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考研,新闻与传播考研院校排名
3月31日下午三点半,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17名学生党员来到武汉大学闻一多纪念馆,探访闻一多老先生在珞珈山上留下的足迹。
武汉大学闻一多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位著名的诗人、学者、坚定的爱国民主志士,正是用爱谱写了他爱国为民、可歌可泣的一生。在学校统战部学生志愿者们细心精彩地讲解下,同志们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著作原件等,感受了闻一多先生上下求索、奋进不息的伟大一生。
钢铁般的意志、热血沸腾的诗歌、上下求索的精神都使同志们在闻一多先生如诗如火的一生中深受触动。
经过今天的参观,我了解了闻一多先生曲折而传奇的经历。而他在珞珈山任教时,也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相当大的转变,即从一名诗人转为了一名成熟的学者。珞珈山下好读书,我们更应在如今安定的环境中,潜心修习,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广告学党支部
沈阳熠
闻一多先生,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是武汉大学的筹建人之一和第一任文学院院长。时至今日,学校的樱顶、纪念馆,甚至“珞珈山”之名都还静静地存放着闻一多先生曾经的印记以及后人对其深深的敬仰。
展厅共分为四个部分:“诗人闻一多”“学者闻一多”“民主志士闻一多”和“闻一多在武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进入纪念馆就映入眼帘的那句话:“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在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正是因为有这样怀抱赤子之心,深切热爱着祖国的人,才能让我们民族的精神屹立不倒。这份富有诗意的拳拳爱国之心,也正是每一代青年都应好好传承,不能遗忘的。
——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党支部
孙立如
在武大学习生活了四年,却是第一次来到珞珈山上的闻一多故居。在讲解员们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中国现代伟大爱国主义者闻一多的一生。
在他不足48年的生命中,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从事新诗创作,写下著名的《七子之歌》,出版诗集《红烛》;他是一位优秀的学者,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潜心古典文学,在唐诗研究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民主志士,置生死于度外,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最终为他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爱国爱民的深厚情怀、舍生取义的精神品格都值得我们学习。向这位诗人、学者、志士致敬!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党支部
阎冰洁
“在抗战以前,他也许是唯一的爱国诗人。”朱自清先生曾如此评价闻一多。
他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但或许用诗人来形容他更加合适,因为在他眼里,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从《红烛》到《死水》,葬着他的愤懑、呐喊和深切的爱。就连他的胡须都曾践行着这件事:抗战未胜,胡须不剃。等到抗战结束,闻一多先生胸前,黑须盈尺。
直到1946年7月15日下午,在他即将跨进家门时,被潜藏国民党特务枪杀身亡。那天上午,他的最后一次演讲中最后一句话是: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广播电视学党支部
吴柯沁
图文 |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总支
运营 | 珞新传媒 李欣然
审核 | 李烽 珞新传媒 徐薇崴 罗雪晨
新闻与传播考研(新闻与传播考研院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