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自然之序,生命之美; 向上生长,蓄势待发
丝丝针线,缕缕思绪; 星月为伴,叙写真我
旭日初升,披荆斩棘; 以衣言志,续写华章
全程视频回放地址(复制黏贴至浏览器播放):https://m.inmuu.com/v1/live/news/1813850/intro
5月29日晚,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2022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演在大学城校区行政楼架空层举行,59名设计师125套作品精彩呈现。
图 | 师生合影
本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演以“序”为主题。“序”,是开始,如一本书翻开了序页。准设计师们即将步入社会,新的人生阶段即将拉开序幕,渴望谱写未来的序曲。“序”,也是秩序,准设计师们盼望失序时代尽早过去,世界迎来新的安宁、平衡与和谐。整场秀由“蓄”、“绪”、“叙”、“旭”、“续”等五幕小主题组成:
“蓄”,是疫情后的蓄力待发;
“绪”,四年光阴,沉淀万千思绪;喜怒哀乐,皆是情绪的表达;
“叙”,是表达、叙说、发声,向世界讲述设计新生代的故事;
“旭”,是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将用光照耀未来;
“续”,是传承、延续,准设计师们将用所学、所长回馈社会,并发扬母校精神的荣光。
图 | 现场图
受疫情影响,自2019年以来,广美已有两年未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演,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把秀场从室内转移到了室外。本次服装秀回归自然环境,以学校的建筑、绿树、湖光为背景,以“环境+时尚”的理念,充分展现了新广美、新时尚、新气象,展示了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提升了该专业的学术影响力。精心打造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视觉盛宴,成为学校校园提升计划与时尚结合的完美呈现。
图 | 现场图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侧重时尚设计思维训练,设计创新,关注学科学术前沿。培养时尚产业服装、配饰、个人时尚产品的设计、研究、管理等跨行业多元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次2022届本科毕业设计有56位同学参加,汇集了113件服装作品。同学们以四年的专业学习为基础,根据各自的关注点结合自身专长选取不同的题材进行创作。大胆试验不同风格、创新手法,将其融入到毕业设计之中。
▲ 《泛生》
作者\赖奕安
指导老师\卢麃麃
作品介绍 \作品灵感来源于”概念服装设计”,在泛审美潮流下现代审美体验背后所体现的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以概念服装设计的形式呈现,对服装在人体上不同的表现形态进行探索。审美文化来源于人的行为活动,因此审美与人本身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人与服装之间可视、可感知的外在联系进行设计的方式,抽象隐喻当今泛审美文化现象下人与审美文化之间不可视的内在关联,同时探讨“概念服装设计”在当今现代大众审美文化氛围中的存在方式,即泛审美潮流下现代审美体验背后所体现的个性与共性之间对立与共存的关系,以及个体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保持必要的独立性与个性,即探索未来个性于共性中进行表达的更多可能性。
▲ 《安全空间》
作者\李燕桃
指导老师\陈嘉健、温浩
作品介绍 \灵感来源于当下社会背景下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现象,缺乏安全感是如今的年轻人通常会有的一个心理感受。通过这个作品来表达一种心理上的现象以及社交上需要尊重的个人空间一即“安全空间”,无论是心理上的亦或是社交上的一种空间。使用的材料网纱较通透立体,黑色鱼骨作为主视觉的线条,想表达的是个体内心的矛盾挣扎和思绪的游走。
▲ 《N次方》
作者\张曼娟
指导老师 \ 陈嘉健、温浩
作品介绍 \本次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洋塑料污染以及海洋生物,探寻自我,选择我最喜欢的纯粹海洋与心中对归根的期盼作为灵感,探索着浩瀚深海中有着无穷秘密的海洋生物,如水母、珊瑚,海葵等元素,如今当浪花被白色塑料所取代,成了新的永久性的浮沫……海洋污染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海洋生态也因此遭到侵害。N次方的可能性很广,正无穷或者负无穷其实都取决于N这个可变量,如同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一样,当我们人类这个可变量群体的环保意识提高,那么海洋的生态环境也会随之变好。
▲ 《记忆碎片》
作者\黄妹
指导教师\王桦
作品介绍 \人类记忆是不断解构重构的过程。回想过去,脑海中涌现出各种信息碎片,历经岁月已失去原有的清晰与准确;过去的某些物品,它们在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与人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旧物保有的信息是过往时期的符号与时代变迁的纪念,它们带着情感,贯穿过去和当下,并通向未来。物看似无言,却能诉说一个时代的故事。作品选择90年代的旧物作为创作素材,探讨物与人的关系,以服饰呈现人类记忆、情绪和情感,呈现一个时代的审美脉络。它们是童年、少年或是青春,是个体记忆也是时代记忆,通过这些记忆就会回想起飞转即逝的90年代,看到过去的生活痕迹,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 《存在EXIST》
作者\林怡君
指导教师\王文
作品介绍 \让社会更加关注心理疾病患者的“存在”,同时也让患者们感受到世界真善美的“存在”。作品服务于心理疾病患者群体,运用人体生理感应的智能设计和特殊面料编织相结合,通过导光光纤的光信号传递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不同反应。
▲《骼羽》
作者\李宗坚
指导老师\王文
作品介绍 \作品基于三维数字创作与时尚艺术创作融合探索为出发点,运用三维建模与光固化3D打印,结合虚拟与现实来进行创作表达。以仿生骨骼结构和羽翼为创作造型基础,进行三维模型的不断单体创作,同时进行组合、变形,在多种模型结果中最终筛选出符合本次创作的艺术服装造型结构。
▲ 《庄周梦蝶》
作者\彭新蕾
指导老师\张兆梅、梁敏
作品介绍 \本系列设计以“庄周梦蝶”的典故为灵感,在设计中运用变形、分解、拼接等手法对蝴蝶翅膀的纹样和结构进行重构,结合激光切割、机械压褶、数码印花等工艺,通过镂空处理、色彩渐变与虚实对比,呈现出”庄周梦蝶”典故中所蕴含的哲学理念和美学意义。
▲《生命线网络》
作者\麦文馨
指导老师\张兆梅、梁敏
作品介绍\本系列设计聚焦地球上的各种线性脉络,从植物叶脉、人体骨骼、高速公路到山川河流,探讨人与城市及自然的关系,从中寻找平衡与灵感。在材料上选用羊皮、压纹人造革、涤纶缎面面料及弹性涤氢面料为主面料,加入废旧电线、胶管、弹力绳、别针等进行重组再造,增加材料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在工艺上综合运用3D打印、激光切割及数码印花技术,同时结合当季流行趋势,打造具有时尚感与创新性的服装系列。
▲ 《合一•相生》
作者\段孟炜
指导老师\顾健议
作品介绍 \水墨山水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合一•相生》以水墨山水绘画为灵感,将水墨山水画当中的表象与内意融入服装中呈现出来。《合一•相生》试图处处强调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面料材质上厚与薄,软与糙:色彩上黑与白;视觉上乱与齐都是一种基于水墨山水意象带来的思考的结果。
▲ 《趣味童年》
作者\蔡婕
指导老师\赵辉
作品介绍 \本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童年玩具中的玩具积木一一乐高。其不仅是儿童喜欢的玩具,还因为蕴涵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而深受大人们的喜爱,能够让成人在玩乐中缓解焦虑,回归到单纯质朴的趣味童年当中。本系列服装设计从乐高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入手,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互拼接与色彩之间的相互碰撞以及面料之间的相互搭配,呈现出单纯质朴的趣味性,为观看者带来回忆的联想,加强服饰与人情感沟通,让人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 《释压》
作者\陈泓仰
指导老师\张诗晨
作品介绍 \随着现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情绪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释放压力的欲望本能地驱使人们在压力与释放中循环往复。本设计着眼“压力”与”释放”两者状态,将无形的情绪状态通过服装进行有形的呈现。着重于服装形态的变化,通过可调节性结构设计,实现服装形态及穿着状态的变化。
作品名称:记忆碎片
作品英文名称:Memory fragment
作者:黄妹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王桦
人类记忆是不断解构重构的过程。回想过去,脑海中涌现出各种信息碎片,历经岁月已失去原有的清晰与准确;过去的某些物品,它们在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与人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旧物保有的信息是过往时期的符号与时代变迁的纪念,它们带着情感,贯穿过去和当下,并通向未来。物看似无言,却能诉说一个时代的故事。作品选择90年代的旧物作为创作素材,探讨物与人的关系,以服饰呈现人类记忆、情绪和情感,呈现一个时代的审美脉络。它们是童年、少年或是青春,是个体记忆也是时代记忆,通过这些记忆就会回想起飞转即逝的90年代,看到过去的生活痕迹,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作品名称:衍
作品英文名称:Derived
作者:张嘉欣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王文
设计灵感来源于广府文化中的建筑文化,镬耳式的凹凸起伏,形成广府民居建筑特色。广府文化中的建筑文化具有标识性,也是一个很能深入人心的重要元素,想要以这个元素进行设计延伸,表达出广府文化的情感,再者通过结构创新的方式广府文化以现代方式呈现表达。
作品名称:无题
作品英文名称:Untitled
作者:肖子瑶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黄凯茜
本次创作设计是在可持续背景下基于人类、塑料、植物三者间共存这一概念为灵感来源。塑料微粒是一颗旋转的球体,像地球一样牵着悲哀的人群,他们彼此嫌弃、迫害、憎恨不止,球体彼此相同,却小到不被觉察,自我吞噬;仇恨报复在贪恶的深处,侧耳倾听时会听见狮子般的咆哮,响彻亿万微小如侏儒的宇宙…
作品名称:趣味童年
作品英文名称:Interesting childhood
作者:蔡婕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赵辉
本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童年玩具中的玩具积木——乐高。其不仅是儿童喜欢的玩具,还因为蕴涵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而深受大人们的喜爱,能够让成人在玩乐中缓解焦虑,回归到单纯质朴的趣味童年当中。本系列服装设计从乐高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入手,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互拼接与色彩之间的相互碰撞以及面料之间的相互搭配,呈现出单纯质朴的趣味性,为观看者带来联想回忆,加强服饰与人情感沟通,让人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作品名称:光的花园
作品英文名称:The Garden of Light
作者:庄又清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温浩 陈嘉健
以伊甸园传说为灵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探索新时代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美好,打造出现代人们追求的新世界期盼。传说伊甸园中流淌的四条河流滋养着万物,所有事物欣欣向荣,是人类心中的一方净土。在面料中加入光导纤维等新型材料,创作出一座新时代“伊甸园”,未来充满光明的花园。人的心中有光明,即可冲破一切黑暗与艰难险阻,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
作品名称:光迹
作品英文名称:LIGHT TRAJECTORY
作者:谭婉莹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张兆梅 梁敏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今社会中光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系列设计关注光污染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通过设计作品引发人们对光污染的思考并探索新型发光材料在服装上的应用。本系列作品采用简洁的造型,巧妙地将EL冷光线融入其中勾勒结构线条,结合光纤发光织物加以点缀,充分利用光线的变化展现服装的灵动性与丰富性,实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作品名称:重构之境
作品英文名称:RECONSTRUCTION
作者:曾茱茵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王文
衣服有如骨骼,它的结构与人体具有匹配性,因此通过将骨头的 形状,肌理,关节等从人体运动的形态与体态的语境中抽离出来,使其陌生化,模糊了日常与私密的疏离感。通过研究和了解人体不同运动形态下身体骨骼的最大承受变化,利用人体透视,记录人体的运动轨迹,探索面料与廓型相结合更多的尝试,通过服装廓形与运动形态的结合,利用骨骼元素与面料改造的结合让人产生视觉的透视效果。
作品名称:梯田四季
作品英文名称:Four seasons of the terraces
作者:龚海莎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张兆梅 梁敏
本系列设计以龙脊梯田为灵感,提取梯田形态及四季色彩特征进行创新设计。在材料上综合运用真丝绡、丝绵、网纱、羽毛等多种材料,在工艺上通过反复的面料染色实验,呈现梯田四季色彩的变换与过渡效果,通过层叠空间与色彩变化的结合,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探索自然景观之美在服装中的表达与呈现。
作品名称:生长
作品英文名称:Growths
作者:赵芙蓉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温浩 陈嘉健
一颗种子在岩缝中生长,它的根不断向下探寻,它的叶不断拥抱光明。本系列服装运用编织工艺将冰冷的金属丝呈现出柔软与温情。通过金属编织工艺表达对生命与希望的渴望,带着最美好的祝愿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作品名称:长春万物
作品英文名称:All things are eternal
作者:肖楚儿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赵辉
本次选题是以长春花蓝为主题,将绒花运用在服装制作上的创新性服装设计,通过对长春花蓝主题的探索与灵感汲取,以及潘通2022年度色探索研究,使得长春花蓝主题能够充分地展现。活泼欢乐的态度和充满活力的存在感,鼓励着勇敢的创造力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它代表着无忧无虑的自信和大胆的好奇心,也代表着我们正在经历的疫情时期。既有蓝色的冷调,又包含生机勃勃的紫罗兰红。设计结合了机能风和植物点缀,如同从防护服中破土而出的植物,就像在疫情下的生机。材料选用了永不凋零的绒花与干花作为装饰,TPU材料则代表着防护服隔离的疫情时代。长春之花盛开在TPU材料之上,如同疫情下的生机,依旧充满生命力。
作品名称:衍
作品英文名称:Derived
作者:张嘉欣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王文
设计灵感来源于广府文化中的建筑文化,镬耳式的凹凸起伏,形成广府民居建筑特色。广府文化中的建筑文化具有标识性,也是一个很能深入人心的重要元素,想要以这个元素进行设计延伸,表达出广府文化的情感,再者通过结构创新的方式广府文化以现代方式呈现表达。
作品名称:器合
作品英文名称:Reset of ceramic fragments
作者:李丽庄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王文
设计说明 “器合”系列灵感来源于陶瓷修复。在文物背后价值信息愈发受到大众重视的时代,残缺美学的表达在修复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而漆缮工艺的“残缺美”的哲学思想与时代的追求不谋而合。损坏的瓷器在漆缮工艺修复的过程中,恢复其原有形态但保留了修复痕迹。设计以残器修复后“残而不残”的状态作为切入点,由于器物修复需要修复师大量的时间,编织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投入才能完成的,而镶嵌与碎瓷恢复形态契合,因而联想到了编织和镶嵌工艺,两者能够很好地与主题呼应。因此本系列作品“器合”结合漆缮工艺与编织镶嵌方法进行创意服装设计,系列主要表达瓷器修复“残缺美”的理念。
作品名称:太极·阴阳和合
作品英文名称:Tai Chi · Yin and Yang fusion
作者:章瑜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温浩 陈嘉健
灵感主要来自于太极阴阳转化理论,造型上 从太极中提取出旋转的线条元素,色彩上选择 经典的黑白配,将太极图形进行解构重组,设 计出具有太极传统美感又具有雕塑感的服装作 品。
作品名称:和谐共生
作品英文名称:Harmonious coexistence
作者:陈利祥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卢麃麃
人类所创造的工业环境对于自然生态往往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其中非自然手段生成的化学材料便是其中直接的污染来源之一。此次系列创作从研究工业材料环保利用的可能性入手,探讨未来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能性。作品以自然生态中的黏菌作为主要实验研究对象,利用其独特的生物特性,通过生物材料与工业材料的实验性结合,以及人与生物共同创作的形式,呈现出一种两者共同参与的新型共存形态,并以服装的手段进行呈现。
作品名称:斑驳
作品英文名称:mottled
作者:李欣婷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温浩 陈嘉健
真正能反映灵魂的或许不是脸,而是影子,是客观存在的另一种在场。影子就好像实物的幻想,他们从不同角度表达一件事。人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是自己创造了影子,而影子何尝不是也在塑造人?影,不是依附,不是任何事物的附属品。它有许多的可能性不确定性,它有它的故事。这组作品《斑驳》想要通过服装语言引发人们思考——被光拉长的影子企图挣脱实体冲破牢笼,而万千世界人们无不游走在各式阴影之下,我们与影,究竟谁在逃离?整体呈现流线感造型,表现相互交融暧昧不清难以分离的情绪。同时,造型中的扭曲感喻以表现影子在不同环境下被拉扯扭曲的形态。
作品名称:异星
作品英文名称:Alien
作者:黄雪怡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王文
设计说明:该作品灵感来源于对外星高级文明的想象。基于对扎哈的建筑中建筑曲线的形态,并思考在宇宙的维度中,现在之于我们古老的事物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作品名称:困在框架里的人
作品英文名称:People trapped in the frame
作者:李海蓝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顾健议
焦虑症患者在发病时拥有明显的框架感。这种框架感是患者自我保护的方式,但同时也束缚了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渐渐走向失控、受困于挫败的深渊里。本系列作品通过纸翻花不受限制的复制和可以自由拉伸的结构特点,在设计上利用柔软的面料材质来包裹坚硬的木质框架(即映射患者建造的“防御性框架”)。通过在服装视觉和触觉的表达,引导患者突破原始本能所制造的“框架”。
作品名称:Human Aura
作品英文名称:Human Aura
作者:曾汶雅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卢麃麃
本次创作以情绪感知视觉化为主要内容展开,并以此传达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情绪感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主要表达正面情绪对人类能量的提升,而作者的创作的目的是倡导人去感受情绪,控制情绪,并且停止内耗。
作品名称:重塑·共生
作品英文名称:Reshaping and intergrowth
作者:范怡丽
班级:时尚与品牌创新教研中心
指导教师:张兆梅 梁敏
现代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系列设计聚焦塑料废弃物对海洋的危害和污染,提取海洋深浅不一的蓝色为主色调,综合运用切割、塑形、打孔、钉珠、染色、编织、镂空等工艺手法对废弃塑料瓶和废旧PVC材料进行重组再造,赋予废弃塑料新的形态与生命力,探索废弃塑料在服装中循环再用的更多可能性。
最后,相信很多细心的小伙伴已经发现,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会立即处理
投稿联系微信:cfwscb2017
点击浏览“毕业设计资讯”
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
广州美术学院考研(广州美术学院考研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