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机遇,如何让学科发展根植中国大地、让理论成果切实落地,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日益增多、研究范围日益广延、研究体系日益完善,但囿于学科发展历程不够久远、研究重点不够平衡等原因,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仍处于虽"繁"不"荣",虽"成"不"熟"的状态之中。

本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着眼于队伍建设、对象范围扩大、载体完善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体研究深化,呈现出理论来源更加多样、研究范围更加广延、研究对象更加立体的研究新特点,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全面提升与进步。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年度进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理论研究述要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基础的夯实。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科学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法,就是要在原则遵循上,把握好"定"与"变"的辩证法;在阵地建设上,把握好"显"与"隐"的辩证法;在育人准则上,把握好"一"与"多"的辩证法。有学者指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应当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当代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变化中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征。有研究者就列宁文化育人思想进行分析,认为"文化育人的实质是教育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本要求是正确对待俄国多种文化并存的现实,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一代新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将文化育人思想与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相结合。有学者总结指出,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内容丰富,其思想集"基础-目的-方针"于一体,唯物辩证法是灵魂,社会实践经验是现实基础。有学者专门就毛泽东感染教育方法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将其总结归纳为劳动实践感染教育思想、艺术感染教育思想与人格感化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形成的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被学者关注,并从中总结出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从实际出发的发展道路、依靠群众智慧的认识道路、根据实践发展不断创新等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历史发展的滋养。有学者希望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出从"内、外"两个视角着眼,通过社会、学校媒体宣传提供外部保障;内部通过稳固家庭场域、协调家庭关系、重塑家训家规,以家风涵养时代新人。有学者提出微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运用"微载体"深度宣传、整合"微力量"扩大影响、推出"微活动"升华意义、实行"微推送"吸收精神、促进"微群体"巩固精神。有专家指出以"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挖掘-调适-融合-传承"这一红色廉政文化传承创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国际比较的深入。有学者研究发现,"美国高校长期以来以正式开设的通识课程为主要载体,以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价值引领和塑造,形成了'以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涵养价值精神''以理性、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价值判断能力''以社会问题与课程主题相结合引领价值取向'的三位一体的实践路径。"有研究者则将眼光投向普京时代的俄罗斯价值观教育,总结出其围绕国家理念、学校教育和社会承载的三重路径,推行重塑核心价值理念的"俄罗斯新思想"、开展学校精神道德教育并动员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等重要举措。有学者研究发现,以色列价值观教育兼顾平衡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大价值理念,以《独立宣言》奠定价值基调、法律法规保障价值目标、教育政策体现价值诉求,形成了多层次保障、多学段衔接、多渠道联动的特色模式。

  (二)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研究述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研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有学者强调,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应统一于培育时代新人的教学实践过程,守正就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属性、价值属性和政治属性,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遵循教学规律,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守正意识,从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内在需要出发,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学者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路,即"因生施教、因需施教和因课施教"的认识论,"教学表达生活化、教学实践多元化和教学思维时代化"的价值论和"教学内容拓展性、教学主体交互性和教学效果获得感"的实践论。有研究者进行了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共同体的思想阐发,以期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共同体、"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相统一的知识共同体、"有形讲台"与"无形讲台"相统一的课堂共同体以及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的能力共同体。有学者分析认为,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要"以网络热点事件为契入点,以明确的价值导向为灌输之水,以问题引导为启发之渠。"有学者通过确立"双主"理念、开展"双向"建构、发挥"双因"作用、达成"双化"目标,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对"八个相统一"进行学理分析的基础之上,不少研究者还依据实践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出具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上,强调学术研讨、价值挖掘、技术融入和艺术追求的统一,形成多方参与集体备课、"主备"制度、教学资源共享等集体备课形式。在环境营造上,有学者着力于空间、时间、技术环境三维度的统一,以多样的空间环境催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话品质、以多元的时间环境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个性品质、以先进的技术环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效品质。在模式创新上,有学者则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原则"的OBE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成果为导向,构建学生负责、教师尽责的实践教学项目体系;以持续改进为原则,构建全员互动、全程辅助的网络教学模块。有学者提出"以世界观的纵向构建为线索形成专题式课堂体系,以原著经典的横向应用为主体进行原著经典情景模拟,并且原著经典情景模拟的设计始终在专题的向度之内,深塑课程体系,使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张力。"

  高校教学评价方法研究。有学者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把握"教"与"学"的需求共契,推进"供"与"需"的双边参与,发挥"得"与"感"的同步效应。有学者提出提升获得感要实现"双向互动、虚实搭配、点面结合",即促进教师供给与学生求取的精准对接、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协同效应,并且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具体课程与课程整体育人之间的互补互促。有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评价进行长短期区分,在短期教学效果的评估中,建立多方"短期性综合评价"机制;在长期战略效益的评估上,建立多方"长周期综合评价"机制,从三大方面来进行动态考量、抽样调查、综合评估。

  高校育人模式相关探究。志愿服务育人、"五老"(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作出过巨大历史贡献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育人成为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新模式。有学者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设计与实践;以四门必修课为核心,筑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基础;以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为翼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视野;以校园文化为引领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与健康人格养成;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锻造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向上向善的价值;以联动机制建设为保障。"还有学者通过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生态建设",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整体育人外部"生态环境",构建同相同行、同频共振、同生共构的"三全"育人机制,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也有学者从道德与知识的互动关系入手,"以共同体中多元主体的知识结构为德育起点,在德育过程中优化德育与智育的场域耦合,畅通多元主体之间的能量耦合,构建以'共同善'为内核的系统耦合,以知识的前沿性驱动德育创新,以知识的整合性促进德育协同,以知识的实践性激发德育转化。"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研究。有学者总结"微时代"高校"微思政"模式的构建路径,即顺应微时代,抢占思政教育"微阵地";因势利导,丰富思政教育"微产品";开展思政教育"微对话";加强监管,保障思政教育"微环境"健康向上氛围。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构建以思想引领为本的平台内涵建设机制、以符合新媒体规律为目标的内容传播机制、以文化产品为依托的形象代言机制以及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线上线下互动机制。除此之外,针对网络空间领域特有的思想现象与隐性危机,有学者提出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三协同"构建意识形态教育网上网下、课内课外联动机制,以"三加强"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学内容体系,以"三结合"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三进"。针对思想舆论网络传播问题,有学者提出面对多元思潮的弥散化浸润,需要构筑因势而谋的主导性工作设计;面对多变舆情的情绪化渲染,需要构筑以情育人的体验性工作设计;面对多样圈层的同质化互动,需要构筑求真务实的精细性工作设计。

  宣传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学者指出,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增强新闻"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而这根本在提高政治素质,关键在提升业务本领,紧要在锐意创新创造,基础在锤炼优良作风。有学者以全媒体建设为背景依托,细致阐明了全媒体内容创作和议题设置要凸显"主旋律",始终坚持"低成本、重民生、正能量"的主流思想内容创新;注重打造具有内涵的全媒体新品牌,打造"新闻资讯+人文娱乐+民生服务+政务公益"四大节目集群;建设媒体宣传共同体激活新动能,构建内容生产的共同体,横纵联动建设全媒体宣传集群等多方面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方法。有专家针对网络灰色地带的价值引领模式进行研究,借鉴公共价值治理理论的合理成分,主要构建多元参与的主体结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内容结构、以创设价值共识为目标的方法结构,以及价值共识凝聚机制、主体行为驱动机制、价值引领保障机制的动态运行机制。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研究。有学者从两次古田会议的分析中得出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是基本前提,筑牢理想信念是根本任务,把握规律方法是活力之源,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有学者则深入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策略和艺术的探索,提出持续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自信力、传承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就要进一步坚守话语底线,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别国经验,增强情感投入。有学者指出军队形势政策教育的目标确立要以党和军队的使命任务为统领,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基础,以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基点,以形势政策教育实施的现实条件为背景,培养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过硬部队。有学者通过梳理20年间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总结了"线下教育+线上资源""线上资源+线下引导""移动圈粉+思想共融"3种实践做法,并提出新时代着力加强基于强军网和互联网内外网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研究。有研究者深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共融共促研究,强调完善文化体系工作领导体制与制度规范,建立全员参与的文化体系工作机制,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合理运用新媒体强化文化宣教力度。针对服务性质较强的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研究也成为研究主题,例如研究探求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有机结合,完善对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升人文素质、构建培养与服务社会平台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体理论研究述要

  学科内部的返本开新。有学者总结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强调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为指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始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始终紧跟现代科技和信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具体操作方法。也有学者以改革开放40年为历史标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发展需要深化"元问题"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推进整体性研究、强化实践自觉。有学者总结指出研究方法论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研究范式要倡导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融合,具体研究方法主张量化和质性相结合,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则力求多元、适切、规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返本创新,需要依凭其自身学科理论的丰盈充实。有学者认为,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理念论、队伍建设论、内容体系论、发展动力论是对"如何办学育人"的方法论探索。有学者基于"时、度、效"的深刻内涵,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审时度势、掌握节奏、讲究策略"上下功夫。有学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特点的入时性,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教育目标上实现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内容设置上实现针对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教育手段实现灌输性和渗透性相结合;教育理念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特点的标识性,更加注重科学性与革命性、互动性与层次性、应用性与规范性、渗透性与交叉性以及灵活性与人本性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挥出教化作用、感化作用及化解作用,实现"以文化人"。除此之外,基于党的历史工作经验总结出的"思想关怀"价值理念、知识与德性融合机理、文化育人理论以及课程思政、话语权构建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与方向指引。

  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体方法而言,有研究者通过统计分析2011-2018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期刊高被引论文,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实证量化,从人文科学范式向社会科学范式迁移的趋势愈发明显。有学者进一步就创新比较方法进行研究,提出需要积极转换研究思维、准确把握比较方法在方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理性确立比较方法的研究取向、科学划分比较方法的基本类型、清晰界定比较分析的单位。有学者则指出自媒体时代的榜样教育方法机制也应与时俱进,要立足人民,于平凡中见伟大;尊重民意,变单向为双向;差异宣传,变大众为分众;注重渗透,改教化为文化。

  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借鉴。有学者探讨数据驱动下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认为大数据对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数据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可观可控提供了数据基础。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基于状态数据的反馈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状态可以得到精准刻画,可以发现数据规律、实现概率预测,也可以进行精准的在线负反馈调控,从而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应打造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游戏规则"。在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之后,结合教育目标和需求,依托大数据完成对教育对象的及时反馈和激励,从提升教育客体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参与度着手,帮助教育客体主动地、由内而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运用数据的学理探究之上,有研究者基于量化研究的方法,提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技术模型–因果推断模型,抑或通过数据样本的全面性实现认识方法的突破、通过大数据技术的预测性实现教育方法的创新。

  有学者借鉴哲学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语境转向,消除话语差异,实现交互性主体话语融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境"。有研究者从伦理学的道德推理出发,帮助受教育者运用价值排中律获得是非善恶的辨析力;运用义务反舛律走出道德冲突的泥潭;运用范例同一律来获取榜样的核心道德品格。在与心理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过程中,有学者基于心理位势理论,提出增加社会实践类环节以提高学生峰值体验,增强评价规则一致性,强化学生心理位势稳定性,开展因势利导式语言说服教育,以此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有学者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的"乔哈里窗"机制,通过优化教学环境、教师真诚自我表露来延展公开区,通过寻找"策略资讯开放点"、构建对话平台及常态反馈机制实现"盲隐区"缩小,通过延展对话触角,探索未知区,形成分众思维,定位内驱力,最终实现强化对话式教学成效的目标。除此之外,有学者借助认知心理学及图式理论、重要他人理论、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罗杰斯会心团体技术等具体心理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丰富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年度特点

  (一)理论来源更加丰富

  一是经验归纳愈发成熟。良好的"实践-理论-实践"活性循环机制初步形成。二是问题导向愈发鲜明。其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方法研究最为集中与显著。三是思辨研究愈发深入。

  (二)研究范围更加广延

  在历史维度上,研究者的节点意识进一步强化与显现,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以重要时刻为界标进行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总结与回顾省思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在现实维度上,高校仍是十分鲜明的分析重点,其中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尤甚,兼以"三全育人"模式、共同体打造等研究抓手。除此之外,宣传领域、军队、企事业领域的研究在逐渐推进,服务性单位如医院、公安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也趋于强化。不仅如此,对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预判、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研究的重要着力点,研究者们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三)研究对象更加立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体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非科班出身学者、管理实践人员开始涉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相关文献刊载范围不断扩大。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研究也是本年度的一个新热点,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六要"出发,积极探求队伍建设、素养培育、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问题答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象研究方面,分众化成为一大趋势。逐渐将视线投射于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国防生等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生群体,人文关怀进一步彰显。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未来展望

  (一)基础理论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理论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身的内核所在,也是其进一步深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关键议题。其中,对理论依循的研究需要转变审视角度,用具有时代性的新视角审视传统的理论基础,用扬弃的方式对传统理论基础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并进一步挖掘新的思想理论中的方法蕴涵。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共识度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业释义、框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与外延、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演化逻辑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切入点。

  (二)具体方法层面

  方法作为连结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工具,其创新性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化与实践的效应。一方面,应加深对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德育礼教方法等的理论研究与延续创新的可行性研究,另一方面,对新出现的具体方法加以追踪检验,审视新方法的实效性和延展性。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的研究还需要重视空间上的广延。本年度的具体方法研究仍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领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其中的研究热点,而其他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则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与前者形成强烈反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良性发展需要靠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并进加以实现,研究者需主动自觉地涉足其他领域,并提升研究质量。

  (三)研究方法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业已成为研究者们探讨研究方法时的切入点,但其层次的划分、要素的统整、逻辑的自洽等方面可能是未来研究的生长点所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具体形态与问题导向式研究,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与实用性,也是研究者们需要更加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交叉学科研究中保持学科特质的定力,在经验总结归纳中保持严谨的学理定力,在国际比较借鉴中保持扎根现实的定力,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掘进指向。

(作者: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9)》团结出版社2020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