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研究(考研的研究方向是自己选吗)

考研的研究,考研的研究方向是自己选吗

又到了年底,似乎得对今年进行复盘了。

  硕士求学生涯过了一半,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到底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在研究什么?或许只有我自己知道。

  满怀期待独自到达一个北方城市,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我以为是充满了乐趣的,但是其中有乐也有忧。

  每个人入学之前都信誓旦旦地说:“我要读博!”,但是一番体验下来,没有多少人能吃得了博士的苦。科研生活非常枯燥,或许这也和我们的领域有关。

  基本流程就是到了学校,可以接受老师分配的科研任务,当然也可以自己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找到自己想研究的领域。但是这样做的难度非常大,首先你得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才能摸索到研究领域的基础热点,另外你的导师或许就是某一个行业的大家,他的视野和见识哪里是刚入门的学生能够比拟的呢?这里并不是否定大家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只是在探索时一定要及时和导师沟通,有效沟通有效反馈。

  好,现在手上有课题了,那么就开始实验操作,养材料,向师兄师姐学习各种实验操作,自己上手。这里也有非常奥妙的体验,毕竟人是处于社会当中的,你说学生很单纯,但是这些单纯中的恶更加让人心累。我所在的课题组师兄师姐都很好相处,至少在学习实验操作的时候师兄师姐们都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但是由于办公室里的隔壁组,让我真正见识到了“每个人都是竞争者”。研一刚入学,小泳的实验计划中需要用到一项技术,该技术是他们组的看家本领,组内高年级的学生人人掌握实验流程实验技术。小泳想用这项技术,但组内每个人都摆出一张冷漠脸,“关我什么事?与我何关?”是他们对小泳说的。最终是组内一位师兄向小泳伸出援手,仔仔细细地告知小泳实验中每一个要注意的细节,新手,但凡没有注意到其中任何一个细节,实验大概率失败。就在小泳摸索了半学期,终于优化了实验方案,当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师兄师姐们都涌了出来,纷纷向他讨要流程。在实验室中,你就得戴上面具,你需要表现出和善,好说话,一副非常好相处的样子,只有在独自一人,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摘下这些面具。

  顺利的话你的实验每一步都很容易出结果,但是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呢?经常都是这个做不出来,重做重做重做。那个也做不出来,把流程中每一步材料、试剂都换一换,希望最后会有结果。甚至你的实验是需要大量重复才能有结果的,所以你夜以继日地干活,希望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只能说很累,很枯燥。

  以上是对于手上的课题,但是你以为研究生只需要处理自己的课题就好了吗?如果是,那就太幸福了。新生刚入组,可能还没有科研任务,那么这时候就是纯纯的打杂人。“小海,帮我取个快递”“小海,财务这个账有问题你去看看”“小海,本周六8:00正门集合,出一趟外业”一切相关的,不相关的最终都落在了你头上。更加可怕的是,导师承接的小项目,最终会落到新生手上,这是一些与你未来科研任务毫无瓜葛的工作,但是你必须要做,没日没夜的干活。

  如果所在的组经费充足,那么实验做起来会畅快很多,但如果和我们组一样,比较贫困,那么所有你用到的东西都是限制。很辛苦,特别是有大小导在的组,我们大导不管事,小导事妈,遇到小导理事不清的,更是雪上加霜。

  噢,除了实验当然还需要大量阅读文献,实话说,现在学生都处于一个比较浮躁的状态,没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坐冷板凳。学习生活已经把人压弯了腰,而这几年的校园生活也非常痛苦,你只能在学校里面晃悠,和外面的花花世界是有壁的,更加痛苦了。

 

 那么,研究生到底研究了什么?能学到什么?可以理解,硕士研究生只是承担了一小部分科研任务,而这一点点就足够你毕业了。除了这日日夜夜的干活,我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并没有很好的受到一些科研训练,包括科研思维等等。但我时常会想起导师质问我的话“你是天才吗?你是天才吗?不是天才就应该努力去干啊。”

  躺在床上时,刷手机时,不愿干活时,“你是天才吗?“这句质问会让我在泥潭中拔出一条腿。

考研的研究(考研的研究方向是自己选吗)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