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教育心理学研究生院校)

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教育心理学研究生院校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如何创新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路径,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造受教育者的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目的,是当前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如何面向社会主义建设需求和国家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高层次知识分子的特点,开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实用且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体高等教育参与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相较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容易被弱化的一环。因此,提升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博士研究生处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层级,代表着人才培养的最高质量和水平,同时博士研究生是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发展前途。因此,对于高校博士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为显著的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主体特征突出。首先是年龄偏大。据统计,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平均年龄为33.17岁,平均在读时间为3.54年,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年龄基本接近或超过30岁,已经进入思想认知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其次是知识储备丰富。博士研究生接受了相当长时间的知识教育,知识储备相对丰富。再次是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对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部分高校博士研究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具有工作经历或一年以上外出访学、交流经历的研究生占样本数量的70.59%,可见博士研究生对于社会现状有亲身体验和了解,认知程度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基于以上特征,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更加明显的主体性。

教育渠道单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包括四种: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网络宣传、社会实践。这四个主要渠道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体系,成为“三全育人”的主要抓手。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较普通本专科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在校时间、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在课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方面存在着明显缺失。

教育形式、内容注重实效性。当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本科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公共基础课进行设置的,这与博士研究生培养注重专业化、高端化和精细化,注重原始创新和深入研究的特征有所不同。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道德品质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缺乏与专业的联系,这不仅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路径创新

解决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建构的原则、理念创新、路径创新几个方面来构建更加完善的体系框架。

1.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建构的原则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框架,需要明确基本原则,即主体性原则、交往原则和社会原则。

主体性原则要求充分重视参与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建立正向的思想认识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结果完全是由受教育者自主确立的,也就是说主体性发挥作用,进行自我改造并最终实现共识的过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建构中,首先要确保主体特别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具有平等且充分的发挥空间。

交往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内容的重要基准。交往是主体间性的具体行为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想实现他者共识这一目标,就必须通过交往的手段,而不是单向输入的方法。交往包括对各主体需求的认同和满足,要注意减少交往内容和过程的“私人化”和“无效化”,避免产生“曲解的交往”,导致主体间理解障碍的产生。

社会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意识形态和个体的品德培养为目的。无论是意识形态的形成,还是个体的品德培养,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主体间性理论的生成也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不能脱离现实社会。

2.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基于以上原则,高校在开展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创新育人理念。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无论是教育活动的设计、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的制定,都要突出“以人为本”,要深入分析博士研究生的个体特征,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次,要坚持“育人为纲”。在面向博士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遵循研究的规律,坚持育人为主、教授为辅,尽量减少知识理论的直接灌输,要引导博士研究生在自我思考、自我学习中实现自我改造,从被动接纳变为主动吸收,从而减少理解障碍,提升教育实效。

再次,要坚持“实践为主”。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实践为纲,强调社会场景。要创造条件让受教育者真正进入、主动融入到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景中,在认识、了解、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完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3.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提升教育的实际效果。

要把社会实践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上来,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内容设计上,既要充分考虑社会场景,又要与专业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在时间安排上,既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开展集中实践,又要在日常的科研教学工作中保持滴灌式渗透。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科学研究工作密切结合。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在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占据了博士研究生的主要注意力。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建设好课程思政体系,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研究主阵地上不缺位。

要着力推进博士研究生自我教育。博士研究生具有相对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社会经验,因此在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要引导博士研究生通过调查、交流、自我评价等方式,提升自我认知。在推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两个方面的设计,通过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影响、 相互教育,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

基于对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大学会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创新联动,以新机制引导高层次人才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百名博士河北行”活动,探索新形势下三地高校协作育人新方式,构建三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活动开展至今,参与学校达到7所,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活动涉及人员均为高素质人才,其中90%为各领域专家和博士研究生,其余为硕士研究生,覆盖专业达二十多个。活动形成四部近60万字的调研报告,并集结形成《新时期河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

1.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突出社会原则

“百名博士河北行”活动于2015年10月启动,将河北省基层现实作为主要活动场景,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主题设计上囊括基层党组织建设、精准扶贫、基层教育、县域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等各个方面,将社会发展的实际全面展示在博士研究生面前。参与活动的博士研究生一方面亲自观察社会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改造客观世界,努力做到把论文写在田地上、把成果写在车间里,亲身感受基层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2.研究生自我设计执行,突出主体性原则

活动坚持主体性原则,发挥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特长,让研究生去策划、组织并安排执行,组织者只是作为单纯的服务者出现,将教育者的身份隐形化,帮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教育的全过程。

从社会调查的前期资料采集以及问卷设计、调研对象选取、数据信息采集,到调研总结起草、汇报反馈,所有环节都由活动参与者亲自完成。在活动中,每一名参与者都需要完成大量的具体工作,且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与其专业背景密切相关,这样更容易激发受教育者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以达成更深层次、更为广泛的共识。活动不仅完善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认知,也提升了受教育者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3.强化群体自我教育,突出交往原则

在活动中,组织者刻意强化了团队作用,充分发挥群体自我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组织者也参与到团队中,对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进行一定的影响和引导。

在活动组织中,组织者将全体参与者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划分考虑了专业背景、学校来源、年龄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以期能够形成多元化的人员构成,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同时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提供群体自我教育的平台和路径。此外,活动最后会安排调研成果反馈汇报会,一方面分享调研成果,另一方面在无形中形成了团队竞争关系,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团队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及其他受教育者充分交往,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意见的共识。

【作者单位:宋少俊,河北大学;李军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原载2022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宋少俊 李军凯

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教育心理学研究生院校)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