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河海大学考研网,河海大学理学院考研
第四,历年录取成绩,很多优秀的辅导机构,例如高途考研都会统计每年的录取结果,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机构的培训成果。相反有些新开设的机构迟迟不敢公布录取统计结果,主要是因为培训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像这类机构就必须警惕了。毕竟很多考生报班的目的,也是为了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1、放弃自我感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用汗水浇筑起港珠澳大桥的“脊梁”
——记中交二航局港珠澳大桥项目中山梁厂副总经理陈禹
个人简介
陈禹,1986年生于重庆,河海大学2008届港航专业毕业生,曾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担任中山梁厂副经理,参与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设计施工,并凭借项目中“大跨径变截面箱梁短线匹配预制技术研究”荣获2017年中交二航局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7年中国交建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现担任成都城投城建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兼生产部部长,从事城市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研发、生产、维护和运营工作。
一座桥,缀连起珠江东西两岸经济发展脉络,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之最。而在历史纵深处,它跨海而立、宛若惊虹的秀丽身姿背后,又蕴含了多少河海人热忱的青春和永远无法忘怀的辛勤岁月。港航院2008届校友陈禹,就是其中一位默默奉献在港珠澳大桥建设第一线的青年榜样。
❖大桥梁 大跨径 大跨越
2012年4月,刚刚结束福州淮安大桥任务的陈禹跟随中交二航局的团队投身到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通过竞标,公司拿到了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桥梁箱梁预制的任务,并在2012年10月份于广东省中山市组织建厂。冥冥之中,这项工作也成为陈禹人生的转折点,使他与港珠澳大桥这项世纪工程产生了交集。
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在工厂中预先生产香港段的桥梁部分,即从粤港海上分界线到香港机场段长达十公里的箱梁结构,预制继而通过海上运输运送到香港境内交予其他施工单位进行安装。这是一项大工程,涉及到5700品梁。无预制则无工程,可以说,预制是任何大型工程项目的第一道重要工序,如何引好头、开好篇,是件要深思熟虑的大事。
万事开头难,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陈禹说,“最困难也最有挑战性的部分,是面对大桥建造的各种复杂要求,要在项目的初始设计过程中对预制箱梁短线匹配工法进行再创造。”由于港珠澳大桥拥有特殊的海上自然环境保护及通航条件要求,箱梁预制的过程中,必须在某些截度上预留出大跨径通航孔道,所以,他们制作的大跨径变截面箱梁,最大跨径甚至达到180米。如此巨大的跨径,既是一次科学挑战,也是一次实践挑战。以往的大跨径往往是通过挂篮现浇或者整体吊装实现,这次大跨径变截面曲线短线匹配法的成功研发,是国内外首创,实现了中国大跨径桥梁的一次大跨越。基于重要的创新价值,项目斩获了中交集团2017年科学进步奖特等奖。
荣耀背后,是汗水和泪水,也是艰辛和磨难。至今想来,陈禹仍难以忘怀。其中,保证箱梁曲线的线型以及整个跨径桥梁预制结构安装后的稳定性是头号难题。从2010年研发开始,经过与香港方面设计单位的反复研讨和沟通,再借助珠海段施工现场工艺试验的数据支撑,陈禹进行了反复改进和频繁调试。四年时间里,他也不记得被否定过多少次、自我否定过多少次,不记得有多少次夜不能寐、多少次茶饭不思,那段日子脑子里浮现最多的字眼就是:再来一次。持续四年的“再来一次”,最终找到了最佳方案,当“万事大吉”的时候,陈禹倒头就睡了两天。
当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当思维成为一种能力、当创新成为一种状态的时候,人生往往就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时刻,你的世界里也总会珠光闪烁、星光满天。陈禹说,他总喜欢不走寻常路,喜欢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所以,在工作中的创新点很多。比如在测量技术上,他在整个桥梁前后匹配的数据采集方法上,不再使用常规的测量塔,转而利用一些较基础的仪器组合,如旋转仪、水准仪等,这个省时省力还省钱的小动作,使施工现场测量准确性和每品梁预制数据的采集效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这种凡事多想一分的习惯,渗入进他的整个生活中。工作中,陈禹常常会接触到来自法国、新加坡、英国的设计团队。和他们打交道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一开始公司聘请了一些英语水平高的商务人才为我们翻译和讲解,并每周组织大家进行工程英语的专项学习。”然而尽管这样,一些生僻的工程类语汇还是需要大家一起揣摩、商讨,很多时候自己考虑的是一回事,可是和实际要求的参数却相差很远,经验运用不当会致使参数理解上的完全错误。
在和其他公司团队打交道过程中,陈禹也学到了很多,区别于本国设计公司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和管理制度,国外的公司给他带来了很多全新的感受。“一开始认为他们的思想很死板,工作方式很教条,但是后来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很科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从事技术管理期间,第一次由经理带着香港、法国方面的设计人员验收。在验收之前,陈禹查阅了英标的相关资料,自以为做了充足准备,但是对方的盘问和不满让他觉得“太鸡肋,没有提到点子上”,产生了忿忿的情绪。后来的实际接触中,他逐渐意识到了这些要求的必要性,进而运用这些新的体会,提高了对自身、对产品生产的要求,成为了技术骨干。
利用外企的一些管理经验,陈禹及团队成员还改进了产品从制作到出厂的信息记录系统,并成为该团队领先于国内其他公司的亮点。横跨十公里、总计5700品梁的制作过程中,每一品梁都配备了一个完整的身份信息系统,每品梁的通航孔道跨度、防护栏、泄水槽、预埋孔洞规格都不尽相同,因此,钢筋下料、钢筋笼成型、混凝土模板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出运、修饰、出运上船的整个过程都有专人签字、记录,同时附影像资料。这些看似简单的流程,在实际生产中落到实处却十分困难。但是在对系统升级改进之后,项目的实施获益匪浅,质量、安全以及项目进度都得到了较好的把控。
经过艰难而刻苦的设计生产过程,5700品梁最终将成为支撑起跨海公路的脊梁。他们将由中山梁厂出面租用珠海上几家船舶公司的平板驳,运送箱梁至香港段交付施工。在这个过程中,安全问题成了一项极大的挑战。广东沿海地区台风比较大,而变截面箱梁底面倾斜,不宜存放且易翻倒,因此,他们设计了许多契合不同产品斜度、精细稳固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工装,并采用捆绑、交叉支撑的措施来固定,成功由中山梁场运送到了香港施工段,大大降低了侧翻的风险,减少了经济损失。
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相遇,让陈禹与港珠澳大桥产生了奇妙的缘分,从零开始变不可能为可能,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斗,最终让5700品梁从无到有,成为港珠澳大桥中10公里的脊梁。
❖好同事 好领导 好丈夫
工作中,陈禹总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2012年刚到中山市参与筹建中山梁厂时,他还是一名技术管理员,作为基层的青年骨干,他不仅做好了自己本职的工作,还帮助配合他人完成厂建,甚至每天亲自奔波在市场和工厂之间购买零件材料。2013年的春天,他们成功建成了中国最大规模的短线匹配预制厂,直至2016年项目完成后,该梁厂又投入到深中通道项目的使用中,帮助建设连接珠江东西岸的重要通道。后期建设中,陈禹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他成为了一名好同事。他从技术员到副部长、部长、经理,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层领导干部,每一步他都在调整自己的视野水平,也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工程。由相对简单的技术管理到如今负责的部门管理,工作性质的转变带来了素质能力的提升,在他的部门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这得益于他的勤谨工作作风,无论多忙,他都会亲自落实经营生产方面的事务,还常常去香港段施工现场,确认项目完成的进度,及时调整生产线。作为项目的管理者,他不会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注重引导员工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在同事眼中,他是名好领导。
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密度和强度,使他少有时间回家陪伴家人。2012年春节是陈禹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在除夕的晚上,参与项目的二航局和其他单位联合起来组织了一场文艺晚会,还请到了中山当地的领导参加。尽管身处海岛、条件简陋,陪伴他们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海面,大家还是唱着、跳着,开心地度过了美好的夜晚。凌晨12点,他们一起聚在楼下放烟花,互相倾诉对家人的想念和对工程圆满平安的希冀。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奋斗、团结、乐观的情形,化作精神上的助力,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工程上的难关。
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会化作知心大哥,去开导、安慰刚刚参加工作还不适应离家太远的一些新人。项目偶有休闲时间,他就会组织大家在楼顶自助烧烤,喝酒谈天,又或是在瓜农的菜地里寻一处空地,踢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记得他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仅仅在家乡重庆的二航局分公司短暂地培训了一星期就被发往温州防洪堤项目。那段时间,结束一个项目又立刻背上行囊奔波到下一个地点,一年回家的时间也只有两三次,每次一周不到,累计参与了福州淮安大桥、上海沪杭高铁、温州防洪堤、港珠澳大桥等项目,而他投身的项目,却为许许多多人铺就了回家的路。
好在他的事业,得到了最亲密的人的支持和陪伴。妻子毅然辞掉工作,与他一同奋斗在港珠澳大桥的前线。2014年,港珠澳大桥也见证了他孩子的出生,一家人暂时驻扎在海岛上,虽然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欢笑。而他远在重庆老家的父母,从来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安慰他,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叫他安心工作。哪怕身边的陌生人,也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向他们传达自己的温暖和鼓励:刚开始港珠澳大桥项目时熬的几个通宵,是食堂工作人员专门为他们切好的西瓜缓解了疲惫;附近的果农,也常常送几个水果宽慰犒劳。因此,陈禹和他的同事们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互相打气共渡难关。
❖在河海 踢足球 写小说
谈到大学期间的收获,除了乐观积极的心态,他着重提到踏实的学习精神,这是属于优秀的河海人共同的特质。他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假装读大学,给自己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精神和态度,而不是敷衍了事。”他认为在大学期间学到的东西,工作后可能不一定都有用武之地,但是学习时认真钻研、不怕困难的精神,是可以受益一生的。
平时课余生活中的他,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从江宁到本部,陈禹踢了四年的足球,大一时还参加了各学院间的足球赛。刚刚大学毕业时,在温州参与项目的他,甚至专门抽时间跑到大学里寻觅队友踢球,聊以娱乐。足球之外,他还擅长创作小说,大四时,他通过当时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自己第一部连载侦探小说——《蒋兵不完全死亡日志》,收获了一众同学的好评和拥趸。毕业前夕,他自掏腰包,印刷了自己这本七八万字的中篇小说,并一本本煞有介事地签上大名,赠送给了班里的同学们留作纪念。工作后虽然少有空闲,但是小说的稿子至今还存放在他的电脑桌面上,他计划未来可能的话,会着手编写第二部《蒋兵》。
说到他的大学时代,陈禹至今还念念不忘的是学校本部2号门旁的一家小餐馆。每次打完球洗完澡,他总会和室友们一起奔向小餐馆点一份盖浇饭。去年的一天,偶然的机会他又回到了学校,约见了两三个同学,吃了一份青椒肉丝盖饭。毕业十年了,盖饭从5块涨到了12块,老板的小猫咪也长成了老猫,记忆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承载了感情。对于当初这个影响一生的决定,陈禹回忆说,“当时我和同桌约定了考南京,其实是想独立出来闯荡,然后经过老师的推荐,就这样来到了河海。”河海的学习经历令他难以忘怀,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他从事了现在的职业,收获了理想,也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河疏湖蓄水利兴,工学昌明时”,每一滴小小的水珠汇聚成河海,每一个人的小小努力积累成港珠澳工程的实现。陈禹也祝福河海学子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继承禹志,传承河海精神,为国家的建设添上自己重要的一笔。
昌明河海大学考研网(河海大学理学院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