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研招网,华南农业大学研招网官网
方祥
方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委员,生物工程专业主任。
2007年6月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到香港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与生物科技系合作科研,2012.6-2013.6到美国麻省州立大学食品学院任访问学者,2013.12-2014.12 到广西百色田阳县挂任科技副县长;2015-2019年任食品学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无菌动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大豆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理事,中国专用大豆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发酵药物专业委员委员,广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训联盟专家,国家食药同源联盟发酵产业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投资促进顾问,广州市农学会农业智库专家等。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
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的主流媒体代表,南方+(南方Plus)深圳振兴富农频道于11月起重磅推出“振兴乡村发展,促进共同富裕”2021优秀案例征集、展示和点赞活动,并拟于2022年1月举办——2021“振兴乡村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优秀案例座谈会。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高校的业内专家和相关企业、组织打造宣传和展示平台,欢迎各界读者踊跃投稿并参与活动。
近日,南方+对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委员方祥进行了采访。
南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你是食品微生物专家,请您先给我们科普一下,微生物是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和食品产业的。
方祥: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微生物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发酵食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消费者对食品产业的要求,从吃饱,到吃得安全,再到吃得健康,市场需求促进了产业的迭代和发展,也催生了食品和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吃得安全针对微生物而言,要求微生物安全得到良好的控制,一方面是防止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另一方面是要控制好食源性致病菌,所以在食品的国家标准中对微生物的三个方面需要进行检测,即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比如由于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希望吃美味和健康的东西,这几年低温干式熟成牛肉由西方国家开始传入国内,这种牛肉是通过将牛肉在控温控湿的条件下,让牛肉中的组织酶在低温条件下缓慢将蛋白质进行分解,产生呈味肽,同时肌纤维组织变得软糯可口,由于在长时间贮藏过程中,牛肉会发生表面失水,并且一些低温菌在表面生长导致低温熟成牛肉表皮腐败无法食用,而且存在安全风险,从而西方一般只是取食中间部位,因此这种牛排价格昂贵,在西方国家贵族中比较流行。
我们与深圳一家企业合作,通过微生态调控技术,控制牛肉表面低温腐败菌即假单胞杆菌生长,实现了低温熟成牛肉全肉可食用,安全性也有保障。此前,低温熟成牛肉只能在低温熟成柜中进行熟成,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微生态调控以后低温熟成技术变得更加成熟,也容易产业化了。同时,吃得健康也跟微生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家现在都知道,肠道菌群与我们的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而肠道菌群结构受到我们食物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我们吃下去的就是肠道细菌的培养基。
因此,吃什么?如何吃?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跟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同时,农产品的原料、食品加工方式也对产品的健康属性具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加工方式,其生产的产品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其健康效应有有所不同,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南方+:请问在你研究的领域内,哪一个对传统农业转型现代农业影响最大?它又能怎样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发展呢?
方祥:我们团队主要开展发酵食品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些农产品通过发酵加工以后,不但延长了其保藏时间,而且风味和健康品质也获得大大提升。中国传统食品加工方式,发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我国的传统发酵食品不下万种,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特色的发酵食品。
比如,发酵豆制品就非常丰富,仅腐乳和豆豉的做法就有数百种,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原料不同或菌种不同或工艺不同等。一些地方发酵食品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有些还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如,揭阳酱油、广合腐乳、阳江豆豉、潮汕鱼露、客家梅菜、红菌豆腐头等。一方面,需要对这些发酵食品进行深入研究,如产品发酵的自然菌群、产品安全性和健康属性等,在了解其基本特性后,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并与当地的当地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对于乡村振兴将产生极大的助力。
南方+:饮食不仅仅是营养的摄取手段,农业作为文明和文化的标志,渗透到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你认为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将来可以怎样影响中国饮食文化,我们又是否可以通过中国的饮食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呢?
方祥:中西方先贤们对于饮食与健康都有相同的认识,西方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食品是最好的药品”,我国元代医学家邹铉说“食味调和,百病不生”。虽然认识相同,但是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在饮食与养生方面的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在饮食文化与治未病方面,极具研究和挖掘开发的价值。如《黄帝内经》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意思是说,内热引发的疾病,必须要注意饮食,一是不可肥甘厚味,二是不可吃得太饱。
对于饮食与健康的研究,这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最热点的问题,这个热点集中在饮食对于肠道菌群和健康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问题,此前的西方医学多注重局部科学,而肠道菌群的研究将西方医学带入关注系统科学,脑肠轴、肺肠轴等研究方向受到广泛关注。
中医中药则从开始就是关注整体,属于系统科学范畴,中药作用的靶点很多就是在于肠道菌群,我国的中医中药、饮食与养生文化将在全球产生更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有紧迫感,一定要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将食品、医学和大数据等进行交叉,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南方+:最后能给我们南方+振兴富农频道,“振兴乡村发展,促进共同富裕”2021优秀案例征集和评比展示活动送一句祝福语吗?
方祥:预祝本次优秀案例征集和展示获得巨大成功,希望南方+深耕乡村振兴,把振兴富农频道打造成助力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整理】张秀娟
【作者】 张秀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华南农业大学研招网(华南农业大学研招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