下结论未免也太不严谨。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我认为有些时候学生失去对科研的兴趣并不是他没有科研能力,而是院校提供的氛围有问题。

我在读研的时候,至少一大半同学都有想继续读博的打算,但后来就逐渐失去了热情。有的是自身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导师的原因。

就导师原因而言,现实的例子也很多,有的博士生因为被导师各种PUA而绝望,有些女硕士被导师侵犯,有些硕士研究生因为缺乏导师的指导而焦虑等等。有些院校的有些导师所提供的科研环境几乎就是在劝退学生,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应该从招生方面去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纯粹干净公平的科研平台和环境,如果可以,再给予一定的正确的引导,我相信那些即便是“只会考试”的学生也会逐渐产生对科研的兴趣,也会做出来很不错的成果。

就现有的招生制度而言,还是比较全面的,还能够给那些本科“出身不够好”的学生一些冲击名校的机会,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与其大费周折取消初试,不如好好整顿好保研制度,让保研充分发挥出招生的作用,真正达到为科研发展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

对此,你们怎么看?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