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研学校(体育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体育考研学校(体育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体育考研学校,体育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作者

刘思玲

崇州市听江小学体育教师,崇州市小学体育线上教育优秀教学叙事一等奖获得者,崇州市小学体育微课制作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崇州市智慧杯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学生就像一棵小树苗,成长过程需要有人全面悉心的照料,这样才能挺拔健壮的向上生长。如果孩子的成长时期不加以扶植培养,就很难避免会迷失方向。所以,对学生尤其是三观尚未完全建立的青少年来说,是不能离开教师的辅导工作的。辅导工作是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所开展的及时干预和矫正工作,因此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尤其重要。

目前许多农村学校比较缺乏专职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课一般由班主任来实行,但班主任普遍身兼数职,且班主任角色与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存在着一定冲突。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擅长体育运动,心理上更需要关注和辅导的学生,仅靠班主任一人是很难做到兼顾全面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鉴于以上情况分析,学校体育组教研讨论后决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课堂相结合的尝试。

学校身心结合的课堂解读

1.学校心理健康课的定义

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主体。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提出如下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2.心理健康与体育健康课相结合的课堂解读

双减大背景下,虽说体育先行,但心理健康课也不能落下。在体育健康课中融入心理健康课相关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由以上两点对于体育与健康课和学校心理健康课的理解与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课除了需要完成体育技能与基础知识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上与心理健康课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将两个课程结合是有可行性的。

身心结合的课堂需具备的客观条件及注意事项

体育教师在熟悉体育课堂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要达到这一个条件其实并不难,每年都有心理咨询师B证和A证培训,各校可以优先让班主任与体育老师参加培训。

学校领导大力支持的同时,班主任还需与体育教师密切交流,建立班级心理辅导档案,特别是每年心理测评结果中的预警名单必须要重视起来。根据这些情况与数据归纳总结成本班档案,档案中需明确心理辅导的学期目标、个别照顾对象基本情况,结合班级档案,体育教师再制定符合学情的体育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和辅导内容的选择上,体育老师可与班主任或心理教师分工,不适合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单独由班主任或心理教师教学。心理课程进校园在乡村学校由体育课完成一半,甚至完成一半以上,大大减轻了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工作量与工作难度。

课堂小结除了体育技能总结,还应加入学生自我评定与总结。

身心结合的课堂尝试方向及内容选择

1.团体性内容

情绪辅导,认识情绪、接纳情绪、调整情绪;价值观辅导,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等体育精神延伸到生活学习中、爱国主义情怀等;生命与安全,生命课可以和安全课分开,也可以结合,同时在上生命课的时候也有可能就融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理想与追求,可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比如心理教师本周上完职业生涯课程,紧接着可以在体育课上安排理想与追求课程。

2.个体性辅导

学校的心理课程和心理辅导应当是针对存在适应性问题、成长性问题的正常学生,个别辅导在没有心理教师的乡村学校由班主任担任,因此在体育教师这里需要建立个别学生辅导档案,一切处理原则应当遵循心理咨询师要求,与班主任的辅导成互补的关系。

个人教学辅导案例尝试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报告

1.个案基本信息

(1)基本情况:小雅,性别:女,年龄:10岁,学段:四年级,外貌性格特征:个子小小,文文静静的小女孩,话不多,班上的小透明。

(2)第一印象:个子很瘦小,很内向、害羞的女孩子。

(3)建立辅导关系:我刚教她们班体育,就遇到一年一度体育素质健康测试,所有人都在跳绳,就她默默站着,问她为什么不跳?她不说话,默默流泪。旁边同学有的笑她,有的说:“她不会。”听到同学们的反应,她头埋得更低了。

(4)问题描述:一年级就该会的跳绳,她直到四年级都还不会跳。下课后,我让体育委员把同学们带回教室,单独留下她,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刚开始她很害怕,低着头沉默好久才小声说道:“小雅”。我又问:“你以前学过跳绳吗?”她低头又是要哭的样子,小声地说:“学过,学不会。”

正是她这句话,让我决定一定要帮助她。

2.原因分析

(1)个人原因:内向不自信。

(2)家庭因素:父母平时陪伴孩子时间比较少,对孩子关注少。

(3)学校因素:小雅上一年级学跳绳时,学校体育老师不够,没有专业体育老师教跳绳。她可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尝试过,但失败了,加上自身比较内向,不愿让同学看到她的失败,就隐藏起来,从不跳绳。

3.辅导过程

(1)辅导计划

第一阶段:和她成为朋友,走进她心里;第二阶段:了解她自身情况(有没有学会跳绳的可能);第三阶段:教她学会跳绳,通过跳绳慢慢引导她喜欢上体育课;最后要达到的目的:通过体育运动,让她快乐起来,能阳光自信地抬起头来。

(2)具体做法

其实并没有强迫她做什么,她是个非常听话懂事的孩子,就是害羞,因为她一个也不会,不希望在同学面前“献丑”,又怕老师会责骂她。于是在体育课最后的五分钟时间都是我给她开“小灶”的时间,在第二次体育课后留了五分钟,我问她:“想不想象其他同学那样跳绳?”她点了点头。我再问:“那我教你好吗?”她再次点头。我坚定地告诉她:“只要你愿意跟我学,并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保证让你在三节课之内学会跳绳。”她惊喜地抬头看了我一眼。如此一来,我们的辅导关系算是建立了。然后她跟我学分解的跳绳动作,我表扬她做得好,并明确告诉她:别小看这个动作哦,你第一次学就能做到这样,说明你协调能力很不错,学跳绳对于你来说不难的,只是以前的方法不对。这节课后我给她布置了课后作业:每天回家像这样练习五分钟,熟练后可加快速度。她点了点头,微微笑了一下对我说“谢谢老师。”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跟我说话。

第二次课时,她跳给我看,能看得出来她回家确实练习了,动作比之前娴熟很多。于是那节课就让她加快分解动作练习,快到一定程度跳绳就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她没有说话,但是我可以看得出她很开心,然后更努力的练习。这次课后我给她布置了新的任务:每天在家跳绳10个,不需要连续。她对我笑了,我很为她高兴,在班上我也让同学们向她学习,只要肯努力肯付出,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第三次体育课上她非常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可以连续跳30个了!等下我跳给你看。”她的进步让我很吃惊,我也很配合地说:“哇!你这么厉害啦,都可以连续跳了。”她嘿嘿地笑了。

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光在技能与身体上精进,肯定是不够的,让体育与心育结合,让体育课与文化课、德育课形成互补关系。因为学校首先要培养的是身心健康的人,然后才是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的“斜杠”青年。多一分耐心,多一点细心,成长的不只是孩子,老师也在成长。我想,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致就是这样的吧。

国内刊号CN51-1677/G4

国际刊号 ISSN1672-8181

选自 |《时代教育·行知纵横》(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学术指导)2022年7-8月刊/栏目:陶研学校

编辑 |张競之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006次推送

体育考研学校(体育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体育考研学校(体育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