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 本报见习记者 韩 潇

□ 本报通讯员 张照星 顾莹

夏日的清晨,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易仕和正在伏案工作,电脑前摊着几本材料,旁边是厚厚一摞书。投身高速飞行器基础创新研究领域以来,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研究成果。

科技创新的路永无止境,多年来,易仕和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对部队的情怀从未改变

“我身上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并不多,但我对部队的情怀从未改变,对科学的求索从未停止……”

这份以身报国情怀,要追溯到易仕和的学生时代。当年,海湾战争的“高科技武器”让物理专业出身的易仕和产生了参军的想法。研究生毕业后,他便来到国防科技大学工作。

易仕和跟随老一辈科学家俞鸿儒院士攻读空气动力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渐渐地,易仕和在实验教学和理论研究中有了一些成绩。为支持相关研究工作,学院专门建设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

闷热的暑夏,实验室一座风洞的主气路管道在安装时遇到难题:长达十米、重达上千斤的不锈钢管道在狭小的施工环境中搬运困难。没有合适的工具,易仕和就指挥大家动手将钢管搬运至安装位置。

寒冬腊月,一部分实验要在夜间完成。学生丁浩林说,他曾和一名同学在实验室住了1个多月。空旷的屋子没有取暖设备,白天实验室的卷闸门完全敞开,风呼呼地往里灌,他们做事都是一路小跑。

为了我国新一代高速飞行器的研究,易仕和带领团队大部分时间都铆在实验室里。“要牢记我们肩负的使命!”学生们对他这句话印象深刻。

“打赢”之路从未偏航

“针对军事需求,好好想一想,能从哪里实现突破,怎样才能提升战斗力。”当年,易仕和将研究方向聚焦在高速飞行器基础创新研究上,重点关注高速空气动力学与光学交叉领域。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世界性难题:高速飞行带来的严酷高温辐射和光学畸变,如同遮挡在高速飞行器“眼前”的迷雾,使其无法看清前方目标。

“能否采用经过特殊设计的低温气体来消除影响,就像一层‘气帘’覆盖在飞行器表面……”易仕和这个大胆的设想,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试验测试做了一轮又一轮,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

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实验室停电,大家只好提前下班。回家途中,车辆前挡风玻璃起雾,易仕和习惯性地按下吹风开关,就在那一刻他灵感闪现:高速飞行器“眼前”的迷雾可否用气流吹走呢?

易仕和立马调转车头,同时给团队成员打电话:“赶紧回实验室。”黑暗中,他们借着手机电筒讨论方案。来电后,又在实验室计算了一个通宵。

根据计算结果,团队马不停蹄开展研究,细致的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结论验证了易仕和的想法,他们很快找到突破方向。通过夜以继日攻关,易仕和带领团队在新一代高速飞行器基础创新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30多年来,团队的“打赢”之路从未偏航。在学生张博眼中,导师做课题时,总是想着如何与国家和军队需求对接。就连带他参加国防科技创新比赛,也一直与有关单位接洽,寻求技术上的支持与合作。

带领团队追求自主创新

参加工作以来,易仕和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自主创新上,他带领团队研究的都是“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在学生眼中,易仕和对于科技创新的追求十分执著。

2015年,易仕和团队申请到一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然而,关键实验器材——超高速相机却成为最大的“拦路虎”。

此前,团队耗时半年多,考察多家单位,购置了一台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高速相机。现场测试发现,在激光相干光源条件下无法实现超高速成像,大家一筹莫展。

“既然买来的不能用,我们自己做。”易仕和带着一群研究空气动力学的小伙子,开始了“跨界之旅”。仅用半年,就设计出一款适用激光相干光源的超高速相机,以每秒百万张图片的速度,高清晰度记录下高速飞行器流场的动态时空演化历程。

“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永远买不到,只能靠自己造出来。”实验成功的那天,易仕和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在易仕和的带领下,团队瞄准本领域科技前沿,填空白、补短板,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捧回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创新成果在航空航天领域和部队得到广泛应用。(陈丽平 韩 潇 张照星 顾莹)

(法治日报)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