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er的福音:一个全新的名词解释复习方法

历史学考研er的福音:一个全新的名词解释复习方法

  摘要:名词解释是很多专业考试中都会遇到的题型,特别是文史类专业,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很多很零碎,这时候名词解释就会变的很难把握,常常令很多同学头疼。为此,帮帮向大家推荐一个历史学专业考研可借鉴的全新名词解释复习方法。

  名词解释和论述题是历史学考研试题(无论统考还是自主命题)的两大核心题型。本文旨在为广大历史学考生提供一种系统化、高效率的名词解释复习方案。即通过引入“名词组合”与“逻辑提要”两个核心环节,把琐碎、庞杂的名词解释统合进一个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名词组合中,让名词解释的背诵不再是一个头疼、麻烦的事情,而是一个环环相扣、便捷高效的过程。这样不仅为考生节省更多的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大家建立完整、明晰的专业课知识体系。

  1、名词解释:太庞杂、太琐碎,不易复习、难于作答

  在复习名词解释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历史学考研要求我们掌握的名词解释太多太杂了,简直像汪洋大海一样望不到边。仅仅在通行的历史学教材上,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名词解释可能就有3000-5000个;但是,历史学考研的专业课试卷上肯定还会考察很多逸出通行教材的名词解释,如2010年统考卷中的“《筹办夷务始末》”和2012年统考卷中的“《沙恭达罗》”。即便是每一个单独的名词解释,都包含若干具体的细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背诵、复习,才能把相关史实记忆牢固,何况我们要面对几千个名词解释。这种背诵、记忆的工作量是极其巨大的,也是困难重重的。往往,背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面对两个名称相似的就很容易搞混,或者,在看到一个稍微生僻的名词解释时,怎么想都想不起来它到底是什么。我们似乎除了日复一日地机械背诵而别无他法,似乎只能深深陷入零零散散、庞杂无边的名词解释泥淖中而艰难前行。

  这导致了大家知识记忆上的艰辛和复习过程中的痛苦,其后果是,我们可能迷迷糊糊地带着一脑袋零零碎碎、庞杂散乱的名词解释走进考场,在面对考卷上的“张骞”和“班超”时,分不清哪个是西汉的哪个是东汉的,面对“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时,分不清它们是汉朝设置的还是唐朝设置的,更想不起来它们分别是哪个皇帝设置的。更有甚者,很多考生可能会混淆“张骞”和“张謇”、“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如果在名词解释作答时出现采分点方面的失误,如将班超写作西汉时期的人物,那么一定会扣分;而一旦出现方向性的偏差,如将张骞误认为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及实业家张謇,则会一分不得。

  无边无际的内容、散乱零碎的名词、周而复始的背诵、断断续续的遗忘、渐渐失去的耐心和越来越烦乱的心情,这似乎是历史考研备考过程中一个无法避免的困境。这困扰着很多考生,也曾深深困扰过编者——编者当年在备考过程中对此有过切身体会。然而,经过多年的摸索与酝酿,这一困境终于有了一个克服的办法,至少是一种可行性尝试。

  2、系统化与条理化:串联知识、形成体系

  本人初步的思考是,把历史考研所要考察的一系列名词解释,经过进一步加工,把它们统合进一个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名词组合”中。每一个单独的名词组合下辖若干个互相关联的名词解释,并且以“逻辑提要”的形式把各个名词解释之间的内在关联讲述清楚,让原本几个孤零零的名词解释瞬间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关联的组合。从此,我们不再是一个一个地背诵名词解释,而是一组一组地背诵;从此,我们不再是面对汪洋大海里的知识碎片,而是在每一个名词解释那里都找到其对应的组合、逻辑提要以及相关联的其他名词解释。

  当所有的名词解释都被纳入特定的名词组合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条理化、明晰的知识体系就慢慢形成了。整个专业课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大的板块,每一个板块大概可以分割为十章左右,而每一章又包含了几个到十几个名词组合。而每个名词组合都有自己的逻辑所在,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把下辖的若干名词解释以逻辑提要的形式串联、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严密、有机的整体,对考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这样,只要把这几个或十几个名词组合掌握好了,那么整个一章的核心内容就成竹在胸了;只要把某一板块十余章的内容掌握好了,那么整个板块的核心内容就成竹在胸了;只要把两个板块或四个板块的内容掌握好了,那么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所要考察的核心内容就成竹在胸了。这里的成竹在胸当然不是指除了本书就不需要教材了,实际上历史考研的复习绝不能离开教材;成竹在胸,指的是在自己心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把零零碎碎的名词解释串联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所以,本书提供的是一种系统化与条理化的复习方案,它帮助考生串联知识、形成体系,以非常高效、简洁的方式来应对历史学考研中名词解释的复习。

  如上文提到的“张骞”、“班超”、“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貌似是互不相关的内容,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逻辑关联,即它们都与汉朝、匈奴之间的和战有关,都与西域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两汉时期的匈奴与西域”这样一个名词组合来把以上四个名词解释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简洁、概括性的逻辑提要来表述各个名词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

  西汉初年,刘邦被围于平城,后被迫实行和亲政策。武帝时期,国力强大,派张骞出使西域,武帝又多次征伐匈奴,建立河西四郡,宣帝时又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东汉时期,数次与匈奴战,派班超出使西域,稳固了北方,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西方的沟通交流。

  这段文字不仅把“张骞”、“班超”等人物放置在了各自的时代,而且把设立“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的对应皇帝和先后顺序也一一点明,这样一来,考生可以很容易对每一个名词进行准确的定位,很容易把握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编者相信,只有梳理出这种核心逻辑,我们才能把很多零碎的名词解释纳入到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中,才不会茫无头绪,遗失要点。纲举目张,只有先把简略而极具概括性的“纲”立起来,我们才能把下面包含的一个个具体而丰满的“目”纳入到一个有意义的网中。

  同时,这段逻辑提要以非常简练、概括的语言把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对西域的经营梳理出了一个清晰、简略的梗概,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理解两汉时期的匈奴与西域的核心线索。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名词解释,而成了一个论述题的核心答案。如果考研试题恰好考察“两汉时期的匈奴与西域”这一论述题,而考生自己平时并无系统的总结,那么只要把这一逻辑提要掌握好了,自然可以应付自如,把基本的答案要点写出来,很容易获得高分。

  所以,本文所特别注重的“知识串联”、“形成体系”,并不仅仅是形成名词解释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帮助大家形成整个历史学专业课的知识体系。一旦大家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那么无论是名词解释的背诵,还是论述题的记忆,都将从一个棘手的问题转化成相对容易的问题。

  3、“名词组合”:打通名词解释与论述题之间的隔阂

  上文从整体上介绍了本书的主旨,此处详细解释一下“名词组合”这一概念,以便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精髓。

  名词组合是本书从考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了让大家更加有效地复习名词解释而探索的一种新的名词解释复习形式,它包括名称、逻辑提要及具体的名词解释三个部分。其作用是,把散乱琐碎的名词解释,整合成了类似于论述题的形式,把几千个名词解释转化成了几百个“论述题”,大大减轻了考生的工作量和复习难度。可以说,名词组合这一新的复习形式的出现,给考生的备考带来了某种革命性的转变。

  名词组合吸取了名词解释与论述题二者的优点,并且打通了名词解释和论述题之间的隔阂、鸿沟。

  单纯的名词解释太过于庞杂、琐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把几千个名词解释掌握彻底。名词组合是名词解释的有机组合,它虽然立足于名词解释,但是又超越了名词解释。它把名词解释体系化,把原本互不相关的名词解释纳入到了一个个有意义的整体,让考生举一反三、见微知著,大大方便了名词解释的背诵与记忆。如,上文提到“张骞”、“班超”、“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这四个貌似联系并不密切的名词解释,但只要我们把它们纳入到“两汉时期的匈奴与西域”这一名词组合中,这四个名词解释瞬间就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立马可以把它们互相对应起来。

  单纯的论述题为我们提供的是重点内容,可以为我们串联起教材的核心骨架,但也势必会遗漏很多虽不是重点内容但仍然很重要的名词解释。名词组合则弥补了论述题的这一缺憾,它把历史学考研的考试内容所涵盖的边边角角的名词解释都网罗进来,让考生不至于遗失可能会考察到的名词解释。如我们在本书中设置了“(汉)武帝改革”这一名词组合,它所包含的名词解释有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酎金夺爵、中朝、刺史、察举制、五铢钱、均输平准、算缗告缗、董仲舒、独尊儒术及巫蛊之祸。只要大家把“武帝改革”掌握纯熟,那么不仅这一组合之下的所有名词解释都可以掌握彻底,那么顺便对“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一论述题也就不陌生了。同时,“武帝改革”还包括了作为边角料的“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是不会出现在“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的,但是它却可以被整合进“武帝改革”这一名词组合中。

  总而言之,名词组合是一种灵活性极强的复习形式。它是名词解释的升级版,大大降低了名词解释的复习难度;它也是论述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每掌握一个重要的名词组合,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论述题;它一转身,可以化为材料分析或简答题。正是因为名词组合可以完美地契合历史学考研的试题形式,所以我们才不辞劳苦,开发出这本辅导书。

  4、“逻辑提要”:一条条金线,串起散落一地的珍珠

  本节进一步介绍“逻辑提要”。逻辑提要的灵感,源于学术论文的“内容提要”或“摘要”。一篇论文的“内容提要”或“摘要”大概在200-300字之间,是整篇论文的最核心的精华所在,它提纲挈领地说明了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并且或隐或显地涉及到论文的篇章结构、主要内容、论证步骤等。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阅读一篇论文的“内容提要”或“摘要”,大概就可以了解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观点,以及它是如何表达的。

  逻辑提要恰恰是一个名词组合的“内容提要”或“摘要”,它极其精练地说明了这一名词组合包含了哪些核心内容,各个名词解释之间具备什么样的逻辑关联。逻辑提要,或许是叙述了一个历史过程(如两汉与匈奴的关系演变史),或许是陈述了一些并列的内容(如汉武帝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无论如何,它把下辖的每一个名词解释都用一句极其精练的话概括出来,并把这些概括的话整合成了一个有机的、逻辑性极强的叙述。我们相信,只有引入逻辑提要这个核心环节,一个个名词组合才能真正超越若干名词解释的简单凑合这一形式,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生机,才能真正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便利。

  我们可以进一步形象地说明一下逻辑提要的重要作用。历史学的专业知识是一个丰富的整体,当我们把它拆解为一个个的名词解释时,就好比把一串很长很长的珍珠的串线抽离掉了,这一整串的珍珠,顿时散落了满满的一地,用两只手怎么捡都捡不起来。一个个逻辑提要就好比一条条金线,把一地的珍珠串成了一个个手环、项链。那散落一地的珍珠,从此以特定的手环、项链的形式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一个的、分散在四处的、无从寻找的、不易辨识的圆圆的小珠子。此时,如果要找最大的那颗黑色珍珠,那么我们可以先找到由大珠子编织成的黑色项链,这样就不用满地寻找、焦头烂额了。而,让这一过程变得简单的,正是把一地珍珠串起来的一条条的金线。本书引入的“逻辑提要”这一写作环节,就是一条条金线,它们把零散、琐碎的名词解释(散落一地的珍珠)串联成一个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名词组合(一个个手环、项链),让大家在名词解释的复习上真正做到事半功倍、高效简洁。

  5、名词解释的作答方法与注意事项

  名词解释的结构与论述题的结构一样,都应该采取“总-分-总”的作答方式。(1)概括句:从整体上对某个名词解释进行概括、定位;(2)主体内容:对名词解释进行展开叙述——这是名词解释最重要的内容,遗失要点会被扣分;(3)总结句:对名词解释进行总结,如结果是什么、影响如何等。

  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并在咨询多所高校的历史学研究生考试专业课的阅卷老师的基础上,编者的总结是,在正式答卷时,每个名词解释的字数最好控制在150字左右,在时间上最好控制在5分钟上下。

  这是因为,从字数上看,假如概括句和总结句共占30字的话,那么主体内容会有120字,而120字的容量足够可以把主体内容写全面。从时间上看,熟练情况下,每个名词解释用5分钟左右可以作答全面——论述题才是真正考察考生的实力、能拉开差距的题型,我们要尽量为论述题的作答留出充足的时间!

  大家会发现,本书的名词解释有的字数适中,在150字上下,可以直接用作答案,有的则达到了200-300字。之所以有些名词解释的字数稍多,是因为这是出于“宽备窄用”的原则而编写的,只有准备了120%,到了考场才有可能发挥到100%,如果仅仅准备了100%,那么或许只能发挥出80%,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6、总结

  本文是为历史学考研专业课的名词解释题型而专门提供的一种复习方案,通过引入名词组合和逻辑提要这两个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考生进行知识串联、形成专业课的知识体系。名词组合是名词解释的升级版,它把若干个名词解释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名词解释的复习难度;它也是论述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每掌握一个重要的名词组合,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论述题。逻辑提要是每个名词组合的“内容提要”或“摘要”,它极其精练地说明了这一名词组合包含了哪些核心内容,各个名词解释之间具备什么样的逻辑关联。

  而且,本书不仅仅可以帮助考生串联名词解释、形成名词解释的知识体系,而且更可以帮大家串联专业课的核心知识、形成专业课的知识体系。我们相信,只有这样的名词解释复习方法,才能真正帮助考生夯实专业基础、建立清晰有效的知识体系,才能让历史学专业课的复习做到化腐朽为神奇。

  而且,名词解释只是专业课复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除了名词解释,还有所占分值更高的论述题,我们只有把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的复习统筹好、协调好,以这两种复习形式共同梳理清楚专业课知识体系,才能真正考出好成绩。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范无聊,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历史学考研er的福音:一个全新的名词解释复习方法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