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
2022年考研落下帷幕。
全国457万考生,院校计划招生人数110万人,超过300万的考生将会落榜。
一年比一年卷
2022考研国家线发布后,评论区不少考研人哭都哭不动了:
我还是去打工吧,不行进厂吧,这书我是读不上了
这研是我能考的吗?
白天研究生晚上研究死
这些或心酸或自嘲的感慨,充满了考生们内心的无尽惆怅和不甘。
曾经380分算是很高的分数,400分更是一大关,几乎凤毛麟角。
但如今,400分遍地开花,最高分甚至被推至430分。
大家都说今年考研是最难、最卷的一届。
事实上,回想曾经,哪一届的考生没有说过这句话呢?
不知何时起,考研,开始和“史上”这个词联系在了一起。
2018年,是史上考研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
2019年,又是史上最多。
2020、2021都是“史无前例”的一年
到了2022,考研人都疯了。
史无前例、前所未有、最……
这些词,来来去去的每年都要出场一次。
归根结底,是竞争越来越激烈。
看似高校都扩招了,但考研人数也增多了,考研越来越难。
名企待遇变好了,但招聘门槛也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从2017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破200万大关,到2021年达到377万,5年里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倍。
从2011年的151.2万到2022年的457万,考研报考人数在12年里,跃升3倍还多。
在疫情冲击下,不但应届生基数庞大,原本的留学党也开始转换战线。
在急剧升温的“考研热”背后,究竟是什么支撑数百万大学生,孜孜不倦地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为什么考研
你为什么要考研?
有人说不想太早承担社会压力
有人说对当下太迷茫,就先考研吧
有人为了找个好工作、拿到更高的工资
也有人想提升学历、实现阶层跨越
这些考研动机里,有要正视的群体现实,也有似而不同的个体现实。
但不可否认的是,考研,是每个人最自由的一次选择。
可以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自己决定学习的方式、时间和地点。
相比于高考,考研是学子们把握自己人生的唯一钥匙。
这把钥匙,就是为了打开人往高处走的大门。
考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能摆脱鄙视链,获得高于本科生的薪资,改变人生。
读书有用论,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坚持和认知。
在考研大军越来越壮大背后,也折射出当前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境况:学历歧视。
当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很多企业单位为了缩小目标范围,开始提高学历门槛。
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
在HR看来,相比本科毕业生,企业更倾向于招聘研究生,研究生后期的发展空间也比本科生大。
即使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考上了研究生,用人单位还会看第一学历、录取学校更好的研究生。
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2》里,实习生丁辉以391的高分,从二本本科成功跨考华东政法大学法硕,成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如此逆袭的经历,在面试官眼里,丁辉却成了野心、功利、学历差,外加一条年龄太大,不切实际的求职者。
反观另一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求职者,就深得面试老师们的青睐。
好像普通人和精英之间,就是有一道跨不过的天然鸿沟。
充满鄙视链,和填不平差距的真实职场,让年轻人们更加不愿平庸,考研就是他们改变现状的救命稻草。
社会导向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学历消费。
很多企业单位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非“211”、“985”毕业生的简历不看。
如果不是研究生,连面试某个岗位的资格都没有。
学历之间的待遇差距越拉越大,求职者们只能自发提高学历。
在学历消费效应下,用人单位不断抬高学历的门槛要求。
循环又循环,考研热难以降温。
当大家都在被生活压迫,不得不为了学历而学,为了薪资待遇而学,又有多少人是真心想做学术研究的?
资源争夺
学历歧视下,要为了学历而学习;学历贬值中,也要为了学历而学习,这就是现代年轻人最悲催的地方。
因为他们要面临资源有限的挤压,要争夺本就不大的资源蛋糕。
前段时间,有专家建议年轻人多进工厂,少送外卖,被年轻人一顿吐槽。
不少网友喊话这位专家,想知道他家孩子会不会进工厂。
这场质问,就是一场资源的争夺、社会的竞争。
专家不必担心孩子会去送外卖、进工厂,因为他已经给孩子创造了随意选择的机会。
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自己开着考研机构,却不让女儿考研,因为他给自己女儿提供了不用考研,也能成为人上人的条件。
其他千千万万的普通年轻人呢?
他们没有父辈积累的资源,只能自己单打独斗,和上百万人竞争一个研究生名额、一个岗位。
一线城市享受名校坐立、资源丰厚,高端人才挤破了头都想进拿钱多的大公司,那些流动性强、可替代性强的“低端劳动力”被挤出大城市。
木工、电工等蓝领工人没人瞧得上,工厂更是没有大学生愿意进,社会岗位分配不均衡,也是考研人数不断壮大的另一因素。
想要社会良性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均衡态势。
资源分配合理,就业环境改善,工作岗位有吸引力,考研人数自然会下降。
如果读研究生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逃避现实,或把就业看作唯一目的,忽视研究生阶段思维方式的改变,那不仅是对学生努力的辜负,也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