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学科评估,西安交通大学学科评估第五轮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人们常说“雅俗共赏”,那么艺术到底是否有雅与俗的分别?社会发展的今天,技术正在拯救艺术,还是在毁灭艺术?5月1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第四届辩论赛现场,来自该校不同的专业和学院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了两场激烈辩论。这也是该校首届“国运杯”系列辩论赛之一。
此次辩论赛共分为两场,第一场辩论赛以“艺术有/无雅俗之分”为辩题,学生们围绕“艺术”这个中心展开辩论。8位辩手旁征博引,从古代名曲“广陵散”到西方古典作品“月光奏鸣曲”,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辩论现场思想交锋激烈,妙语连珠,言辞犀利。第二场辩论赛的辩题是“技术正在拯救/毁灭艺术”,辩论队员们围绕“技术与艺术”、“拯救与毁灭”展开辩论,从灵感思维到AI技术,从梵高画作、作曲家创作到机器绘画与算法音乐,甚至延伸至市场经济,正反方各执己见,敏锐思考,奋力以辩。最终,孙健楠、秦菱、倪昱晨、赵紫月四位同学以其辩论场上的出色表现被当选为“最佳辩手”,将代表《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课程参加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国运杯”辩论赛的复赛。
本次课程辩论赛邀请到了人文学院韩鹏杰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陆卫明教授、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灵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源助理教授担任本次辩论赛评委。四位评委都对这两场辩论赛进行了点评。对同学们提出了表扬的同时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韩鹏杰教授鼓励同学们要锻炼思辨能力,并向同学们现场推荐了提高辩论素质的书籍与文章,他激励同学们一定要多阅读、多思考、多思辩并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成长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副院长陈灵也在点评前充分肯定了《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课程这几年的教学创新与改革,他认为辩论赛纳入教学是对学生思辨、创新能力培养的非常有效的实践,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做法,这样的教学改革探索应该在全国高校通识课教学处于领先地位,要坚持也要推广。
“国运杯”系列辩论赛由校友企业家李健、辛晓红伉俪发起的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捐资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牵头,教务处及人文学院主办。《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课程由人文学院曹耿献、方小笛、刘俊峰老师,能动学院吴伟烽老师和医学部陈阳静医生共同开设。首次创造性地将音乐、中西哲学、科学思维进行交叉融汇,旨在通过跨界思维的体验、训练等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与熏陶。迄今为止课程已开设4轮次,采用了团队专题讲授、博士进课堂、课程音乐会、辩论赛、小组分享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编辑:子墨 责编:刘潇 终审:赵梓希
西安交通大学学科评估(西安交通大学学科评估第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