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李红艳教授《流动的边界》出版。这是一部基于100个家庭的媒介社会学研究,是长期田野调查积累的成果。

作者从2005年开始做农民工与农民调查,农民工家庭的第一个个案始于2006年。此后连续十多年,每年都在田野调查中寻找适合的农民工家庭进行访谈。个案积累超过100个以后,遂开始撰写这本书。

本书是针对家庭的传播研究,重点考察农民工家庭的流动与变迁,因为农民工家庭是中国家庭变迁中最为突出的一种类型。

作为实证研究,本书既有理论张力,也有充分的经验材料为依据。作者对家庭的策略传播、代际传播、仪式传播、时空传播、媒介传播等分别进行论述,并将落脚点放在农民工家庭的阶层再生产或者循环上。

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呈现出伸缩性与延展性的特征;家庭团结与家庭个人主义的内在冲突与妥协构成了家庭传播的核心;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改变了家庭原有的权力结构;媒介承诺成为重塑家庭文化的形式之一;家庭出身与教育获得之间逐渐形成了阶层再生产的逆循环模式。

名家推荐

陈卫星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

本书基于十余年对100个农民工家庭个案的调查,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家庭传播关系变化的分析,围绕着家庭关系的建构策略,分别从代际关系、仪式程序、时空结构和媒介使用等角度展开论述,力图还原农民工家庭的阶层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和创新组合,有较强的逻辑说服力,很有启发性。

该著作的特色在于视野开阔,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空中提炼田野素材,凝练出有机勾连的主题模式,社会流动的变迁和城乡社会的场景相互交错,信息生动,情绪饱满。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人文与发展学院

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将改革开放中农民工流动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逻辑勾连起来,使得这本著作的历史感与社会现实性都很强。书中所论述的核心即社会阶层再生产的观点,通过理论与实践资料的相互印证,层层衔接。媒介技术的中介因素既渗透在其中,又特设专门章节来论述,为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家庭变迁提供了很好的一面镜子。

前 言

十多年前,我刚回国,初入高校,基本处于茫然状态,以为只要读书教书就可以了。当大家都在说着如何做课题的时候,我在懵懂中连续做了两个关于健康传播的课题,都是关于农民工的。在此,要特别感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刘康迈教授和我的前同事及朋友刘康泰主编的建议和帮助,正是和他们的讨论使得我一开始便将关注点放在了农民工群体身上。当我站在大街上,与当时还拿着扁担寻找工作的农民工兄弟一起交谈的时候,他们朴实的衣着、憨厚的询问,在我看来是无比自然!我原本来自农村,暗地里觉得到了城市的农民也理应如此,后来才发现这是一种错位认知。

也正是在2006年的调研中,我开始第一次接触农民工家庭,进入他们居住的房子里,与他们聊天。当他们拿着各种盗版光盘,告诉我哪些新的好莱坞电影值得看的时候,当他们发愁孩子上学的问题时,家庭这一问题开始进入我的视野中。因此,自2006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我陆续做了几个与农民工相关的课题,调研中总会遇到一些典型的农民工家庭,他们的故事成为我持续关注农民工家庭的动力。本书关于农民工家庭的案例,是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主要是研究生们2007—2013年期间寒暑假做调研时的成果,此外还有一年(2015年)是专门就春节返乡这一问题做的调研。2014年下半年我出国一年,2015年9月回国。在这一年中,我一边阅读文献,一边思考如何将家庭这个核心概念变成集中的研究议题。我曾在2016年以农民工家庭变迁这一题目申请了研究项目,希望可以促使我将资料整理好以完成这本书,可惜没有成功。此后的2016年、2017年、2018年这三年,我给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本科生讲授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课程,除了让学生分成小组对青年农民工,主要是针对“95后”农民工进行调研,还让学生在小学期实践中做家庭史的个案访谈,农民工家庭的访谈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将此前的研究持续了下来。2015—2017年间,我开始阅读与家庭相关的文献资料,试图就书稿的框架做一些设想,也曾经计划在2016年完成书稿,继而又计划2017年将书稿完成,但依然是事与愿违。在2018年,我延续这个调研,继续增加个案资料,尽可能丰富调研所需要的多个典型案例。

2017年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陈肖静询问我,是否有与改革开放40年相关的研究议题,我马上就想到了农民工家庭这个议题,就发了一个目录和大纲给她。到2018年3月初的时候,肖静说他们出版社要出版系列图书,希望在年内可以出版,我当时直接的反应是觉得任务太艰巨了,尽管资料积累了很久,下笔依然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又一想,积累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不写出来也对不起那些接受调研的农民工兄弟们。于是我开始动笔,在上课之余的零碎时间里写作,竟然也是滴水穿石,总算完成了书稿,自己至今都不敢相信!

书稿完成之后,和我预想的框架有一些差距。但时间就是这样,似乎永远是不够用的,也是永远让人遗憾的。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首先对中西方关于家庭研究的相关观点进行论述,继而对本研究的框架、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以及资料获取路径和具体的分析工具进行描述。

上篇分为三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从生存本位主义和职业本位主义出发,论述农民工家庭在策略选择中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几种变化趋势。第三章则是针对家庭的代际更替而言,侧重家庭教育问题的论述。

中篇集中探讨家庭的仪式传播、家庭迁移和家庭媒介使用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四章从农民工家庭在春节仪式中和农忙时节城乡之间的往返行为中,从仪式的角度分析其在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行为。第五章在时间和空间的视角上,指出在城市时间与乡村时间、农业时间与工业时间之间,农民工家庭一部分坚守乡村时间和农业时间,一部分则基于职业的影响,形成了乡村时间与城市时间、农业时间与工业时间的融合。就空间而言,流动的家庭空间或者说迁移中的家庭空间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常态。第六章,从家庭媒介变迁史的角度,论述媒介在家庭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尤其侧重新媒体使用状况与家庭关系、社会空间之间的分析。

下篇即第七章从阶层认知的变化、阶层体验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角度,分析农民工家庭在城市中对自我身份的逻辑认知与阶层体验之间的张力,解读农民工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在社会结构变迁中所处的位置。

终篇为初步结论和继续讨论,以及余论。本研究认为,在农民工家庭模式的变迁中,职业选择的因素比例加大,尤其是对第二代打工群体而言,他们的父母依旧在城市打工,在经济上并不需要他们来支持,第二代打工子女成年后的职业选择,带有更多的个体主义的因素;同时,家庭团结与家庭个体化之间的关系,并未因为这种个体化的趋势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新的媒介技术在重构了家庭关系的同时,对代际关系与家庭分工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最终的变化,则体现在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上。关于上述问题的继续探讨会在余论部分展开。

研究者的工作,是一种职业、谋生手段,但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志业。很幸运我可以将职业和志业结合起来。

感谢一路上对这本书的资料积累付出劳动的学生们:周晓璇、蔡婧、王盛慧、邱密、马喆、曹文露、马琳、郭琼、王刚、雷特、王硕、唐芳、刘碧瑶、郭芳、程田玉秀、张永群、蔡奇云、张议文、葛瑶、杨书源、李硕、牛畅、吴州钇、汪璐蒙、韩梓纯、韩芸、张冉冉、宋佳杰、蒋知疑、余婷等同学,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本科131、141、151、162、172全体同学。感谢收集资料期间我在北京郊区做农民培训时同事们的帮助,他们是左停教授、蒋爱群教授、李玉梅教授、何美丽教授、王智杰教授等。感谢培训期间合作的政府工作人员安虹、李琼梅、李娜、刘晓慧等。感谢农机学校的老师姜明梅、孙培、李辉、孙少博、郑立雪、彭鹏、张薇等。感谢在本书资料整理和撰写阶段与我讨论交流的黄裕生教授、朱启臻教授、任大鹏教授、蒋桂存博士、纪莉教授、吴麟教授、王斌教授、周翼虎博士等。感谢叶敬忠教授和梁永佳教授提供的图书资料和信息。感谢在过去的四年里以各种形式参与读书会的王海侠、曹羽南、胡震、王瑜、陈笠等同仁们。感谢我的同事兼朋友艺术家敖松在繁忙的教学之余,特意为本书画了插图,他对乡村诚挚的态度与朴素的情感令我十分感动。

感谢我的导师朱立元先生的鼓励与帮助,他质朴而真挚的学者气度始终在提醒我不断自我反思,感谢我的同门在微信群里的在场与鼓励,尤其是李钧教授、苏宏斌教授的支持与鼓励。感谢传播学同仁的在场、支持与鼓励,他们是李金铨教授、陈卫星教授、吴飞教授、刘海龙教授、郭建斌教授、王金礼教授、雷蔚真教授、张毓强教授、张洪忠教授、沈菲教授、黄典林研究员、王颖吉教授、王鑫教授等。特别感谢“高深组合”中的两位好朋友吴麟教授和王斌教授,小群体的深度交流不但让我们成为好朋友,还使得我在孤独的学术道路上,因时时能感受到同道的在场而欢欣鼓舞。感谢《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的虞淑娟老师在确定本书的题目时给予的出色建议,她温婉又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敬佩。最后,感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朴素气氛,使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尽管做研究是孤独的,但同时却是一个充满享受、让灵魂自由飞翔的旅途。

感谢我的家人在我撰写本书时提供的日常帮助,感谢之情无以言表,唯有以更好的努力回馈他们、回馈社会。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陈肖静编辑,没有她的督促,这本书也无法完成。最后,特别感谢叶秀山先生,他曾对我的研究提出了无数个建设性意见,也给予我无数个关于如何做研究的建议,回答了我无数个无知无畏的问题。叶先生于2016年9月辞世,想到他对后辈学人的关爱,深感怀念。无论是在读书的路途中还是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从叶老师那里都获益良多。原本这本书我打算写好后赠予他的,总觉得依照他的身体状况,百岁应该毫无问题,也总是觉得资料不够,不愿意动笔,导致写作拖延至今。没想到只是一夜之间,斯人逝去。转眼几年过去了,我在无数个夜里辗转难眠,后悔不已,尽管这本书或许距离他的要求依然很远,但还是谨以此不成样子的书向他致敬!

特别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书稿最终并未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因为我原来提交给出版社的时间纵轴大纲,在写作中经再三思索,被我放弃了。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翟江虹女士,她看似温和、实则有力的建议,她对书稿精益求精的态度,在给予我很多启示的同时,也时时激励着我,这样的编辑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下面是几点关于撰写本书的说明,也是本书的几点不足,以期在未来的研究中与各位同仁继续探讨。

第一,关于家庭议题本身。本书是针对农民工家庭的传播研究,但并没有充分关注特定的微观家庭问题,比如婚姻观、爱情观等。原因在于,本书关注的重点是家庭的流动与变迁;关注的是家庭的宏观变迁史,而非集中于特定家庭的微观变化;同时,由于积累资料的时间间隔较远(从2006年开始),使得一定程度上微观资料的深度不够。此外,由于家庭这一概念涉及的内容太多,也很庞杂,很多议题也远远没有得到透彻的关注。写作中我常常暗自纠结,也试图把可以想到的问题都体现在各个章节中,尽量写清楚,但鉴于家庭史变迁的角度与多年前资料收集的局限性,写作中有深深的无力感。

第二,针对家庭传播的问题。本书没有集中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上,也没有如一般的家庭传播模式一样,集中在人与人的认知关系与知识共享上,而是侧重于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概念,比如地理上的、时间上的、空间上的、组织上的、职业上的或者个人的。

第三,关于本书的案例资料处理问题。本书涉及的家庭个案,根据主题需要,保留一些典型个案的详尽叙述,还有一些个案采用前后章节对应的方式呈现出来(细心的读者可以从案例的标号中找到前后的对应)。原因如下:首先,家庭变迁史需要一个时间维度和代际维度,没有时间空间中的叙述,一些议题就会呈现得不够清晰;其次,我认为,这些活生生的资料比起一些“干巴巴”的理论叙述更有价值。因此,对书中的分析和资料在比例上做了适当的分配,试图做到原始资料和分析比例得当,但又尽可能保持案例的历史属性和家庭属性。最后,希望这些粗糙而并不完美的文字或者表达,能够带给各位同仁一些启发,带给我一些批评与反思,以便我们共同面向那并不确定的未来。欢迎各位同仁与我交流,多多批评、多多指教,大道无言,不胜感激!书中的不当之处,由我自行承担。我的邮箱为leehy2013@cau.edu.cn。

李红艳

2018年7月30日完成于北京

2020年8月28日修订于北京

本书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目录

绪论
一、家庭研究的历史脉络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工具

上篇 陌生的希望:家庭迁移VS.策略选择

第一章 生存导向:家庭策略
一、自发流动与两地长期分居模式的形成
二、血缘地缘流动中的“临时家庭”

第二章 职业导向:家庭生产
一、农村与城市临时分居模式
二、城市分居模式
三、城市团聚模式

第三章 文化选择:家庭养育
一、被托管的童年: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
二、教育:作为救赎的形式
三、打工:另一种轮回
四、代际关系与个体化

中篇 挪用的技术:家庭迁移VS.媒介选择

第四章 仪式选择:农业时间与城乡勾连
一、春节仪式与春运潮:返乡还是留守
二、农忙时节的返乡仪式:农民还是工人
小结

第五章 媒介“内外”:家庭场域VS.信息传播
一、家庭内外:工作时空还是家庭时空
二、家庭领域:家庭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边界的重新设立
小结

第六章 媒介流变:家庭迁移VS.代际更替
一、“媒介挪用”中的流变史
二、虚拟与非虚拟关系场景中的媒介生活方式
三、媒介中的代际勾连
小结

下篇 移动的尺度:家庭单位VS.阶层选择

第七章 农民工家庭的阶层传播
一、阶层的自我认知
二、阶层的互斥性
三、阶层的同质性
四、阶层变动与社会再生产
小结

终篇 流动的边界:个人主义VS.家庭主义

第八章 媒介承诺:流动中的家庭生命周期
一、家庭生命周期呈现出“伸缩性”与“延展性”的特征
二、家庭团结和家庭个人主义的内在冲突与妥协构成了家庭传播的核心
三、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改变了家庭原有的权力结构
四、媒介承诺成为重塑家庭文化的形式之一
五、家庭出身与教育获得之间逐渐形成了阶层再生产的逆循环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仪式传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九章 余论
一、个体生命历程的重构与家庭生命周期的转折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家庭空间与社会空间:政治抑或文化
三、家庭“危机”:个人主义还是家庭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本周四(11月10日)

李红艳教授讲座预告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