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荟萃心理学各领域新进展、新动态

来源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官网

01

—— 心理学部研究揭示大脑奖赏系统在应激复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长期可塑性机制——

作者:杨娟

在现代社会的高竞争环境下,人们需要时刻迎接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袭来的挑战与威胁。由于长期处于社会心理应激状态是引发情绪障碍与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促进个体从应激中获得有效复原的因素并探索其深层的机制对于人类的幸福与发展至关重要。过去十年间的研究发现大脑奖赏系统在应激复原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尚没有研究直接证实应激时奖赏脑区的激活与应激反应(皮质醇分泌)的恢复存在联系。另外,个人奖赏特质能否促进应激中奖赏系统的激活,以及如何通过长期的神经生物学路径塑造这一能力也有待探究。

近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杨娟教授团队结合行为、神经内分泌以及多模态神经影像学的方法探究了以上问题。研究结果发现高奖赏敏感性通过更少的日常觉醒皮质醇累积塑造了海马-额下回的功能连接,最终促进了应激时壳核的激活(图2A)。此外,左侧壳核的激活和奖赏敏感性均与个体在应激任务中的表现呈正相关,意味着其表征着高奖赏敏感性个体在应激中依然追求正反馈(奖赏)的在应激中寻求积极奖赏的行为,这是应激情境下适应性表现。综上,本研究首次证明了大脑奖赏系统在应激中的运转与应激生理恢复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了奖赏系统影响应激复原的长期可塑性模型(图2B),强调应激复原能力通过心理与行为、大脑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层面因素长期共同塑造而成。

该科研工作已在线发表在Neurobiology of Stress(JCR1区,IF5-year: 8.55),第一作者是2018级博士生胡炜宇,通讯作者是杨娟教授。本研究得到了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英才计划配套项目的支持。

图1 高奖赏敏感性通过更少的日常觉醒皮质醇累积塑造了海马-额下回的功能连接,最终促进了应激时壳核的激活

文章索引

Hu, W., Zhao, X., Liu, Y., Ren, Y., Wei, Z., Tang, Z., Tian, Y., Sun, Y., & Yang, J. (2022). Reward sensitivity modulates the brain reward pathway in stress resilience via the inherent neuroendocrine system. Neurobiology of Stress , 100485. DOI: https://doi.org/10.1016/j.ynstr.2022.100485.

02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团队联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发文揭示从评价恐惧到社交焦虑的发展过程和神经基础——

作者:何清华

你是否在公共场合会觉得不自在?

你是否在和别人眼神接触时会紧张不安?

你是否害怕别人对你进行负面评价甚至是正面评价?

这些在社交情境中所感受到的不适甚至恐惧的体验被称作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严重的社交焦虑症状不仅仅会导致个体在社交领域的显著功能性障碍,还会使其在学习和工作方面遇到困难,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持续下降。因此,研究社交焦虑的风险因素和神经机制,可以为早期识别和干预工作提供重要临床价值。社交焦虑的核心特征包括对他人负面评价的恐惧。然而,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个体不仅仅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也会对正面评价产生恐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的赞美和表扬,社交焦虑的个体也会局促不安甚至出现生理上的不适。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双价评价恐惧理论为该现象提供解释,该理论认为负面评价和正面评价都会给个体带来潜在的社会威胁,具体来说,负面评价会导致个体社会地位降低,被社会排斥;而正面评价会导致个体社会地位的潜在上升,招致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负面评价恐惧和正面评价恐惧作为两股“监管力量”促使个体在人群中找到最“不显眼”的位置,进而引发了社交焦虑。事实上,已经很多研究者将负面和正面的评价恐惧同时作为社交焦虑的风险因子进行研究。

图一 从评价恐惧到社交焦虑:纵向的行为关系和神经基础

近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何清华教授团队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Junwen Chen博士和墨尔本大学Ofir Turel教授团队合作,根据这一现象和理论,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SSCI收录,中科院心理学大类1区,临床心理学小类1区Top期刊,IF=5.9)发表论文,题为“From fears of evaluation to social anxiety: 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and neural basis in healthy young adults”。该文利用纵向的行为数据和静息态大脑指标,揭示了从不同效价(正面/负面)评价恐惧到社交焦虑症状的发展过程,并探索了大脑前额叶皮层对不同效价评价恐惧的表征(图一)。

首先,该成果利用交叉滞后模型分析验证了双价评价恐惧理论,结果发现负面评价恐惧和正面评价恐惧均可以预测社交焦虑症状的发展;第二,利用静息态核磁指标(分数低频振幅)探索了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的神经基础,结果发现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表征了负面评价恐惧、腹内侧前额叶表征正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图二)。

图二 前额叶皮层不同亚区与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

最后,通过构建神经-行为模型(图三)整合了上述发现,结果证明异常的前额叶不同亚区的分数低频振幅信号通过分别影响正面和负面的评价恐惧,进而影响未来社交焦虑症状。

图三 异常的前额叶不同亚区的分数低频振幅信号通过分别影响正面和负面的评价恐惧,进而影响未来社交焦虑症状。

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南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逸飞,最后通讯作者为何清华教授。本研究进一步深化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心理研究学院的科研合作,标志着双方从本科联合办学到联合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希望未来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大学2035先导计划、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Turel教授)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索引:

Zhang, Y., Chen, J., Gao, W., Chen, W., Xiao, Z., Qi, Y., Turel, O., He, Q.* (2023). From fears of evaluation to social anxiety: 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and neural basis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 , 23: 100345. DOI: 10.1016/j.ijchp.2022.10034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97260022000539

03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团队发文揭示个体的脑功能连接特征可预测应激事件下的抑郁程度——

作者:邱江

新冠肺炎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特定的影响,疾病感染的风险以及长期的居家隔离也影响了大众的心理健康。本研究基于前期建立的青少年人格特质的多模态脑影像数据库,探讨了疫情期间个体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其相关的神经标记,以促进应激事件下抑郁高危群体的预测。该数据库于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之间(疫情前)完成了被试(N= 604)的脑影像数据和情绪状态数据的采集,并在疫情期间对被试进行了两次行为追踪。

研究结果发现,在行为层面,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存在,个体的抑郁情绪也在不断增加。在脑影像层面,内感受环路和情绪调节环路的静息态功能连接能够显著预测疫情期间的抑郁水平,该结果在另一独立样本上得到验证。更进一步的预测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大脑功能连接能够有效区分抑郁症病人与控制组。上述发现加深了对抑郁的神经标记的认识, 为实现抑郁高风险个体的早期识别提供了关键的神经标记,也为情感障碍的神经干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大脑靶点。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心理学顶尖期刊《American Psychologist》(IF = 16.3)上。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南大学博士后毛毓,通讯作者为西南大学邱江教授和段书凯教授。中国人人格特质的多模态脑影像研究项目由陈红教授,冯廷勇教授,雷旭教授,何清华教授等共同开展推进。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人才项目等的支持。

邱江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情感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在疫情期间,围绕大众情绪健康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merican psychologist》(IF = 16.3), 《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 Computing》(IF = 13.9),《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IF = 19.2),,《Neurobiology of Stress》(IF = 7.1)等国际权威期刊上。

Mao, Y., Chen, Q., Wei, D., Yang, W., Sun, J., Yu, Y., Zhuang, K., Wang, X., He, L., Feng, T., Lei, X., He, Q., Chen, H., Duan, S., & Qiu, J. (2022).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ome predic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American Psychologist.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amp0001031

He, L., Wei, D., Yang, F., Zhang, J., Cheng, W., Feng, J., … & Qiu, J. (2021). Functional connectome prediction of anxiety related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8(6), 530-540.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20.20070979

Mao, Y., Wei, D., Yang, W., Sun, J., Yu, Y., Zhuang, K., … & Qiu, J. (2022). A Neural Predictive Model of Negative Emotions for COVID-19. 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 Computing. https://doi.org/10.1109/TAFFC.2022.3181671

Liu, P., Yang, W., Zhuang, K., Wei, D., Yu, R., Huang, X., & Qiu, J. (2021). The functional connectome predicts feeling of stress on regular days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Neurobiology of stress, 14, 100285. https://doi.org/10.1016/j.ynstr.2020.100285

04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上发表创造性综述文章——

作者:杨文静

2022年7月,西南大学邱江教授团队(第一作者杨文静副教授等)在国际权威认知神经科学杂志《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IF=24.4)在线发表了题为“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in knowledge-rich contexts” 的综述文章。该文系统回顾了创造性研究进展,并且基于团队多年在该领域的原创性工作,提出了知识丰富领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研究范式和未来研究展望。人类社会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业对个体创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实生活中创造性问题解决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经验,个体通过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而知识经验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探究创造性过程,传统的创造性研究都尽量排除知识经验的作用(如,经典的测量聚合思维的远距离联想任务),或将知识经验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如,经典的发散思维任务)。基于这些范式的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创造性的理解,但这都与现实生活中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有一定距离,因此传统创造性研究对现实生活中创造性的测量和培养的借鉴意义受到了限制。

现实生活中的创造性问题解决都是知识丰富的,那么如何对知识丰富领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进行研究呢?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是对专家和新手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进行研究。但专家和新手在知识表征、问题解决方式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通过这一范式得到的结果并不能回答知识丰富领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此,团队认为应该开发适用于研究新手如何学习知识,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范式,从个体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的角度理解创造性问题解决。团队从2006年开始在张庆林教授指导下,探索采用学习—测试范式(原型启发范式)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创造性问题解决。在该范式中,个体学习相同的知识,然后进行创造性问题解决。不同于传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排除知识经验的作用,这一研究范式首次将知识学习纳入了创造性的研究中,为探讨知识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行方法。

为考察知识丰富领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认知神经机制,团队自主开发了字谜材料库和科学发明材料库,基于学习—测试范式和两个材料库,团队对知识丰富领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进行了全面探讨。基于该范式的探究,试图回答为何老师教授了相同的知识,学生却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有不同表现。本文系统综述了基于该范式的研究对现实生活中知识丰富领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学习—测试范式,类比迁移范式及专家新手问题解决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丰富领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涉及更多的语义知识搜索和提取过程。未来研究可以从语义网络的角度研究知识表征、知识提取方式对知识丰富领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作用。这对于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创造性培养,各领域的创造性培养都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邱江教授团队采用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围绕创造性测评,青少年创造性的发展规律,创造性的干预提升,与国内外多个团队展开合作研究,尝试建立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探索青少年创新素质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案。

Yang, W., Green, A. E., Chen, Q., Kenett, Y. N., Sun, J., Wei, D., & Qiu, J. (2022).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in knowledge-rich context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 DOI: 10.1016/j.tics.2022.06.012.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

不代表三仓心理学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发布于:山西省

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