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考研(李林考研数学押题事件)

李林考研,李林考研数学押题事件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的奇葩,具有地域性、根源性、独特性、贴近性等特点,古朴又不失优美,生动又不失庄重,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应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方言文白相间、别具一格,雅俗共赏、独具魅力,只是有些字词有音、有义而无其形,人们书写起来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统一规范标准。

本文试对部分词语予以辨析诠释,不一定科学、准确、妥帖、到位,一孔之见,抛砖引玉,期望激发乡友同仁的兴致兴趣,共同探讨家乡方言俚语的微言大义,齐心守护家乡语言文化的血脉基因。

01

川口——窗口、喘口

在济源农村,有一种盛米面的陶瓷类容器,底小肚大口小,属于小瓮一类,人们叫它“川口”。

细究起来,“川口”应该写作“窗口”或“喘口”的。

西汉贾谊《过秦论》有“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句。瓮,一种陶制的口小肚大的坛子;牖(yǒu),窗户;枢,门上的转轴。翻译过来就是“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作门轴”,比喻住房简陋,家境贫寒。

由于“瓮牖”的关系,后来不断演化,“瓮牖”同义了,称瓮为牖为窗口,称小瓮亦为窗口。窗,普通话读chuāng,济源方言读chuan。可见“川口”乃“窗口”之转音,为容器小瓮的专用代称了。

另有一说:“川口”应为“喘口”。令人喘气、窒息的出口不会太大,出气不畅必然憋出大肚子,故称底小肚大口小的容器为“喘口”,似乎也有点道理。

02

川资路费——盘资路费、缠资路费

济源人习惯把出门带的钱叫“川资路费”,《现代汉语词典》也有“川资”一词,释为“路费、旅差费”。但“川”字义项有三,河流、平地和四川专指,哪一个都与“路费、旅差费”风马牛不相及。

“川资路费”的正确写法,应为“盘资路费”或“缠资路费”。古时候称路费叫“盘缠”,为外出携带方便,把一串串铜钱装进细长口袋盘缠、围绕于腰间,以供途中车马食宿之需。久而久之,这种路费就简化成了“盘资、缠资”。“盘、缠”与“川”字读音相近,有些人就把“盘资、缠资”写成了“川资”。结果以讹传讹,连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也难以幸免了。

03

麻溜不分、麻缕不分——麻糜不分

济源人把憨傻、脑子糊涂、不明事理、胡搅蛮缠、办事无序,叫作“麻溜不分”“麻缕不分”。其实,应该是“麻糜不分”。

“糜”(méi),也叫糜黍,属于谷类。糜籽较谷粒略大略黑点,与亚麻籽高度相似,一般人难以分辨,就像麦苗、韭菜容易混淆一样,所以便有了“麻糜不分”。

04

八叉、拔歘——叭歘、啪嚓

把事情弄糟了、搞砸了,或说话办事水平低、能耐差,济源人评价时爱说“八叉”或“拔歘”(欻,chuā,象声词),有时前面还会加一个程度副词“日”或“老”,表示很、极、特别的意思。这两个词,其实应该写作“啪嚓”“叭歘”的。

“啪嚓”“叭歘”都是象声词,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把东西摔在地上,破碎了、损毁了,不是弄糟了、搞砸了,收拾不起来、提溜不起来吗?例句:事情啪嚓了(没办好、没办成);这人老叭歘(不够意思、不够朋友,品位、档次、水平很低);生意叭歘透了(业务少、利润薄、不好做)……

05

镂馍——炉馍

济源西部邵州一带,有一种传统特色食品——“花馍”,有人写成“镂馍”,严格来说应该是“炉馍”。

炉,指加工的方式,用炉加工催熟,炉是专用炉,叫“鏊(ào)”,上下皆可置火加热、两面烘烤。用炉烤熟的“炉馍”中间平底儿,四周有沿儿有花纹,故有“花馍”之称。“花馍”的花纹是用刀镟割的,称“割花儿”,“镂馍”之镂也有雕刻义,但过去民间应该没有这种文绉绉的叫法,或者还没有上升到以工艺手法命名的高度。就像青黄不接时的应急活命食品“碾转”,有人写成“碾馔(zhuàn)”,实在有点高估了古人穷人的生活水准了。

如果现在想让“炉馍”“花馍”走向市场,称它“镂馍”,显得文雅、别致、有内涵、高大上,属营销层面,则另当别论。

06

胡砌——活砌

济源山区有一种建筑材料,有人叫“胡砌”,其实应是“活砌”。“活砌”是在木质模具里填土夯成的,“三锨十八杵,上六杵,下六杵,中间六杵跟着走”。

夯杵好的“活砌”类似于特大号生砖,砌墙时可以灵活自如地地搬来搬去,还可拆旧利废、重复利用,像活字印刷的字模一样。而“胡砌”便无从说起了。

07

造业——糟业、造孽

吃饭挑剔、浪费粮食,济源人称为“造业”,应该写成“造孽”或“糟业”。“造孽”是做坏事,“糟业”为糟蹋家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浪费劳动成果,不是“造孽”“糟业”吗?

所以,要经常“惜福知福,当思五谷。春种秋收,一路辛苦。良心叩问,可有愧乎?”

08

呜什——无食

济源人驱鸡赶鸟的词语,有人写成“呜什”,认为是象声词,其实应是“无食”,为驱鸡赶鸟的目的,即“不要吃”粮食、糟蹋庄稼,且不是赶尽杀绝,含有商量、希冀、祈求的意味。

“无食”一词,是否来源于《诗经·硕鼠》呢?因为其诗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09

谷恋——崮埒

济源农家把有着简易围挡、围墙,且空旷平整的院子,称为“谷恋”,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崮埒”。查字典,崮(gù),四周陡削、顶部较平的山(多用于地名);埒(liè),指矮墙。“崮埒”与“有着简易围挡、围墙,且空旷平整的院子”意思更接近些,而“谷恋”就没有任何说道了。

10

房克劳、屋克朗——房闶阆

“房闶阆(kāngláng)”,专用名词,四面有墙而无顶的房屋(还有“箱闶阆”,也是未加盖子的箱体)。有人写成“房克劳”“屋克朗”,都有点不明就里。

11

怯醋——怯怵

为人胆小畏缩,办事信心不足,济源人叫“怯醋”,正确写法应该是“怯怵”。怯(qiè),胆小、害怕,怵(chù),恐惧,“怯怵”叠加属同义复指。

12

哑鲁——哑聋

济源民间称人没出息、没本事、没能耐为“哑鲁”,其实应该写作“哑聋”。俗话说“十聋九哑”,人既聋且哑,自然影响正常交流,影响成家立业,显得没出息、没本事、没能耐,故有“哑鲁”之说。

13

斯气——馊气

食物因变质而发出酸臭味,有人写成“斯气”,这是不对的,应是“馊气”——馊味,变馊的气味,借指食品腐烂了、变质了。

以上分析,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理不辨不清,灯不拨不明”,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更希望加盟探讨,为纯洁济源方言文化贡献自己的微热余光。

其实,济源方言,如揎(xuān,推)、跐(cǐ踩、踏)、搦(nuò,握、抓)、庹(tuǒ,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间的距离,丈量)、氆毸(pǔsāi,游荡、晃荡、抖动)、怼(duì,整、干,愤怒回应、还击)、悫(què,骗、蒙混)、薅(hāo,拔、揪)、搲(wā,舀取)、鬻(yù,溢出来)、敹(liáo,缝补)、劙(lí,分割、划破)等,都有权威准确的形、音、义,甚至进入了现代汉语字典词典,运用时应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但济源方言需要辨析的还有很多很多,还是尽早研讨、规范、固定为好,不可随心所欲、各自为政、稀里糊涂——有音无形、有音无义、有义无形、有形无义、一音多形、一义多形……难免湮没、削弱济源方言文化的音韵美、朴素美、意蕴美、含蓄美!

作者简介

李林洲,河南济源邵原镇人,原济源广播电视台台长、济源日报副总编。精研汉语言文学,长为诗词歌赋,尤善中国历史文化。现任邵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邵州古今》编委。

李林考研(李林考研数学押题事件)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