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考研,法学专业考研考哪些科目
高考前夕,橙柿互动推出“大学专业寻宝记”,邀请知名大学教授和业内人士,介绍未来最具潜力的专业。
目前“大学专业寻宝记”已推出6期报道,分别是芯片行业、大数据行业、人工智能行业、电力行业、农业、医学行业。
第7期报道邀请知名大学法学教授和业内资深律师,和大家说说法学相关行业。
法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最近几年,法学本科专业几乎每年都会被亮就业红牌;但法学依然是很受考生欢迎的专业,特别是疫情期间,各院校的法学专业录取分数还水涨船高。
工作前先要通过“天下第一考”
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你也许对法学院学生还有印象——能言善辩,是学校辩论赛的主角;开展模拟法庭等社团活动,替学生维权;要啃很多书并通过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学专业向来是个很受关注的专业。
赵骏是浙大光华法学院的教授。赵骏介绍,作为一个一级学科,法学专业包含了很多方向,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多元。学生可以去公检法、国家机关部委等成为公务员;也可以去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还可以去金融机构、企业等从事法务工作。
赵骏说,法学专业的一大特点是,进入法律职业需要通过法律职业统一资格考试,这是含金量很高的考试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考。这也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工作的入门门槛。通过该考试后,法学专业的学生才拥有了通往职业道路的敲门砖。
另外,现在很多法学专业的本科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此外,当前社会也越来越需要交叉复合型的法学人才。回应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把握新机遇,加强法学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很有必要。
武汉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邬明建介绍,人们口中广泛流传的法学各专业,存在于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只有一个专业——法学。本科生在法学院里要学习各领域的法律知识,比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环境法、国际法等等,到读研时才会深入学习更细致的法学专业。
“法学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要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才能顺利就业。武汉大学法学院,每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学生本科毕业后会选择直接就业,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会选择继续在国内外深造。现在学生大部分就业去向是报考司法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公务员,也有成为律师或去大企业等从事法务工作。法学院的学生,在考公务员时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法学很多课程涉及到政府部门相关工作;而司法机关招录公务员,很多也需要通过考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法学专业被亮红牌其实有点误会
这些年,总能看到法学本科毕业生因为就业不好被亮红牌的报道,这应该如何看待?
赵骏说,法学本科毕业生因为就业不好而被亮红牌的说法是一个误区。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同时对于法治人才也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全国范围内,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非常多,但是办学条件和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的培养质量不好却盲目扩张,导致了培养的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就业时自然会碰钉子。
不少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是法律职业,而进入法律职业必须通过法律职业统一资格考试。考试的难度系数和含金量都比较高。毕业当年未通过该考试的学生可能会推迟就业。
不少法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用变化中的社会需求,复合型法律教育的特色、特长在很多高校未形成,复合型法律人才在传统法律职业外就业的特色优势不显著。总之,法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总体上初次就业率有时偏低有多方面原因。不过,优质的法学院培养的法学人才是非常抢手的。
武汉大学法学院的邬明建也认为,法学专业本科就业被亮红牌其实是误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只能在大四考,这个时间段与考研是冲突的。法学院的学生一般选择先考研,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延后。没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这一敲门砖,影响毕业生当年一次就业率,按照现在只统计当年就业率的规则,当然表现为法学本科就业率较变低。其实更多毕业生是计划二战考研,不急于就业。”
邬明建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法学专业是一个被家庭认可的专业,很多法学律业内人士都会选择培养孩子进入这个行业。这也间接辟谣了法学这个专业找不到工作发展不好的谣言。
杭州的一位律师也说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法学专业就业前要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个考试是很难的,不少学生要考两次甚至更多次才通过。法学专业的学生喜欢考公务员和考研,这也需要二战、三战才能通过。所以法学院学生在上岸之前,很多不就业或只实习,这就导致了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差,收入低。其实法学专业就是个先苦后甜的专业,当在工作岗位上能独当一面,你会发现,法学是个真心不错的行业。”
资深律师口述
法学相关行业需要不断学习
张律师,本科毕业于浙江财经大学,之后在上海一所政法类院校读研,目前在上海做金融资本市场的法律服务。
昨天,张律师跟我们说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
2009年,财经类专业很热的,法学专业相对平淡一些。结合自己的分数,我填报志愿选了财经类专业和法学专业。最后被调剂到了法学专业。这样也好,我其实不喜欢与数据打交道,喜欢跟人打交道。
法学这两年有点热,当年我们学校法学分数不算高,现在已经是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了。
我们学校为学生提供辅修第二专业的机会和平台,我在大学选修了会计专业作为第二专业。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我的周末基本都在上课,拿到了双学位。
修读两个专业的课程说实话还是比较辛苦的,但现在工作了,我觉得还是很庆幸当时自己的选择和坚持。财会知识对我现在做的金融资本市场法律服务工作很有帮助,因为很多项目的交易结构设计是从财务和税务角度出发的,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背景,能够更加精准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和关注点,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
大四时,我同时通过了研究生考试和国家司法考试,这是让我一件很高兴的事。不过我们学校的学生都很刻苦,我们班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有60%。
读研究生,我报考了金融法律这个方向,这跟我本科的专业背景和经历相关。
大学期间,我还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等。现在回过头看,我觉得我觉得对自己要求应该更高一点,考出更有含金量的证书。
法律职业是一个具有较高门槛的职业,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除了打好法学专业知识基础,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外,可以尽量多学一点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有帮助。
现在做律师,更需要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很多行业内的知识,还是要在工作中去学习的。法学专业的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
资深律师口述
刚入行薪水只有10万左右,越“老”越吃香
律师可以大致分两类。一类主要做诉讼业务,帮客户打官司。诉讼业务分民事、刑事等。民事下面又可以分婚姻、交通、劳动纠纷、医疗事故、商事纠纷等,种类很多。另一类是做非诉讼业务,帮助企业融资、提供法律咨询等,门类也很多。
同样是法学专业毕业,都是做律师的,有时候不同领域的律师,都能到隔行如隔山的地步。
独立办案的律师,平时工作还是比较忙的,加班加点或者出差是家常便饭。开句玩笑话,律师行业是最不遵守劳动法的了,我从来没有所谓的年假,也没有拿到过加班工资。
当然律师的时间安排也比较自由,所有时间都是根据客户需求去安排的,不用天天打卡上下班,自己安排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行。
刚毕业的毕业生,一般都是担任律所的律师助理,有一位带教老师带着成长。新人前几年的收入比较低。在上海,前两年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开销。我第一年工作的时候,年薪10万不到,那时候行情就是这样。
2015年以后,很多律所涨了新人或低年资律师的工资,大家都在抢人才。现在一线城市的大律所一般给毕业生都开出了两万+的起薪,普通律所一般也开出了一万左右的工资。目前刚毕业的新人,在律所的起薪中位数大概在一万左右。
律师这个行业,做诉讼业务的,大约毕业两三年就可以独立办理简单案件了。做非诉讼业务,做复杂、疑难案件的,在三五年内能独立办案就不错了。
等律师独立办案之后,收入高低就要看自己了,没有人给你发工资了。
大部分律所都是合伙制的,非常像联产承包责任制,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独立办案的律师,拿到律师费后,要缴纳相关税收,这可以看作是给国家的。要按比例上缴费用给律师事务所,这可以看作是给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收入。
独立办案的律师,收入差距很大,这跟每位律师的业务创收有关。
现在,我觉得律师也就是一份工作,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个个都是精英。
上海的律师,平均每人年创收是六七十万,扣除各种税费、成本,律师到手的收入大约为60%左右,这就是律师一年的收入。全国的律师一年创收,据说还要低不少。像今年上半年,大家都封在家里,有些做诉讼业务的律师,开不了庭,收入就很受影响。
把律师与律所的关系,说成是包产到户,好像不那么高大上。但事实上,包产到户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调动律师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的法宝。
当然,每一位律师,可以看成是个体户,也可以看成是一家公司。每一位律师都要身兼数职,既要负责法律产品的生产和法律服务提供,也要负责市场营销和客户开拓,此外还要负责质量把控及售后服务。
也正因为如此,律师行业团队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每一个律师团队都是一家小型公司。总体来说现在律师单打独斗越来越少,需要团队化作战。
一个律师团队里,一般有高级合伙人律师、合伙人律师,主办律师,律师助理、行政秘书及运营秘书等。既有负责处理重大疑难法律事务的高年级律师,也负责协助高年级律师处理法律事务的低年级律师,还有负责团队内部行政事务及团队品牌宣传、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维护的辅助性人员。
律师行业,越有经验越吃香,在行业内时间越长,收入与阅历会增长。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老律师墨守成规,不适应时代进步,不会应用新工具,发展也不会太好。律师,或者法学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不停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
资深律师口述
律师行业也是有“鄙视链”的
王先生是杭州一律所的资深律师。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多年,从之前的小王律师,成长为现在的资深律师。
他介绍了自己眼中的律师这一行。
在一些大城市,律师这一行分得很细,有的律师专做医疗纠纷官司,有的律师专做刑事官司,有的律师专做离婚官司,当然偶尔也会跨界。但一些小城市的律师,一般什么类型的案件都会接,毕竟案子数量是有限的。
律师这一行,其实是有“鄙视链”的。给企业做上市、融资服务的律师,是我们这个行业顶端的律师。收入高,穿着西装出入世界五百强,负责谈判……这是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到的高大上的律师形象。
往后排,就是各种类型的诉讼律师,比如做民事案件的,做刑事案件的等。这是比较辛苦的,会见各种各样的当事人,经常出差,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光鲜亮丽,有时候有点“苦逼”。
律师行业,向来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
在律师圈很流行健身,因为律师的工作节奏很快,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
要打赢官司,要做很多细致准备,工作到大半夜是常有的事。律师工作,还要同时办几个案子,要统筹好时间安排,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工作不能按部就班来。
律所也存在排资论辈的现象,资深的优秀律师,业务量很大,自然受到更多关注,连排座位都会受照顾。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要走得路有很长——你在专业上要很精深,得到诸如医疗行业、建筑行业等业界的认可。你需要积累很多人脉,在办理案件的时候更加顺手,这些人也可能给会你介绍一些案子和业务……
也因此,很多年轻人在当律师两三年之后会转行。有的是因为案子太少,业务量不够。有的是因为当律师太累了。
年轻律师转行,最大的出口是去考公务员,其次是去企业担任法务,一年拿固定薪水,年薪一般20多万。
当然,当你成长为一个优秀律师,为客户维护正当权益,那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近年来,不少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国内读了本科后,再去国外留学,之后成为做国际业务的律师,这是新趋势。在上海,这样的律师特别多。
去年有近300多院校招收法学院学生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21年,在一段线上,全国有近300所高校在浙江招收法学专业学生。在各个专业中,法学专业的招生数量是比较多。
很多高校在招生计划上,注明了本专业的具体领域,如海商法、民商法、国际法、行政法、医药卫生、反恐怖主义法等。
招生分数最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专业,录取名次是全省第212名。
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录取名次也在全省1000左右。
顺着录取名次号往下排,招生的高校还有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
此外,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政法类院校的录取名次号也不低,在全省一万名之前。
浙江省内本科院校中,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都开设了法学专业。
一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也都在浙江招收法学专业,并且招满了学生。
一位招办老师说,法学专业,院校招生层次比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合适的院校,之后再通过考研到更好的院校深造,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后,照样有很不错的出路。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胡信昌
通讯员 钟添怡
看完了新闻,
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今天的佩琦说新闻吧!
法学专业考研(法学专业考研考哪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