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史学理论有哪些 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史学理论有哪些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史学理论有哪些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史学理论体系包括哪些部分
  2. 历史学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有哪些
  3. 历史学的分支有哪些

一、史学理论体系包括哪些部分

1、史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

2、(1)古今中外的任何史学者都有自己的历史观,各不相同。社会历史观是史学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概况起来分三类: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史学本体论、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史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史学本体论。

3、①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史学本体论的主要观点:第一,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无规律可循的。

4、②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史学本体论。把历史的演进过程归结为社会中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的演进过程,认为人的历史命运是被结构决定的。所谓结构就是在一段长时期里总是重复出现的种种“通例”或“常规”。

5、③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本体论。唯物史观立论的前提既不是历史唯心论者所说的孤立的个人和他们的精神、意志,也不是什么结构,“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所得到的现实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所说的现实前提包括“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唯物史观的原理: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出一定的生产力,再加上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相应地发展起来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政治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实践活动,就创造出相应的经济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和社会交往形式(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政治交往形式(政治制度和体制)以及精神交往形式(意识形态);这些交往形式逐渐稳定下来,成为世代相传的既定交往条件。“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本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变成了它的桎梏,已成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6、(2)史学认识论。史学认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历史认识主体(人、特别是史学家)认识其客体(即客观历史)的过程、特征、方法等等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的历史认识是怎样形成的?人们的历史认识与客观存在的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历史科学的认识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有何异同?历史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阶级性与科学性、相对性与绝对性是什么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的阐述主要包括人本主义倾向、科学主义倾向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认识论。

7、(3)史学方法论。主要指阐释和揭示历史研究的方式、方法的性质和特别的理论。

8、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论:把历史现象或历史过程分为个别、特殊、一般这样三个层次。①历史主义,包括一是一切社会制度和现象都是历史的产物,进行研究时,应当从产生这些制度和现象的条件出发。二是在分析任何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三是从发展中考察一切历史现象,从动态的而不是静态角度看待和评价一切历史事物。

9、②阶级主义,指在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划分出阶级并由此产生阶级斗争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度……)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解释社会历史事物的方法论观点和法则。阶级分析基本内容是解开人类文明史一切关系的一把钥匙和进行阶级分析必须研究各阶段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

10、几种西方史学方法论简介:①人本主义倾向的史学方法论。其强调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应该是“悟释式”的方法,即要对隐含在有关史料中的历史行为者的意识、意志和行为动机进行设身处地的“移情式领悟”,而绝对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采用法则归纳法对可以观察到的现象的重复性的特征进行数理归纳。领悟而非归纳是他们的方法论的总原则。他们首先运用考证和辨伪的方法对史料进行考察,然后运用“悟释学”方法去领悟隐含在史料中的历史行为者的潜在意识和行为动机。②科学主义倾向的史学方法论。其认为主要研究方法应该是“归纳法”。他们大都倾向于采用跨学科的社会科学方法、比较史学方法和计量史学方法。

11、(4)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12、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部分构成了历史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本体论在史学理论体系中居于前提、核心和主导的地位,因为任何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总是隐或显地以某种史学本体论为其立论的依据或前提的。当然史学本体论的发展论也离不开史学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的支撑。

13、   历史学理论有助于把零碎的、分散的历史现象联系起来,发现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和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大的历史问题,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到社会主义这个社会形态的依次更迭,中间不知道有多少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或活动;在前一个社会形态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往往孕育了后一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然后便是一连串的政治事件和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变革,最后则有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或改革,整个上层建筑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随之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取代了原来的较低级的社会。

14、小到一个历史人物也是如此,就一个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来看,可能是零碎的、分散的,今年有这样的事,明年有那样的事,但是如果能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活动联系起来,理出这个历史人物一生有机的生活脉络,看出这一件件事往往看似偶然其实又带有必然的性质;同时还要和他前代人、当代人做的事情以及后代人做的事情联系起来,才能揭示出他一生活动的规律。

15、历史理论可以帮助人们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实践论》“人们对一件事物‘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历史现象只是这个过程的感性认识阶段。理论认识阶段需要在广大的想象基础上,经过科学的形成概念,经过严谨的判断、推理,才能完成,而理性认识阶段就不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他们的外部联系,而是主抓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因为我们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

二、历史学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有哪些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

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例:请利用1949年到1956年的历史事实来分析“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2.全球史范式(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请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是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并以此分析其对欧洲及世界发展的影响。

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例:请从现代化范式的角度分析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的历史,以此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例:请从革命史范式出发研究1919年到1956年的历史(提示: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三、历史学的分支有哪些

1、环境史,这是一个新的史学分支学科,是对历史的一种生态解释

2、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尤为接近。有些领域几乎相互覆盖,与自然学科也有密切联系,历史学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

3、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关于史学理论有哪些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一起考研网 » 史学理论有哪些 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