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交流(考研交流平台有哪些)

考研交流,考研交流平台有哪些

中国研究生

“令人舒服”的交往原则是非常必要的,在平等的互动中,学友之间才能无所顾忌地陈述内心想法,才可能碰撞出有意思的思想火花。

笔者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8 年9 月读研到现在,已经快一年的时间。读研以来,身边的师友发生了较大调整,笔者处在一个相对生疏的人际环境中,因而在人际交流方面也经历了一个适应和调整期。众所周知,研究生的第一要务是进行“学术研究”,在先辈学人的肩膀之上进行学术创新,这意味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多偏重于学校等场域。需要指出的是,笔者是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同文史哲研究类似,其性质迥异于理工科倚仗科研课题团队进行研究的属性,因而在研究生活的人际交流中主要涉及妥善处理与导师和学友之间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

与导师之间:主动与靠谱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意味着我们告别了本科阶段“只消费,不生产”的学习阶段,需要我们在了解以往学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为新知识的积累贡献自己的智慧。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导师之间良好的人际交流不管在日常的学习研究还是在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笔者一年来的摸爬滚打,与导师之间关系的妥善处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研究生自己的角度来说,是要增强自己学习和交流的主动性;从导师视角来看,则是要做一个做事靠谱、做人踏实稳重的学生。

笔者的硕士生导师是复旦国务学院李辉教授,李老师以研究反腐败和廉政建设闻名,平时除了学术研究之外,也承担了一些社会兼职活动,因而较为繁忙。硕士一年级开学初,征询李老师意见并幸运成为其研究生后,笔者便投身于研一的各类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虽然课业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忽略了与导师的交流沟通,这样导致的问题便是在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研究设计时间上比较仓促。虽然开题报告顺利通过答辩,但当时的局促仍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笔者当时反思,这类被动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在“想象”中预设了导师很忙,自己的一些幼稚想法不应该去打搅导师;另一方面则是笔者对导师的研究议题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觉得同导师的交流更多只是笔者单向的学习,难以令导师也有所启发。认识到这一问题后,笔者首先从期刊网站上下载了导师所有的著作成果,花费了几周时间进行了系统阅读然后将自己的阅读体悟和存疑之处进行整理,同导师主动通过邮件约定时间后进行请教。不料,与笔者先前预设相反,导师非常热情,也对笔者的阅读想法和部分观点表示赞赏,并告诉笔者“平时多联系,有问题就来找我”。主动的交流和请教,打破了笔者对导师先前存有的刻板印象。从此之后,笔者每个月基本都会主动与导师约时间进行交流,探讨一些最近的阅读体悟、最近做事的想法以及最近思考的问题。

从导师的视角而言,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其实更多体现在做事的过程中。因为在研究生阶段,除了学习之外,导师也可能会分配一些纯粹事务性的工作让学生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导师繁重任务的一点分担,也是对学生自身在做事能力方面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会让学生有一种被信任和不被“冷落”之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便是努力做到“靠谱”和“踏实”,保质保量、按照约定时间甚至提前完成事务的处理。以笔者的经验来说,同导师的交流增多后,导师也会让笔者做一些校对其最新书稿、报销、进行调研等事务。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在苏州市进行的基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调研,笔者在调研之前同导师讨论调研提纲、联系调研单位,并在调研结束后将调研成果与问题反思向导师及时汇报。在恰当的事务处理和交流中,笔者能明显感受到导师对笔者的注意力和信任的增强。

当然,以上经验之谈不仅局限于同自己导师相处的过程中,对于与学院乃至学校其他老师的交流亦是非常重要。在同学院其他老师的相处学习中,笔者同样受益匪浅。就笔者的经验而言,在同老师们交流之前,可以预先写好一份小提纲再上门请教。这份“独门秘籍”令笔者在同老师们交流时往往“旗开得胜”、收获颇丰。

与学友之间:令人舒服与诚心学习

本科毕业后选择读研,意味着我们身边的人际网络进行了又一轮的调整,又一些陌生的同学来到了我们身边。如何处理与自己周围新学友的关系,往往成为很多人面临的难题,因为研究生新同学的构成比较复杂,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知识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笔者当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以笔者这一级政治学系的研究生构成为例,班级同学共有15 人,其中5 人由复旦本校保研直升,4 人由外校保研直升,剩余6 人为全国统一招考(考研)录取。笔者是本校直升进入复旦的研究生,在开学不久的一些活动与团体交流中,笔者在班级甚至学院内部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抱团”现象,本校直研生“抱成一团”、外校直研生“抱成一团”、统招生也“抱成一团”。这种隔阂其实令人非常不舒服,也不利于建立风气良好的学术共同体。与好友讨论后,笔者借助本科时期自己主办读书会的经历,邀请不同专业新同学进入自己组织的读书会。

从阅读马克思到阅读亨廷顿,再从比较政治学研究到本国区域研究,通过在读书会内每两周一次、持续一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笔者能感受到读书会内部学友间关系的渐趋融洽。关系改善的标志便是学友之间见面时的热情招呼和互开玩笑,在平时学习中也相互分享自己看到的趣事与好文章。笔者打算下一学期,要同学友们商量,对读书会的方向进行调整,即从阅读专著知识吸取性质转变为阅读问题探索研究性质,通过设定主题或问题如“为什么有些国家会发生内战”“为什么不同区域之间的治理绩效差异会很大”等来进行深层的学术耕耘,以期对一些问题有新的认识或回答。

对以上学友之间从隔阂到相互交流甚至交心的转变,笔者认为在交流中秉持一种“令人舒服”的交往原则是非常必要的。“令人舒服”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非常高超的原则,意味着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同伴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来感受他的感受。这其实建基于一种理解他人和平等待人的态度,在平等的互动中,学友之间才能无所顾忌地陈述内心想法,才可能碰撞出有意思的思想火花。细细品读“令人舒服”这一品格,其背后其实也隐含了这个世界存在差异和多样性的意涵。

一个人的精力和经历毕竟有限,在专业背景差异、学友爱好分殊及注意力投入差异的条件下必然会产生一个人长于此而弱于彼的结果。这为我们在理解他人的基础上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提供了条件。以笔者的读书会为例,在开学初的首次会议中,每个人都会认领自己擅长的学术议题进行筹备,在下次碰面时作半个小时的报告来阐述某个自己所擅长问题的研究综述和学术反思。茶余饭后,大家在讨论某位学友的家乡或研究方向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增进或更新对彼此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是社会科学,但在平时的学习中仍然有一些需要与学友进行通力合作、分工完成的工作。根据笔者经验,在这些工作完成的过程中,主动和学友多交流、存疑之处多请教、遇事多真诚帮忙,每次在各类接触中给他人留下靠谱和踏实的印象,自然会受到学友信任,从而增进人际关系

小结

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同导师在相处时要做到主动和靠谱,还是与学友在相互砥砺前行过程中要做到“令人舒服”诚心学习,不过都是我们在处理各类人际关系时的缩影而已。虽然笔者是社会科学专业,同理工科研究生在专业学习方面有所差异,但笔者相信,以上经验之谈于理工科而言亦是可以适用的。

文章刊于杂志8月号

作者:夏飞朋(复旦大学)

编辑:马亚男

责编:雅琨

考研交流(考研交流平台有哪些)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