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直上云霄。
彼时,湘西山区,一个13岁小男孩正站在家门口眯着眼,眺望卫星划过天际。
遥远星辰中微微泛红的光芒,在他的心里激发出无穷的遥想与好奇。
那份好奇,伴随着少年的成长期,愈加强烈。
一个坚定的想法也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我要去大连理工大学!”
从山区男孩到“天宫”匠人,
大连理工大学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的“飞天梦”生根、发芽,奔向璀璨星河。
而在那片广袤无垠的黑色土地上,
这所巍巍学府正肩扛为国育才的使命,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少年成长。
“世纪之问”震耳发聩
高校“必答题”谁能来解?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人才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芯片之战”足可看出,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争。
钱学森。图源:人民资讯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如何厚植土壤,让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冒”出来?
一直都是摆在中国高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17年前,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振聋发聩: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而破解这道艰深命题的关键之一,或许就是大连理工大学。
人才之成出于学。
肇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大连理工大学,
培养了无数大国工程师,
将智慧的力量凝聚在“中国制造”的时代重量里——
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屹立在发射架上。图源:科普中国
新中国的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台激波管,第一艘核潜艇,第一个现代化油港、渔港、军港,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
不管是工业一线还是科学前沿,
不管是浩瀚大洋还是苍茫宇宙,
大工人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每一个祖国需要的地方。
范本尧院士。图源:光明网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范本尧院士从那里走出,
历时6年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卫星正式送入轨道,
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第一代导航定位卫星,
并首次实现了“双星共位”运行;
蹇锡高院士。图源:人民日报
航空、航天等许多高科技领域,急需轻质高强耐高温的材料,
为此,蹇锡高院士带着大工人“为国助力”的使命感一头扎进去,
造出了目前耐热等级最高的可溶性高性能工程塑料,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彭孝军院士
本硕博都就读于大工的彭孝军院士,
长期从事精细化工领域研究,
他构建的染料产品体系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创制的血液细胞分析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港珠澳大桥全景。图源: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如今,成千上万从大工走出的优秀学子已在祖国各个角落发光发亮——
面对美国在5G技术上的制裁,大工人让中国芯闪耀世界;
“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上,同样“镌刻”着大工人的名字;
长征5号运载火箭划破云霄、C919大型客机圆满首飞、国产航母闪亮登场……
随处可见大工人开拓创新的印记。
C919飞机103架机在浦东机场起飞。图源:国际在线
国之所需,心之所向。
新中国的多个“第一”见证了大工人科研报国的荣光,
“国之重器”上的一个个贡献亦彰显着他们强国复兴的担当。
但要问,昂首前行的底气从哪里来?
翻开大连理工大学的办学史,答案已然明了。
学在大工并非虚名!
人才哪里来?从大工找答案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大连理工大学深谙此道。
我国结构与多学科优化第三代领军人程耿东,
我国大坝抗震学科的开拓者之一林皋,
我国海岸和近海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邱大洪,
中国微纳米技术的开拓者之一王立鼎……
这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照亮了大工学子的成才之路。
14位两院院士坐镇,
兼职两院院士更达34位之多。
良师育良才,
为其赢得了“学在大工”“创新在大工”的美誉。
创新教育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创新教育的高校之一,
大工拥有1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创新班。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推出“拔尖计划”2.0版本之后,
大工已有5个学科入选其中,
覆盖了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力学五大理工基础学科领域。
育人,不仅要着眼当下,更要放眼未来。
这些年,大连理工大学把“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理念又玩出了许多“新花样”,
形成了以本研贯通式和导师制、书院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为特色的“一式两制三化”人才培养模式,
配合其弹性学年制、自由选课制和大规模创新创业计划训练计划等政策的实施,
让“学在大工”的招牌愈发亮眼。
面向工科前沿领域,
大连理工大学也从不吝啬在“活水之源”上的投入:
早在1996年,大工就获批为“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此后,又陆续开设了华罗庚数学、张大煜化学、王大珩物理等基础科学班,
建立了一系列拔尖人才培养特区。
大连工学院校门图。图源:大连头条
打铁还需自身硬。
大连理工大学一流的人才培养已贯穿各个学科专业领域,
70多年的深厚底蕴,
让这所老牌高校的发展“后劲十足”,
昔日的“四大工学院”
如今势头更猛。
图源:软科
放眼全球,
该校26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位列ESI世界前1‰。
图源:软科
再看专业,
该校7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几乎覆盖了全部招生专业。
在最新的软科专业排名中,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稳居全国第1,
另有38个专业位居全国前十。
学海无涯,面对“海上风浪”,
也只有用这样的硬实力打造出来的巨轮,
才能支撑着大工学子走得对、走得稳、走得远。
厚土育人才,
他们才是未来人才之战的“关键”
热土托举着青春,希望寄托于青年。
弹指70多年,一位位年轻的“追梦人”,
在大连理工大学种下缤纷梦想,绽放光彩。
被称为“幽灵船”的无人船舶是未来作战体系重要支柱,
2021年《面向无人船舶的低能耗毛细波推进器》的问世,
极大地提升了无人船舶的实战稳定性,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
其隐身性能也十分卓越,
在军事侦察等领域有巨大优势与潜能,
这一突破性成果正是出自大工的6名本科生之手。
核酸检测多久可以检测到目标基因,
今年,大工学生团队给出了答案——
10分钟!
这项技术是由该校学生团队历时两年研究所得,
检测速度是传统同类扩增方法的5倍左右。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
该校大四学生就曾做出被誉为2021最强GNN的Graphormer模型,
力压谷歌DeepMind、百度、蚂蚁金服等队伍,
一举夺得了图预测任务赛道冠军。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科生搞科研,
这在大连理工大学并不少见。
不仅如此,
带领他们探索的还是“院士天团”。
国家级科研基地、国家级教学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在这些地方,耳濡目染间,一个个“小白”变成了科研大佬。
无论是在潜精研思的实验室里,
还是在叱诧风云的赛场上,
大工学子的身影从未缺席。
凭借一流的综合办学实力,
大连理工大学一直有着甚高的社会认可度。
根据统计,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稳定在95%以上,
仅2021年,就有近2000名毕业生入职世界五百强企业,
其中,大工本科入职者持平甚至高于研究生入职人数。
让人不免感叹:名校风采,向来卓然!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正如今年年初,周建平院士再次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时,
当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他依然以坚定的语气重复了当年那句,我要去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究竟有何魅力?
想必现在,
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不言而喻了……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