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科研院,四川大学科研院院长
很多学员在选择考研教育机构时,往往会选择教育品牌机构,这种做法只能说没有什么闪失,因为教育品牌机构在课程安排和师资配置方面是比较周全的,不过用这样的方式选择考研教育机构并不能很好的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对应的课程,往往所花费的培训费用较高,而且效果并不会非常明显,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考研教育机构时先进行课程内容的咨询,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对应课程,然后对比不同教育机构的考研课程的价格,进而确定选择哪一家培训教育机构。 纵观如今的线上教育行业,其实大家也会发现很多考试都有了越来越多的培训班,比如公考、会计考试、四六级考试、雅思考试等等,考研也同样如此。这也意味着如今的考试难度其实在不断的提升,所以对于很多人而言如果不通过报班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话,只通过自学是很难达到上岸分数的,更别提一些报名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了。而不同的机构对于辅导班的报价不同,那么考研报班多少钱呢?其实如果想要了解平均标准,只需要通过大机构的班级报价就可以清晰了解了。那么考研报班的价格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022年国际灾害预警科技与服务创新论坛举办,开创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路径,文科三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近期,川大学术、科研有哪些新动态?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2年国际灾害预警科技
与服务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12月11日,由我校作为承办方之一的2022年国际灾害预警科技与服务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这也是第20届海科会的分论坛。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减灾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灾害预警领域的250余位嘉宾通过线下与线上形式参会,围绕多灾种预警技术、政策、法规、管理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在专家主题演讲环节,来自国家减灾委、国家减灾中心、应急管理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减灾署等国际组织,以及伦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的15位国内外灾害预警领域知名专家,围绕多灾种预警与地震、山洪、滑坡、泥石流、山火等单一灾害预警科技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并就国际灾害预警跨部门协同、灾害预警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灾害预警与应急指挥的协同互动、新形势下的预警管理体系建立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表示会议的举办将助力国内外多灾种预警技术、应用、政策、法规领域的交流和创新,推动各国早日实现今年国际防灾减灾日的主题“Early Warning, Early Action for All”,也就是“灾害预警是基本公共服务”,共创共建更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校李中瀚、田卫东、蔡浩洋团队发现
牙龛细胞直接参与牙齿重建和形态发生
近日,我校李中瀚、田卫东和蔡浩洋研究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 Dental niche cells directly contribute to tooth reconstitution and morphogenesis 的研究论文。我校博士生胡红、段余峰、王琨、付换成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中瀚教授、华西口腔医学院田卫东教授、生命科学学院蔡浩洋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表征了从胚胎到出生后阶段(E12.5到PN7)磨牙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细胞动态变化,并结合DistMap方法高精度表征了在E14.5磨牙表达的基因位置。其中Sdc1被鉴定为牙乳头的特异性标记,而牙龛细胞表达其他特征基因。令人惊讶的是,体外牙胚重建和体内肾被膜移植结果显示牙龛细胞表现出比Msx1+Sdc1+牙乳头更强的牙齿诱导能力,并形成了成簇的牙齿,同时也表明Msx1+Sdc1+牙乳头细胞可以直接从牙上皮和牙齿牙龛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再生。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从牙龛细胞中鉴定了一组以前未被鉴定的Msx1+Sox9+细胞可能是牙乳头的细胞起源,在发育过程中迁移并取代了原始的牙原基。综合上述,该研究结果表明牙龛细胞直接参与了牙齿的器官发育,可以为进一步开发牙齿生物工程重建新技术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华西公卫/华西四院张遵真教授团队阐述了RNA表观遗传学修饰调节核心靶基因AKT1发挥对砷致癌的“双刃剑”作用及机制
近日,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张遵真教授研究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题为“N6-methyladenosine plays a dual role in arsenic carcinogenesis by temporal-specific control of core target AKT1”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专职博士后赵田禾博士,第二作者为卫生毒理与病理学系专职博士后孙东雷博士,张遵真教授为论文的独立通讯作者,论文完成单位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该研究成果被国际肿瘤学和癌症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Research Awards on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ch)提名为2022年度“最佳研究奖(Best Research Award)”。
无机砷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的人类致癌物,致癌机制研究是世界关注的热点。近期,张遵真教授团队发现RNA表观遗传学修饰N6甲基腺苷(m6A)对砷致皮肤癌具有“促癌”和“抑癌”作用,是砷诱导皮肤癌变的“双刃剑”。m6A调控砷致皮肤癌的“双刃剑”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团队基于m6A表观转录组芯片检测、整合多组学分析和细胞及动物实验等系列体内外分子生物学实验,采用不同阶段的砷致癌模型,研究了m6A在环境污染物诱导癌症中发挥双重作用的分子基础。这项研究发现,在砷致癌过程中,关键的增殖信号节点AKT1位于m6A调控网络的中心;动态变化的m6A在砷致癌的不同阶段动态调控了AKT1的表达和活性;靶向m6A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抑制剂可以扰乱m6A调节酶的平衡从而抑制AKT1介导的砷致癌进程。该项研究首次解析了AKT1决定m6A在砷致癌中“双刃剑”特征的关键机制,可以促进人们对RNA表观遗传学在环境污染物致癌过程中的“双刃剑”作用和精确的时间特异性机理的理解,并为环境污染物诱发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见解和潜在靶点信息。
我校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
开创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路径
破解该领域半世纪难题
近日,我校谢和平院士团队在海水直接制氢领域取得重大原创突破,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membrane-based seawater electrolyzer for hydrogen 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谢和平院士为本文第一兼通讯作者,我校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为共同通讯单位。
绿色零碳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预计到206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1.3亿吨,届时每年需要消耗约11.7亿吨电解用纯水。然而,淡水资源紧缺将严重制约“绿氢”技术的发展。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复杂的海水成分(约92种化学元素)导致海水制氢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先淡化后制氢是当前最成熟的海水制氢技术路径,但该类技术严重依赖大规模淡化设备,工艺流程复杂且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进一步推高了制氢成本与工程建设难度。上世纪70年代初有科学家提出了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构想。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通过催化剂工程、膜材料科学等手段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旨在破解海水直接电解制氢面临的析氯副反应、钙镁沉淀、催化剂失活等难题。然而,迄今为止,未有突破性的理论与原理彻底避免海水复杂组分对电解制氢的影响,可规模化的高效稳定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原理与技术仍是世界空白。
该研究中,谢和平院士首次从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破解海水直接电解制氢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创造性地开创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彻底隔绝海水离子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高效制氢原理与技术重大原创突破(即把海水当纯净水用,在海水里直接原位电解制氢)。研究通过将分子扩散、界面相平衡等物理力学过程与电化学反应巧妙结合,建立了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理论模型,揭示了微米级气隙通路下界面压力差对海水自发相变传质的影响机制,形成了电化学反应协同海水迁移的动态自调节稳定电解制氢方法,破解了有害腐蚀性这一困扰海水电解制氢领域的半世纪难题。(已申请专利:CN2021110197054;CN114481164A;CN2022110704439;CN2022110748884;PCT/CN2022/128225)。与此同时,团队研制了全球首套400L/h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与装备,在深圳湾海水中连续运行超3200小时,从海水中实现了稳定和规模化制氢过程。此外,该原理技术可探索推广到多元化水资源(如河水、废水、盐湖等)直接原位制氢,为资源富集浓缩与能源生产提供多效利用新思路。正如《Nature》审稿人对该研究给予的高度评价:“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可以将非饮用水用于社会和生态中可持续燃料的生产,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该技术可集“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水资源利用-氢能生产”为一体,可望形成无淡化、无额外催化剂工程、无海水输运、无污染处理的原位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全新模式,真正意义上将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转化为“海水能源”。该技术未来可构建与海上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一体化原位海水制氢工厂,有望成为深远海可再生电力大规模开发的破局关键,加速推进形成多能互补的中国原创“海洋绿氢”全球新兴战略产业。正如《Nature》评审专家所评述:“很少有论文能够令人信服地从海水中实现规模化稳定制氢,但该论文的工作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完美的解决了有害腐蚀性这一长期困扰海水制氢领域的问题,将打开低成本燃料生产的大门,有望推动变革走向更可持续的世界。”
我校文科三项成果入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名单。我校3项成果入选,创历史新高,入选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旨在打造国家级高端学术品牌,集中推出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前沿水平、体现相关领域最高水准的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鼓励广大专家学者以优良学风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本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共有65个成果入选,涉及46所高校。我校历史文化学院霍巍杰出教授的《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原祖杰教授的《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状况研究》以及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的《瑶族宗教经书与道教科仪经书文化内涵比较研究》三项成果入选。
杰出教授霍巍的《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基于考古材料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材料和其他方法加以比较研究,提出并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对“高原丝绸之路”这个命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书中各章节内容均以近年来青藏高原的考古新发现为基础,广泛结合汉藏文献以及历史学、民族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进行论述探讨,论证了“高原丝绸之路”的概念、主干线以及交通路网等内容,构建了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的基本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原祖杰教授的《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状况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优秀”等级结项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是以19世纪美国工业化转型为背景,借助了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和范式,关注于工业化浪潮下美国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研究中既运用了冲击-反应模式,以工业化、城市化冲击和农民对这些冲击作出的反应为主线,又坚持了农民本位,以农民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为出发点,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艰苦劳作、孤立无助以及遭受的铁路、银行等新型资本的剥削和欺压,理解他们在工业化时代的遭遇与他们的自耕农理想之间的落差,理解他们朴素的社会公正观念。在布局上采用了概貌介绍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试图以中国的视角和话语突破过去某些英语学者的意识形态局限,为全面了解世界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
张泽洪教授的《瑶族宗教经书与道教科仪经书文化内涵比较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综合运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民族走廊理论,多维度地阐释瑶族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运用大传统、小传统的文化分析理论,深度解析瑶族宗教经书与道教科仪经书的文化内涵,将宗教学的少数民族宗教研究和道教研究相结合,对推进中国民族学、宗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指出历史上瑶族宗教与道教文化的互渗,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必然结果。成果选取道教色彩浓郁的瑶族宗教经书进行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旨在说明历史上各民族间宗教的交流和文化的涵化,在信仰的层面将促进华夏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02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近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成渝青年成才新篇章”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望江西五教演播厅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研究生》编辑部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共同指导,四川大学发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举办的一次青春学术盛会。前期,活动面向成渝地区研究生培养单位发出征文邀请,共征集到学术论文稿件近二百篇,反响热烈。本次研讨会通过以文与会的形式,让成渝研究生在云端以文会友,以会交友,一起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听专家学术报告、做线上集中研讨,旨在引导广大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服务国家及区域战略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研讨会开幕式及主旨论坛采用线下启动+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亓彦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生工作处处长周学军,主旨论坛线上主讲嘉宾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老师和研究生代表等1400余人在线参加了开幕式。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勇,电子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欣刚,主旨论坛线下主讲嘉宾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四川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单位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研究生代表近300人在线下现场出席了开幕式。
在开幕式后的研讨会主旨论坛上,蒋永穆作了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战略、新路径》报告。张超在线上作题为《面向新时代的研究生职业发展》报告。
下午,四场分论坛在线上举行,成渝地区40所高校教师、研究生代表及征文获奖同学,共计1000余名师生参与研讨。四场分论坛分别由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牵头设立,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研究生创新创业的模式与路径研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研讨”、“新时代研究生综合素质培育与评价研究研讨”、“高校研究生会服务同学成长成才路径研讨”进行了主题分享和研讨。成渝师生在云端交流热烈,主题研讨内容丰富充实、专业性强,充分展现了成渝高校“逢盛世同唱双城记,群英荟共育强国材”的浓厚氛围,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我校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子所余睽团队在半导体量子点化学合成领域取得重要原创进展
近日,我校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子与分子物理所余睽教授团队长达五年的关于二元ZnE幻数团簇到CdE幻数团簇的室温阳离子交换的研究工作,在化学领域权威期刊J. Am. Chem. Soc杂志得到发表,题目为“Transformations of Magic-Size Clusters via Precursor Compound Cation Exchange at Room Temperature”。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生何丽,余睽教授和栾超然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系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该研究基于余睽教授团队提出的原创性理论模型“余氏双路径模型”(Nat. Commun. 2017, 8, 15467;J. Phys. Chem. Lett. 2019, 10, 6399−6408)和“余氏二步合成法”(Chem. Mater. 2017, 29, 5727−5735),该研究提出ZnE MSCs(Magic-Size Clusters,幻数团簇)先异构化为ZnE PCs(Precursor Compounds,前驱化合物),再与Cd(OA)2经室温下阳离子交换反应而生成CdE PCs,进而再异构化生成CdE MSCs的三步骤的纳米合成化学反应。ZnE MSC到CdE MSC的室温阳离子交换,进一步支持了“余氏双路径模型”,支撑了团队近期提出的MSCs中存在PCs且MSCs和PCs可发生异构化反应而相互转化的新概念,揭示了ME PC/MSC(M = Zn, Cd)中阴离子E数量守恒和架构守恒,阐明了MS PC/MSC具有相似的化学计量,MSe PC/MSC (M = Zn, Cd) 也具有相似的化学计量,为科研人员深入理解直接合成PC/MSC及量子点的反应机理提供了关键性证据:是阴离子E反应物/前驱化合物,而不是阳离子M反应物/前驱化合物,定量地主导着ME QD诱导期中PC“先发生自组装反应,再生成M-E共价键”的反应过程。
余睽教授团队潜心胶体半导体量子点领域基础研究,专注于探究合成量子点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路径,深入探索纳米合成化学和传统化学(无机/有机化学)的本质区别并致力于为纳米合成化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团队工作曾三度获得我校年度十大基础研究荣誉(2018、2019、2021年)。自“余氏双路径模型”和“余氏二步合成法”提出以来,团队围绕PC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逐步完整构建出了包括异构化反应(Nat. Commun. 2018, 9, 2499; 2020, 11, 4199)、置换反应(Nat. Commun. 2019, 10, 1674; Angew. 2020, 59, 16943; 2022, e202114551;e202205784)、分解反应(Angew. 2020, 59, 12013; 2022, e202209615)、加成反应(Angew. 2021, 60, 20358)及阳离子交换反应(JACS 2022, 144, 19060)等在内的功能纳米材料合成反应机理模型体系。上述理论模型及实验成果的不断累计,有望帮助纳米合成化学从依靠“工匠手艺”的经验阶段真正上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推动学科相关概念体系逐步科学化精准化发展,实现学科“从0到1”的重大突破。
国际材料顶级期刊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2022, 7, 596-596)对团队的PC研究工作进行过专题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在《物理化学学报》(Acta Phys. -Chim. Sin. 2019, 35, 451–452;2020, 36, 2005052;2021, 37, 2008014)也高度评价了团队的系列科研成果,对“余氏双路径模型”的科学理论价值、突破性和前沿性高度肯定,并充分认可“余氏二步合成法”对一系列二元II-VI族半导体MSC的低温高效合成的普适性以及该方法克服目前胶体半导体量子点合成中存在的重复性差、产率低等问题的应用前景。
来源/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
化学工程学院 社科处 研工部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编辑/王允保
四川大学科研院(四川大学科研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