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考研(人文地理考研考什么)

人文地理考研,人文地理考研考什么

世世代代生活在“金山银水”间逐水草而居的阿勒泰牧民,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精心选育出的优良绵羊品种——阿勒泰羊,属世界上游牧路途最远的“千里羊”,生活在远离城镇、水草肥美、植被品种繁多的天然草场,采食多种优质中草药……如今的阿勒泰羊有了自己的“家”——阿勒泰羊繁育中心,启用现代科学养殖体系,带动当地各族父老乡亲实现增收致富,并成长为福海县支柱产业。

进入4月,天气转暖,在准噶尔盆地腹地古尔班通古特“蛰伏”已久的哈萨克族牧民,按照季节的钟摆,开始了一年中的第一次转场。

4月12日,在福海县阿克达拉牧场,笔者见到了刚刚转场至此的齐干吉迭乡赛克露村牧民叶尔美克·巴哈。

“您有多少只羊?今年产了多少羊羔?”

“三百多只羊、二百多只羊娃子……”说这话时,叶尔美克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若按当年产的羊羔每只1000元计算,其收益可谓不菲!

叶尔美克饲养的阿勒泰羊又称“阿勒泰大尾羊”,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金山银水”间逐水草而居的阿勒泰牧民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精心选育出的优良绵羊品种,其尾滚圆、肥硕;早先该品种绵羊因原产地和繁育基地在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又称之为“福海大尾羊”,而生物学家则称之为“肥臀羊”“脂臀羊”。据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大尾羊就曾被作为贡品进献朝廷,由此,留下新疆羊“体大如牛,尾大如盆”的民间说法;“西域出大尾羊,尾房广,重10斤。”《新唐书》上对其也有这样的描述。

阿勒泰羊体形外貌特点:头中等大、鼻梁稍隆起,耳大而下垂、腿壮而结实,股部肌肉丰满,体呈棕红毛色。这种绵羊生长发育快,一般情况下,当年产的羊羔,3~9月,仅半年时间平均体重可达40公斤。其种羊体重更大,平均每只100+公斤,七八年生的种羊可达150公斤以上。据悉,在地区举办的赛畜会上,“最美种羊”最高纪录为171公斤。

阿勒泰羊属世界上游牧路途最远的“千里羊”,生活在远离城镇、水草肥美、植被品种繁多的天然草场。羊群采食多种优质中草药等,因此,阿勒泰羊肉质上乘,肥而不腻、浓香不膻、蛋白质高、胆固醇低,还富含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对于生活在阿勒泰的牧民而言,随季节变化而转移畜群的放牧形式,称之为“转场”。在新疆辽阔的大草原和高山牧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形成了像候鸟一样迁徙的生产生活方式。 转场时,牧民携子女及亲属组成驼队,带着简易的毡房“霍斯”和日常所需,赶着畜群逐水草辗转而居。

转场有特定的时间、顺序和路线。一般而言,春季利用山地阳面的干旱草原即“春牧场”放牧;再逐步过渡至中部草甸,直到夏季将畜群赶往山地高处的森林、草甸、草原、高山区域,海拔约在2000~3500米之间。这里,气候凉爽、风光秀丽、水草茂盛,易于牲畜抓膘。福海县夏季转场尤为壮观,在萨尔布拉克前山,几十万头(只)牛羊马驼要在短短几日内通过垭口、青山鱼贯而出,引得五湖四海的摄影爱好者赶来拍摄这一壮美场景。

在阿勒泰,夏天会转瞬即逝,山地较城区落雪早,这时,牲畜必须快速转移至“秋窝子”,待大雪来临前进入平原盆地、谷地或荒漠草原地带,即“冬窝子”,这里冬季降雪量少、温度适宜,畜群易觅食牧草。

据介绍,阿勒泰羊每年要从准噶尔盆地到阿尔泰山做一次约500多公里的长途“旅游”,为此,牧民每年要搬家数次,每到一处至多安营扎寨三五天,周而复始直到最终目的地。

回眸以往,阿勒泰羊发源地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和大尾羊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959年6月,成立公私合营大尾羊种羊场;1966年,成立福海牧场;1972年,恢复种羊场;1984年,齐干吉迭乡正式成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虽然每年的转场依旧,但如今的阿勒泰羊有了自己的“家”——阿勒泰羊繁育中心,启用现代科学养殖体系,带动当地各族父老乡亲实现增收致富,并成长为福海县支柱产业。

来源:阿勒泰零距离 通讯员/庄晓颇

编辑/翁欣钰

初审/邓亚楠
终审/白卫东

人文地理考研(人文地理考研考什么)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