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研招网,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高校自动化专业普遍面临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错位,专业知识过时和实践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前些年,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教授们常帮学生制定详细的求职计划,从简历撰写到求职技巧都全面细致指导,可其中很多同学仍然求职碰壁,其中不乏一些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
但近三年来,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7%,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超过97%,用人单位满意率高达99%。背后的原因何在?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授乔俊飞牵头的北京工业大学“环保自动化”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记者采访发现,在这支黄大年式的教师团队背后,是一个新时代不等人的追赶故事。
从源头破局:人才培养模式的“破”与“立”
“我们培养的人才无用武之地,学生着急老师更急,应该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这些教师。”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科带头人乔俊飞教授说,“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创新高地,我们不能错失良机,只有蹚出一条新路,才能把握发展机遇。”
团队把“人”作为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外引内联、自身培养等方式,对教师团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重新组建了由长江学者领衔,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
乔俊飞说:“全体教师形成共识,要站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首都建设需求的政治高度,以全新目标定位、全新知识体系、全新实践环境、全新制度保障打造新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教师深入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了解北京及周边地区工厂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梳理出具备“数据思维”,善于从数据的角度发现规律;掌握“智能工具”,能运用数据熟练开展工作;实现“数据驱动”,能基于数据提供解决方案、创造价值等关键指标,绘制出一张新型自动化工科人才的“标准像”,为改进人才培养目标把正方向。
敢于拿课程开刀:打造“智能+系统”专业知识体系
培养新型自动化工科人才,新的专业知识体系起支撑作用。调整知识体系事关重大,是走个别调整、逐步完善的稳路,还是采用全盘推倒、大破大立的险路,专业建设委员会内部产生了分歧。
有教师认为,应该立足现有条件边调整边完善,这样对现有培养体系冲击较小,即使不成功,损失也不会太大;也有意见认为,要改就要大刀阔斧,另辟蹊径。乔俊飞听取各方意见后最终拍板:以改革目标为标准,符合目标的重点扶持,与目标不符的坚决拿掉,即使动了某些人的“奶酪”也绝不妥协。
专业建设委员会决定从内部改起。他们淘汰过时课程,降低传统工业控制知识比重,按照“数据”“智能”“系统”等三个维度对专业进行重构。经过多轮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取消专业课程8门,修订课程5门,新增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专业课14门,专业知识更新率达到81%。
为避免“因人设课、因人固课”弊端,确保知识体系动态更新,他们创建了专业知识重构机制,定期调查课程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教师团队建立了毕业生年度回访、用人单位年度调查、同行定期评价等反馈制度,客观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
把课堂搬到实验室: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爬滚打
2021年6月份,自动化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婧瑶到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实习。一段时间后,研究所的老师和同学都对她称赞有加: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不仅能较快明白项目原理,还能对任务点进行拓展。
王婧瑶优异的实习表现得益于北工大良好的实践育人环境。北京工业大学素有“实践育人”的优良传统。1965年,学校第一届毕业生“真刀真枪”毕业设计曾在全国高教界引发强烈反响。专业建设委员会认为,培养新型自动化人才,离不开创新的实践环境。他们筹措资金,陆续投入1800余万元新建“多智能体协同控制” 教学实验室和“城市场景智能监控”教学实验室。走进这些实验室,你能看见学生设计的“捡乒乓球机器人”,还能看见学生开发的新型“扫地机器人”。
团队充分发挥“国创”“星火”等校内外科研项目的引领作用,依托“数字社区”“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校内产学研实践创新平台,给学生创造多元化实践锻炼机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施剑松)
作者:施剑松
北京工业大学研招网(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