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考研(国际法考研大学排名)

国际法考研(国际法考研大学排名)

国际法考研,国际法考研大学排名

前言

知行法学国际法团队在知识星球中早已发布《国际法必背50题》,这是在今年大纲明确仅考察国际公法背景下的重要创新,这50题带着大家梳理国际法的重点知识,助力大家最后的时光能够更加高效、轻松,且有收获,我们在人大等你!!!

Tips

一、法考和考研双考篇:有舍有得,提高效率

二、冲刺阶段的备考方法论

(一)体系化背诵

整体的知识架构

(二)自我总结与模拟

参考必背50题

(三)研习真题:输入+输出

参考真题讲义

(四)参考热点

了解热点话题,但不能沉迷热点

储备答题案例素材

三、时间规划

(一)不能平均发力

难背诵、难理解的科目可以更多地倾斜部分时间,灵活分配时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劳逸结合

定期放松,不要过度焦虑

前言

一直以来,国际法学在很多同学眼中的标签都是“高性价比”,在今年和各位师弟师妹的日常交流过程中,知行国际法学小组也发现很多同学也正是因为“高性价比”和“竞争不太激烈”而选择国际法,笔者可以理解一些同学以考研上岸为导向而做出的选择,但在冲刺阶段开始之际,笔者还是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因此掉以轻心,仍然应当严谨、认真地完成冲刺阶段的学习,夯实基础,以应对初试的考核。

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进入到冲刺阶段后,笔者深知绝大多数同学都将面对“两座大山”——枯燥乏味的背诵和无处不在的负面情绪。对比,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经历,对冲刺阶段如何平衡法考和考研、国际法学冲刺阶段的备考方法论以及国际法学和其他科目间的平衡等问题进行分析与回答,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但在正式开始之前,笔者想对各位同学说的是:世上有千万条路,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路,考研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但殊途终将同归,我们都会在更好的未来相遇,所以不必纠结于几个月后的那场考试的结果,我们只需要拼尽全力走完最后一段路,抛弃那些焦虑和不自信,迎接一个更勇敢、更优秀的自己。

一、法考和考研双考:有舍有得,提高效率

一直以来,法考主观题的考前和考后都是双考的同学们弃考的一个小高峰期,尤其是近年来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大涨的背景下,很多同学会在这段时间纠结于自己能否完成后续背诵任务,并审视自己在考研备考学习中的小瑕疵,以此为借口暗示自己放弃考研。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毕竟对双考充满自信又绝对游刃有余的毕竟是少数,两考都高分上岸的亦是少数,我们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如果能通过法考那就是“锦上添花”,如果不能,那至少也通过了客观题,不算全无收获。

关于法考和考研如何平衡的问题,知行法学公众号每年都会推出相关推文详细论述,在此我就不过多重复了,只简要提醒同学们几点。

(一)有舍有得,不要人为增加自己的压力

每年客观题出分后都会涌起一波晒高分的热潮,有些同学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产生一些焦虑或不自信的负面情绪,进而怀疑自己能否顺利通过主观题。对此,希望同学们始终牢记:法考是通过型考试。哪怕只是踩着分数线过的法考,拿到手的也是A证,高分确实能让人艳羡,但它能带来的作用和影响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我们备考主观题的思路也是这样,一切以拿到108分为首要,以此为目标规划备考重心即可,千万不要把时间过度倾斜在主观题备考上。

(二)把握重点,注意提高效率

主观题考试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就是民法、刑法和诉讼法,尤其民刑部分。理论法重点明确,只要熟悉中特法治相关知识即可,即使考试时遇到不会的也不要紧张,结合法理学考研的知识丰富答案也是可以的。诉讼法一定要熟悉法条,可以听一下老师们的法条检索课,近两年诉讼法的题目基本都是能找到法条就能拿到大部分分数。民刑更强调理解和应用,也是很多同学在考试时拿不准的,这部分只能依靠同学们的基础,考前可以听听老师们的冲刺课程,这里推荐柏浪涛老师和李建伟老师,柏浪涛老师的解题思路在考试时非常有用,李建伟老师的考前冲刺则是能很好地抓住考试重点知识点(去年就命中了)。

(三)灵活应对,坚持完成作答

参加过客观题考试或模拟过近年真题的同学可能都有所察觉,法考的命题风格也逐渐在发生变化,它更灵活、更生活化,所以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最本质的永远是法律关系,当作答中遇到令人困惑的问题时,不妨冷静下来厘清相关的法律关系,再检索有关法条和知识点,希望大家坚持答完,不要中途放弃,也不要随意应付。

二、冲刺阶段的备考方法论

冲刺阶段我们的时间更紧张,繁重的背诵任务也会增添不少的压力,所以这个阶段许多同学会情绪崩溃,但笔者一直认为,对抗焦虑等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只要忙于自己的规划和任务,就不会有时间胡思乱想了。因此,笔者在这里提出几点冲刺阶段的备考方法论,希望能帮助各位同学有目的地完成学习规划。

(一)体系化背诵

不像民法和刑法一样拥有清晰的总则+分则式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国际法共有三门科目,内容十分繁杂,同时和国内法的规则联系紧密,很多问题需要记忆不同国家的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体系化背诵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从近年国际法真题命题风格来看,掌握宏观的知识框架更有助于我们踩中得分点,更多地拿到分数。以2022年的真题为例,第一题材料题仅给了一段论述性的材料,然后要求考生结合国际法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这样的命题方式就要求同学们对国际公法每一章节的大致内容和核心知识点都有所掌握,一方面,这样的题目不会让人无话可说,各位同学只要尝试结合材料编写答案就一定会拿到分数,哪怕不会也不至于一分都拿不到;另一方面,这样综合性强的题目我们很难摸清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只能尽可能多地尝试踩点作答,所以分数的上限不是很明晰。因此,面对这种类型的题目,笔者建议各位同学构建科目内的知识结构体系,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在时间有限的冲刺阶段,不应花费大量时间纠结于某一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应该更广泛地背诵基础知识点。

其次,只有完成体系化背诵的任务,才更有助同学们跨章节领会某一概念。从近年真题来看,概念比较、辨析类题目出现频率也较高,具体题目与所涉知识点见下图。

从表格所列知识点可以看出,自17年试题改革以来,国际法专业初试必定有一题会考察概念辨析与比较。此外,这些概念往往并非同一章节内知识点,因而需要跨章节进行对比,如果在背诵和理解时不尝试进行多章节间对比学习和记忆的话,那么同学们在答题时的视角则会局限于具体的知识点概念本身,而无法从更宏观的角度运用抽象的思维进行更全面的论述和作答。所以笔者建议各位同学在背诵时就要有意识地对比和联系自己认为较相似的知识点,千万不可以不求甚解或者应付了事。

再次,体系化背诵和记忆知识点强调的是知识结构的体系化,但并不意味着对待核心知识点只追求掌握其知识结构即可。例如,国家管辖权是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国际国家法这一章节,甚至国际公法的重点知识点,也是国际法专业初试的高频考点,知识结构的体系化是指提到国家管辖权,我们的脑海中立刻联想其是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属地、属人、保护和普遍管辖权四种。这样有上位知识点也有下位知识点才叫体系化,但我们的考试对同学们的要求并不止步于此,如果仅仅是止步于记忆、背诵这些相关的概念、种类,那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对“普遍管辖权”的理解只停留在背诵其概念,那如果遇到一国对某特定国际罪行的管辖与他国对此罪行行使属地管辖发生冲突的情形又该如何作答分析?如果该特定国际罪行又与享有管辖豁免的特定主体相关那又该如何作答分析?可以说,如果没有彻底理解这些核心知识点,而只满足于背诵它们的定义、分类及特征,那在实际考试中是无法应对人大的考核的。

最后,正如上一点笔者所强调的那样,我们追求知识体系和结构是为了梳理相关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关系,这种做法是学习的手段而非学习的目的,千万不可以为了体系化而体系化,故而笔者在这里希望各位同学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有疑惑或是不解的地方都一定要及时回归课本,因为课本的叙述永远比讲义或是笔记更体系化、更详尽,回到课本并不意味着浪费时间,因为我们并不需要再彻底通读课本,只是课本模糊的表达更少且更权威,查阅课本之后我们更能精准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此后面对相关知识点也不会再犹豫不决、浪费精力。所以笔者希望在最后的阶段中,各位同学也可以正确使用课本,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我总结与模拟

考前冲刺阶段一直被视为考前提分的黄金阶段,正是因为这一阶段中经过反复总结和训练,同学们可以迅速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应试技巧并继续巩固知识点。因此,在冲刺阶段中,同学们可以在最基础的背诵任务之外,进行自我总结和模拟,以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1、用好必背50题

知行法学国际法小组今年推出了国际法必背50题,其中包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科共54道分析论述题,笔者在这里需要再强调的是,这份必背50题并不是什么所谓的“考前佛脚”或“考前划重点”,如果仅抱以侥幸心理而只重点背诵这份讲义,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虽然名为“必背50题”,但国际法小组并非要求各位同学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这份讲义的核心在于思路解析和作答角度示例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54道题目,为大家提供分析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依据近年来真题的考察范围向大家强调学科重点和核心知识点。因此,希望各位同学们在使用必背50题时,不要只局限于背诵参考答案,而是要在背诵中理解、分析并进行自我思考,尝试写出自己的答案,以更主动的心态进行背诵和学习。

除了用作背诵资料之外,国际法必背50题也还可以作为模拟练习的题库来使用。由于法考主观题并不考察国际法,所以相较于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等专业的同学来说,备考国际法专业的同学们经常会面临“无题可做”的困境,网络上检索出的专业课题目的质量往往也参差不齐,所以这份必背50题可以成为同学们检验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工具。不过鉴于大家在冲刺阶段时间和精力有限,笔者也并不建议大家每道题都按照考试的要求和标准做到全真模拟,对于大部分题干清晰、考察知识点明了的题目,同学们只需有自己的构思即可。如遇到小部分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各位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全真模拟。

2、时时总结,常学常新

正如笔者在上一部分“体系化背诵”中提到的那样,辨析、背诵的过程离不开自我总结和思考,只有经过自己梳理总结的知识点才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仅仅背诵已有的讲义或资料在短期内确实会让人有所收获,但这样的记忆不能抵抗时间带来的遗忘,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使知识点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在这里,笔者简要提一些关于自我总结和对比的小方法和小建议。

首先,努力总结或精简段落,尝试提炼出关键词。这一步看似很简单甚至有些同学会认为很多余,但笔者认为经过自己提炼并写下的关键词给人留下的印象远比简单在文段中划线做标记来得深刻,同时这些关键词会在我们下次复习到这个位置时自动进入我们的脑海并快速帮助我们记忆相关内容,这就省略了“读划线词句”这样一个过程,自然也就更高效了。

其次,将总结和思考的工作分散于日常生活中,将学习和背诵与生活相融合。越到后期,同学们的复习负担越重,就越不可能拿出整块的时间专注于某一科目的背诵和总结,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诸如吃饭、散步或睡前这样的时间段大脑也尝试进行总结和思考,睡前可以回忆今天背诵的重点知识点和模拟的题目,这样不仅更助眠也更会让大脑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我们国际法学,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使用这一方法,因为民法等学科离我们的生活更近,能启发同学们的概率也更高。

最后,常读常新的关键在“常”,笔者并非要求同学们盲目追求复习的遍数,而是希望同学们不要长期搁置某一科目的学习,不能因为自我感觉复习到位了就长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的,经常复习某一知识点才能更容易地发现与它相似的知识点,也能更便于同学们理解这一知识点,尤其是那些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三)研习真题:输入+输出

真题的重要性一直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又因为真题数量较少,很多同学往往对模拟真题持更严谨的态度,这样的想法当然没错,同学们既不能盲目自信、过早开始模拟真题最终导致浪费真题,也不能过于谨慎而迟迟不开始模拟真题的工作。在冲刺阶段研习真题的工作中,各位同学们需尽量做到输入输出两手抓,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分数。

“输入”意味着不能停止背诵和深耕的工作。同一个知识点、同一个问题,每一位同学在不同的阶段对此的观点可能不尽相同,随着背诵工作的重复进行,相信大家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是越来越深刻的,同时个人对知识点的个性化理解也是逐渐增多的,所以在后期时,每位同学的讲义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同学每当有新的理解或新的联想时,都及时记载于相关知识点附近,并定期做好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答案。

“输出”意味着一切都要最终落实到纸面。有些同学在最后阶段总是会莫名地急切,将全真模拟视为浪费时间的事情,宁愿花费时间漫无目的地低效背诵,也不愿意抽出一天的时间以考试的标准进行真题模拟。还有些同学则只满足于在答题纸上大致列出知识框架,认为这样就足够了。但就笔者的经验来看,真正考试时的情形和同学们的设想总是有所出入的,哪怕考前十分科学地分配了各科作答时间,在真正考试时各种意外可能也会让计划赶不上变化,例如临考紧张的情绪、试题难度的变化甚至考场时钟的设置也可能影响我们看时间。考前全真模拟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对自己的思考速度以及作答速度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真正的考试中及时调整答案和作答思路。

(四)参考热点

不论是初试还是复试的备考,总有部分同学会一直纠结于考题和热点话题与学术前沿的关系这个问题,尤其临到考前,在焦虑情绪的作用下,很多同学会将热点作为“考前佛脚”或“指路明灯”,仿佛掌握了热点就能在考试中碰到一模一样的问题。笔者理解这些同学的想法,毕竟想走捷径、撞大运是很正常的事,但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戒骄戒躁、稳扎稳打才是上策。

相信仔细研读或模拟过历年真题的同学都会发现,人大初试考核的题目虽然内容或表现形式是当年热点事件,但其考核的本质仍然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哪怕同学们在参加考试前根本不了解何为“枫桥经验”(虽然这不太可能,因为“枫桥经验”也是当年考研政治的的热点),也能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分析其所属的基础知识点。22年国际法初试真题也同理,哪怕同学们并不能全面、清晰地理解孟晚舟案背后的国际法规则,也不会影响大家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作答。所以在最后阶段,各位同学们更应抓请主次,可以积极了解热点话题与事件,但绝不能沉迷热点,复习的核心仍然应当在基础知识上。

当然,笔者上述所讲并非暗示热点不重要,毕竟热门话题意味着高讨论度,意味着这一话题背后存在着争议,而有争议同样意味着某些新思考、新理论的出现,我们要做的是把握这些新思考、新观点、新理论所涉及的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点。毕竟最学术前沿的观点一般也不在初试考察的范围内,我们只需要牢牢把握住基础知识点即可,在此基础之上,能结合实际,有逻辑地论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已经是难得的事了,大部分同学在初试中追求的应当是多拿分而非盲目追求高分。此外,保持对国际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还可以为我们储备答题案例素材,使我们的答案更丰满,也不至于在题干中出现有关热点时不知该从何角度检索知识体系,如在2018年的法条分析题中,就要求结合具体的实践分析人民自决权原则相关的条款,如果对国际热点事件丝毫不关心,那么可能很难举出适当的例子。又如,可能有同学发现了2017年第一道材料分析题的案例原型正是意大利海军射杀印度渔民一案,虽然题目中某些细节和实践不符,但如果对这一热点事件有所关注的同学在看到题目时相较其他同学可能不会那么紧张和不知所措,对于争议重点也可能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不过这些都是概率性事件,同学们备考中仍应该稳扎稳打,这样才最稳妥。

三、关于时间与规划

时间规划不仅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备考中至关重要,在冲刺阶段中,同学们也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不能平均发力

在冲刺阶段,很多同学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太过于执着自己之前设定的学习规划,比如政治肖1000在第一遍结束后就已经拥有较高的正确率了,但仍然为了追求百分百正确率而二刷甚至三刷肖1000。不可否认的是许多高分经验贴都提及要反复刷肖1000,但每位同学的情况不同,如果你的专业课备考程度远未达到初试考察的要求,那为什么不及时调整规划,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转移至专业课备考上来呢?

同时,专业课的不同科目之间的时间分配也应当根据每位同学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有些同学苦于理论法三科的背诵,有些同学则民法基础相对更为薄弱,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固执地坚持平均分配备考精力和时间呢?难背诵、难理解的科目可以更多地倾斜部分时间,冲刺阶段更应该争分夺秒地查漏补缺、补齐短板,而不是妄想用长板盖过短板,几乎每一年都有理论法或应用法的偏科选手,幸运的通过了90分的单科线,不幸的则直接无缘复试,如果因为这样的失误使得一年的努力白费,岂不是因小失大?

因此,笔者希望各位同学在冲刺阶段灵活应对各种难题,及时调整自己的规划,切忌平均发力、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注意劳逸结合

基本上所有的经验贴都会提及备考中劳逸结合的重要性,笔者在备考中也认真听取了这一条建议,这一点在第二阶段时还很容易实现,但越临近十二月月底,这一点越难做到。比如在初期时我还能抽出一整个下午和晚上吃喝玩乐,但在十一月之后我也只敢抽出一个晚上稍微放松放松。考前保持着一种紧张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学习任务的完成进度有些滞后,那及时缩减放松时间也是值得提倡的,但笔者认为每周至少也要空出一小段时间用于休息。一方面,越到后期是越不敢生病的,影响进度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小意外会打乱原本有序的学习规划,甚至可能让一些同学直接崩溃,这时无论这样的病痛是大是小,都可能会直接成为一些同学弃考的理由;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每周都应至少运动一两个小时,运动和出汗也是发泄压力的一种途径,同时运动后整个人精神状态也会更清醒,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三)适合自己的作息/进度才是最好的作息/进度

笔者一直认为我们大部分的焦虑其实不是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而是来自于将自己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当各位同学开始跟随各位政治老师进行每日背诵时可能会发现,原来真的有那么多同学早上五六点就起来背政治了,渐渐地大家可能也会发现原来真的有同学每天学习时长有近16h。笔者并没有认为这些同学效率低下的意思,反而很钦佩他们能在寒冷的冬天依旧每日早起。只是笔者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因此盲目改变自己的作息,适合你自己的作息才是最好的作息,如果因为睡眠不够而在复习时困倦,反而更影响自己的备考状态,所以那些每天必须要睡够七个小时的同学就继续大胆地睡吧。

而关于学习进度也是同理,在冲刺阶段时,笔者经常会在各种社交平台看到以下这类问题,“11月底专业课还没结束一轮/二轮背诵是不是考不上了”、“12月才开始学政治是不是考不上了”、“肖4选择题平均分35分是不是考不上了”亦或者“英语客观题平时平均分××,最后考试能考到××(分)吗”,更有甚者会以专业课某一具体知识点为例,询问背诵到何种程度可以通过初试。笔者理解各位同学在最后阶段希望得到肯定以增加对于考试的自信的这一心理,但这样的备考思维同样也是另一种精神内耗罢了,考研不是通过型考试,考前不存在任何“标准”可以衡量你是否可以通过初试,各位同学们可以做的只有专注自身并保证自己是在持续学习的,多分析自己对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少比较他人的复习轮次或遍数。当各位同学察觉到自己有盲目和其他同学比较进度的趋势时,应当尽快冷静下来,专注于实施自己的复习计划。

四、结语

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但这场考研之战并非成王败寇,没有一场考试可以决定我们的一生,所以,望诸君在最后的几个月里摒除杂念、奋发向上、勤勉认真、自信但不自傲、谨慎但不卑微,时刻铭记出发时的理想,相信各位最终都能交出令自己满意的答卷,于明年春天收获自己满意的结果。

百日冲刺
百日冲刺丨冲刺开班仪式: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百日冲刺丨三轮阶段法考主观题的备考策略:大将风度,有舍有得
一文读透:法考主观题与人大法学考研初试的联系与区别
百日冲刺丨三轮阶段法考主观题的备考策略:大将风度,有舍有得
百日冲刺丨如何充分发挥人大法学考研历年真题及其解析的作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百日冲刺丨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背诵方法总体提示: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百日冲刺丨一文读懂人大法学考研中的真题解析
百日冲刺丨人大法学考研三轮阶段:如何从“输入知识”转向“输出知识”
后疫情时代的努力与淡定:二战考研人大知产上岸心得
购买说明

全程班课程和全程资料体系均可单售,具体价目如下:

购买方式


长按识别微店二维码,关注新品上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国际法考研(国际法考研大学排名)

国际法考研(国际法考研大学排名)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