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考研选专业)

考研选,考研选专业

日前,澎湃新闻报道了部分名校大学生“保研困难”的现象,引发舆论关注。有南开大学的学生感慨,20%的保研率是一道很难跨越的坎,还有复旦大学的学生鉴于保研难,做好了“逆向考研”的计划,打算将考研目标院校“往下挪一挪”。有学生表示,降低考研目标,是“希望通过更多的自我探索,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正常,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理念的人,而不是一个‘废物’。”

名校生降低升学目标,不是个别人的情况。此前,媒体就报道过一些大学生为了能顺利读研,不惜降低学校层次的“逆向考研”现象。比如,在2022年的考研报名信息中,有188名报考浙江农林大学的考生来自“985”或“211”高校,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考研生源里,也有不少来自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知名高校。

在考研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过去,上述现象并不多见。当时,人们普遍将考研视为提升学历和学校层次的渠道,如果不能考取更好的大学,宁可不读研者也大有人在。但是,在今天,只要能“上岸”就行,成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现实且无奈的选择。

这背后的原因,固然与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录取难度加大直接相关,但也确实与年轻人的观念改变有关。

过去,不少人选择考研,是为了将来继续读博深造,从事科研工作,其中不乏对科研有强烈热情与兴趣的人。但是,随着就业市场中学历不断“贬值”,很多好工作的入场门槛就是硕士起步,即便是名校学生也很难靠本科的“金字招牌”轻松就业。这就导致很多本来无意于科研的学生也走上考研之路,并且不会很在意学校层次、专业实力和导师水平——既然是为了拿到就业市场的入场券,只要有硕士文凭就行,不用太在乎其他方面,这是如今不少人的真实想法。

其实,所谓“逆向考研”未必就没有合理性。即便是名校大学生,也不意味着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和高考一样,保研与考研也是一个筛选过程,人才在不同高校之间本身就应该是“能上能下”的,而不应被“第一学历”划分成不同的阶层。因此,部分学力有限的学生“逆向考研”明确自我定位,并把机会留给更优秀的人,也有其积极意义。

实际上,考研选择不只是“换学校”的机会,也是更换专业和发展方向的契机。有年轻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入读自己最中意的专业,在大学四年里不适应、郁郁寡欢。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虽然考上一流高校,但学了不喜欢的金融专业,也不喜欢所在的城市,到了考研的时候,干脆选了离家更近的普通高校的文学专业,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潜心深造,后来读了博士,也算是一种成功和幸福的人生。试想,如果当初他“拧巴着”勉强在本校保研,恐怕不会快乐,也很难取得学业成就。

在人生之路上,选择经常比努力更重要,而选择的前提,就是追随内心的声音,明确自己的位置,搞清自己的优势,进而找准发展的方向。

而在社会层面上,看待名校生保研难、大学生“逆向考研”这类现象,不妨把重心放在教育资源配置、就业市场评价机制等方面。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读研确实是不少人暂时逃避就业的“避风港”,对此,高校能否进一步优化选拔机制?我们又应如何遏制就业市场不够务实,一味“水涨船高”的学历要求?这些都是与年轻人的发展机会、发展空间息息相关的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审慎思考。

责任编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考研选(考研选专业)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