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参考书、难度及各科备考经验

2023年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参考书、难度及各科备考经验

  1、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考研最重要的一步之一就是选学校,回想我当初选择西北大学文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①明确自己为什么考研——我本科是普通二本双非,大四实习经历导致我非常讨厌自己所学的专业,毕业根本不想再继续从事相关工作,于是萌生了考研的念头,初步确定要跨专业考研,因为我自己本身就喜欢逛博物馆、爱看文博历史相关的节目,再加上有同学在吉大文博读书,仔细了解之后发现文博考研不限制本科专业并且难度相对来说较其他专业低,于是更加坚定要考研的决心;

  ②选择目标院校——这一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选择地理位置,因为我本人喜欢西安且离家近,再加上西安历史资源丰富,个人认为发展前景较好,西北大学又有考古学A+的学科优势(基础差的情况下方便蹭本科生课程+师资力量丰厚),所以很坚定的选择了西北大学文博。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考研择校和定专业最需要考虑的是:个人能力、以后想生活的城市、专业发展前景。

  2、 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考研情况分析

  简单看一下西大文博考研的基本情况:

  ①分数线——近几年西大考研分数线(分别为英语/政治/专业课):17年45/45/132/315,18年43/43/129/315,19年44/44/132/325,20年51/51/206/344,21年44/44/190/321,22年分数线待定,但从国家线大涨的情况下来看,想要进入初试,至少要考350±才比较稳妥,这就意味着英语和政治两门课至少130分、专业课220分,这就意味着每门课都必须比较均衡;

  ②录取人数和报录比——专业课录取人数20年之前差不多都是25人左右,20年扩招为60左右(包括非全),招生人数相对其他学校来说较多;西大一般不提供报录比,个人觉得看报录比并没有多大意义,考研一年比一年难,报录比肯定是越来越高的,想考的话,在衡量好自身情况的条件下坚定信念去考就好了,没必要过分关注这些数据。

  3、初试需要复习的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博物馆学基础+考古学基础+文物学基础+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基础,参考书目(引自官网)如下。

  l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主要有田野考古、文化遗产管理、博物馆学、科技考古、文物保护5个方向。

  l 所有方向考生必读: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l 拟报田野考古、文化遗产管理、博物馆学方向考生另需参考以下书目:

  《博物馆学概论》陈红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文化遗产法教程》,王云霞,商务印书馆,2012年。

  l 拟报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方向考生另需参考以下书目:

  《科技考古学概论(第二版〉》,赵丛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文物保护学》,王蕙贞,文物出版社,2009年。

  除此之外,官网上没有给出、但我认为必读的书还有这几本(尤其是跨专业考生):

  《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考古学概论》(第二版),钱耀鹏、栾丰实、方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可作为词典查阅的书籍:《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学有余力的可以读: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1版)[英]科林·伦福儒 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文物出版社,2004年10月。

  从参考书目上来看西北大学文博最大的变化就是2022年分方向初试,因为在此之前都是统一命题,5个方向的考生都做同一套卷子,并没有选题这一说,22年开始分方向选做题目,这意味着初试准备可以少看几本书,但同时题目更加灵活、考察内容更加细致,仅从去年初试题目来看,第一年分方向的题目较为基础简单,可能是分方向的一次试水,但各位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该复习的内容还是要复习到,甚至更深入。

  看起来有这么多书,该如何复习?相信是大家都会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一开始读考古学就会觉得晦涩难懂,难以继续,但掌握了方法其实很简单:3-5月读书、看真题、整理笔记,6月—考前背诵自己整理的资料,9—10月重新回归课本、研究真题、做专题整理,11—12月继续狂背、模拟考试。

  以我自己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开始读书会比较慢,可以先大概看看真题内容,虽然记不住什么,但对一些基础名词(如考古学文化)或者人名(安特生)等看多了会比较熟悉,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看过的重点内容整理成笔记,在此同时将历年真题打印出来,时不时拿在手边翻翻看,时间长了会对真题有印象,从而帮助我们整理笔记。考古学、博物馆、文物学、科技考古的内容可以分开看,也可以穿插着看(取决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书本的内容每天定量完成任务,尽量在五月份过完复习的第一轮,这一轮算是打好了基础。

  6月开始背诵笔记,但在背诵的同时也不能中断笔记整理,这时看过一遍书之后对要考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就可以将之前整理的笔记改成应试模式:简答题+论述题,虽然22年取消了名词解释,但在复习过程中这一部分必不可少,个人理解简答题就是名词解释的扩充,比如考古学文化的名词解释只需写出它的定义,而它的简答意味着你要写它的定义+由来/发展历史+影响/意义,而论述就是简答的进一步扩充:定义+由来/发展历史+举例(如列举几个有名的考古学文化简单讲一下他们的内容)+影响/意义,背诵和整理笔记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每天至少抽出学习的一半时间来复习专业课,此外注意笔记整理要重点突出,不要大段复制书上的原文,对一些话做到有删减,否则太长背起来吃力、考场上也写不完。

  背到9月差不多过完了一轮或者两轮(次数不重要,能记住才重要),这个时候对专业课理解更深,就可以先研究真题,把历年真题按专题划分,如古墓葬专题、城址专题、陶瓷器专题等,再结合课本梳理历史发展过程和脉络,整理成一份专题笔记,这份笔记可以说是在此前基础上的扩充和总结,这个时间段也是边整理边背,不冲突,还可以多看看其他学校的考研真题,就当扩充题库,没坏处;10月开始保证专业课至少已经背了3-4遍(第一遍可能会很慢,但只要坚持下来了,会越来越快),并继续坚持背诵自己整理的笔记,与此同时开始有目的性的搜集这一年与文博相关的热点,自己思考如何与考题结合,思考的过程可以简单写在纸上或者整理电子版,做到“学过有痕迹”,方便后期复习;11月开始进入冲刺期,在背诵笔记的同时也别忘了翻翻书,这时候看书会有新的体验,11月末和12月初可以给自己安排两场模拟考试,找到一份模拟试题或者自己为自己出一份试题,网上买答题卡,静下心来完完全全按照考试的时间答完整套题,这一步是为了感受考试氛围、掌握自己能不能答完题,做到心中有数。模拟考试之后就是狂背,没什么特别技巧,多背多看,那些知识慢慢就记住了。

  公共课跟着市面上的老师去学就可以了,没啥大问题,个人觉得需要注意的就是英语背单词要持之以恒、刷题每一次都要总结错误,政治也要努力刷题好好背,至于看视频还是看文字解析,完全看个人学习习惯,认真学结果都不会差。

  4、复试准备

  20年因为疫情改成了线上复试,取消了笔试,改成了小论文考察+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语面试。

  小论文比较好写,给的时间也不长,大概是一天半,个人认为这一项完全看你文献搜集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写一个文献综述,方向不同题目不同,一天半的时间内容无法润色到完美,但可以是合格,其次有规范的格式也会加分。

  专业课面试占比比较大,这一部分一定要重视,大概15分钟的时间,先进行一个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根据你选择的方向和拟定导师问你相关的问题,比如选择田野考古,老师有可能会问田野考古实习的经历、让你介绍一下去过的遗址概况、考古基础知识等,不完全依赖课本,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千万要重视,并且多看你报考方向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导师论文,同时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的学习!想当初老师问我青花瓷的定义,我磕巴了半天才说出口,真的是惨痛教训,事实也如此,我面试的分相对来说较低,所以各位在初试之后也不要放弃背诵基础知识,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可能老师不会问你刁钻的问题,但像青花瓷这种简单定义说不上来就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英语口语面试大概10分钟,也是先进行一个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比如我当时介绍自己是跨考了西北大学,老师就问我为什么跨考这个专业?你对这个专业有什么认识?提问内容基本围绕你的自我介绍展开,所以一定不要给自己挖坑,关于老师常提问的问题网上也有,自己总结,反复说出来(一定得张口,不管多烂,多说才有可能进步),自己演练,口语基本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关于西北大学文博考研的问题大概就这么多,相信在各位学弟学妹考研之初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担心考不上、担心歧视,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歧视并不存在,作为一个普通双非二本三跨的考生成功上岸西大文博,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能做到的你也可以做到。回忆起考研的一年多时间,崩溃过很多次,因为本人是边实习边考研的状态(11、12月份才请到假),一周五天早八晚六,只有早上和晚上时间能学习,实习上班不忙的时候也只能背背单词,没时间摸鱼看书,这种状态下常常怀疑自己能不能考上,情绪反反复复,但我每一天都在学习,一天都没有放弃,每天睡眠时间只有5-6个小时,最多也是7小时,根本不敢休息,好在结果如愿以偿,所以我想告诉学弟学妹的是,不管多么困难,不要放弃,相信自己,怀疑过自己非常正常,但你要坚持学习不能放弃,拿个本子写下每个月、每周、每天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去完成,不要急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到最后,结果会告诉你——你的选择是正确的,你的努力肯定不会白费!

2023年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参考书、难度及各科备考经验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