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研究生院,中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在中国的众多高校中,除了34所冠以“中央”、“中华”、“中国”或“中国人民”的央字头、国字头大学外,剩下的“中字头”院校只有中南大学、中北大学与中山大学区区三所。
中国海洋大学
那么,问题来了: 中南、中北和中山,谁最有资格配得上“中大”呢?
细思极恐!中大这个简称,意义非凡!中,代表中国;大,代表大学。中大,顾名思义,就是泛指中国的大学。
中山大学
因此,高校的简称虽多,但都没有“中大”这个简称大气磅礴,霸气侧漏,正气凛然。什么北大、南大、武大、浙大、昌大、厦大、山大、湖大、河大、海大、宁大、青大、川大……等简称,在中大面前都不值一提。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何况又是中南、中北和中山3只“虎”相争呢?
中南大学
倘若只按校名的字面意思理解,这三所高校都有资格称“中大”,但这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的。大学简称不能重名,这是常识和惯例,也是高校命名的基本原则。因此,矛盾点由此而生,对于中大的归属,争论、争夺、争辩乃至争抢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中山医科大学
但现实情况却是:“中大”只属于坐落于湖南长沙的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简称“中山”,中北大学简称“中北”,二校都没资格跟中南大学争简称,或者说这是两所高校的明智之举。
中南大学校园
这是一个单项选择题,首先可以把中北大学PK掉,它实力太弱,名气太低,资历太浅,资格太嫩,知名度太小,口碑平平,水平不济,怎有资本与中南、中山争长论短、品足论道呢!
中北大学位于山西太原,本就是一个校名有争议的大学。说好听点,是低调,说难听点,就是知名度几乎为零,影响力太弱,跟广东江门的五邑大学简直有得一比,二者席地之分,50步笑百步。
中北大学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当初决定取这个名字的决策者的“睿智”和“勇气”,为何会起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又莫名其妙的校名呢?他是怎么想到的呢?
其实,中北大学的前身是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在太行根据地成立的太行工业学校,这是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所军工学校,后更名为华北兵工工业学校。
中北大学图书馆
建国后的1958年,华北兵工工业学校升格叫太原机械学院。1961、1962年北京工业学院与沈阳工业学院的六个兵器专业并入太原机械学院,1963年该校划归国防科工委直接管辖,1971年又归属到第五机械工业部。
22年(1993年)后,又更名为华北工学院,1999年山西省政府加入,与国防科工委共同建设华北工学院。2004年6月,教育部批准华北工学院更名叫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校园
简单地回顾了中北大学的前世今生后,有没有这样的感触: 它跟“中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不论是叫太行工业学校也好,叫太原机械学院也罢,亦或是叫华北工学院,都多少有些许渊源,勉强能说得过去,就像刘备到处吹嘘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以“皇叔”身份招摇撞骗一样,总是有拐弯抹角的牵连的,唯独叫中北大学这个不伦不类的校名,叫人摸不着头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就是想跟长沙的中南大学南北对应吧,总之是个无厘头、没来由的校名。
中北大学
不过,高校更名也许就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更名叫长安大学、吉林师范学院更名叫北华大学等一样,好好的大学,弄得野鸡味浓浓,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搞笑,不需要理由。
实际上,中北大学的某些学科并不差,尤其是兵器专业,独具一格,非常有特色,它还是国家二级保密单位,山西省首批创新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人民兵工第一校”的美誉。
从太行山走过来的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占地近3000亩,设有24个二级学院、85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工2727人,全日制在校生近40000人,其中硕、博士研究生4千多人。
中北大学还获得过1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截止2012年),1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截止2018年),29个国防科技进步奖(截止2012年),124个省部级科技奖(截止2020年),还拥有两名院士,其校训是“致知于行”,校歌为《再铸辉煌》,知名校友和教师有很多。
中北大学校门
实际上,中北大学并不简单,它的创建人是大名鼎鼎、威震敌胆的彭德怀元帅、左权参谋长及八路军军工部长、武器专家刘鼎。
1993年它更名叫“华北工学院”时,校名由开国上将张爱萍题写。2001年8月中北大学60周年校庆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为它题词——“人民兵工第一校”。
中北大学位于太原市西北郊区,宁静平和
2004年6月更名叫中北大学时,著名书法家米南阳为学校题写校名。去年(2021年),中北大学成为山西省与工信部共建高校。
中北大学的师资力量不弱,除了2名院士外,还拥有正副教授800余人,双聘院士7名,“香江学者计划”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国家杰青4人,科技部首席科学家1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3名,国家优青2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三晋学者”特聘教授4人,三晋青年学者10人,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6人,省学术带头人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5人,全国高校教指委成员7人,国防科工局及解放军总装部专家20人,中央、省委联系高级专家2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创新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山西省教育厅创新团队3个,省科技厅创新团队11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4个……
中北大学校园
中北大学由于是国家保密单位,有些科研成果不便公开,就跟南京理工大学类似,它是以名器工业为主要学科和研究方向的院校,改名也是朝着综合类大学的道路上迈进的,这种情况在全国并非中北大学一家独有。
实际上,在新世纪之初,全国高校迎来了一波声势浩大的升级改名潮,专业类的院校都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改名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像中北大学这样的以比较冷门的兵器学科为主的高校,要想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就得有所牺牲,而舍弃原校名也是无奈之举。这跟东西南北华大学以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西华师范大学一样,都是雷同的原因。
中北大学科技苑
在改名大潮中,有得有失,有的院校改得很成功,有的院校改得很失败,比如泸州医学院,改为西南医科大学后,就华丽转身,脱胎换骨,改名后立刻高大上起来;再如位于江苏连云港的淮海工学院,改为“江苏海洋大学”后,格局立刻变得大了起来。
那么,大学为何热衷于改名呢?像中北大学,它还是叫华北工学院,然后升格为华北工业大学多好啊,为何要丢了西瓜捡芝麻呢?
中国海洋大学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解释的。总之是时代的发展,社会在进步,和平年代,军改民是生存下去的必走之路,就像长安汽车、嘉陵摩托等企业一样,原来都是军工企业,在和平时期,要活下去就必须朝民用领域转型。
中山大学校园
华北工学院要成为一所跟随时代潮流的院校,必须向综合类大学发展,那么改名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人都为东华大学的前身——华东纺织学院、中国纺织大学惋惜,但殊不知,它的“中国”、“华东”后面,是单一的“纺织”性质,学科单一,势必会影响它今后的发展,所以也必须更名。而改革开放前的煤矿、石油、矿冶类的院校,非常盛行,但后来都逐渐地没落了。只能说是“时势造英雄”,此一时彼一时也。
就跟房子卖出白菜价的甘肃玉门、黑龙江鹤岗一样,当年它们有多红,而今就有多寂寥。
青海大学
中北大学不能跟中南大学比,更无法与百年名校中山大学比,它是一所四非院校,非国家重点、非双一流、非211、非985,只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而中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985和双一流高校,在全国排名前20名之内,湖南省高校中的一哥,力压百年名校湖南大学,排名甚至比中山大学还要靠前。
中南大学
就知名度、学科实力、存在感来看,中南大学碾压中北大学。所以,中大这个简称,只能是属于中南大学,中山大学都没资格叫,又何况是籍籍无名的中北大学呢!
这就跟“湖大”属于湖南大学而非湖北大学、“河大”属于河南大学而非河北大学、“山大”属于山东大学而非山西大学、“青大”属于青海大学而非青岛大学是一样的道理。
青岛大学
不过,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中北大学位于存在感较低的太原,它叫“中北”似乎更好,更符合它的身份。
中北大学研究生院(中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